?

深圳市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022-03-09 00:46
臨床護理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麻醉科結果顯示評判

文 藝 林 燕 尚 躍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對于公民的安全問題重視程度增高,因此對于醫院的急救能力要求逐漸增加,這也加快了我國急救行業的快速發展[1]。急救能力包含護士能夠敏銳、快速識別患者病情程度以及變化情況,并給予合理的判斷,利用熟練的技巧進行果斷、沉著的搶救,是一種綜合處理能力[2-3]。在臨床工作中,護士應從多方面強化自身的技能水平,并向多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通過生命體征及時的進行判斷,并做出有效的施救,因此護士作為一線救護人員,對急救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至關重要,它關系著患者的預后、搶救質量以及醫療安全[4]。麻醉科護士作為監護患者生命體征的第一人,應具備較強的急救能力應對手術中各種突發的危急情況,保障患者安全與手術順利進行[5-6]。本研究旨在探討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護理管理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2021年4月-6月146名深圳市麻醉科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橫斷面調查。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在手術部麻醉科工作時間3個月以上;(3)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4)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輪轉、實習、產假、病假護士。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調查工具

1.2.1麻醉科護士一般資料量表 由研究者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編制,包含護士性別、年齡、工作時間、職稱、是否具有急診工作經驗等。

1.2.2手術室護士急救能力測評問卷 該問卷由盧瑛[7]參照趙浚竹[8]編制的非急診科護士臨床急救能力測評問卷改編而成,包含急救管理能力、危急病情觀察能力、急救反應能力、急救處理能力以及理論知識儲備5個維度,共27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分別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賦予1~5分,總分27~135分,分值越高表明臨床急救能力越高。

1.2.3評判性思維能力量表-中文版 該量表由彭美慈等[9]于2004年修訂,包含尋求真理、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7個維度,共70個條目(30個正性條目、40個負性條目)。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其中正性條目正向計分,負性條目反向計分,總分420分,≤210分為負性特質,≥280分為正性評判性思維態度傾向,≥350分為強的正性表現。

1.2.4組織支持感量表 該量表由左紅梅[10]編制而成,包含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2個維度,共13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分別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賦予1~5分,總分13~65分,分值越高表明感知到的組織支持水平越高。

1.3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對麻醉科護士講解本研究內容及目的,取得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使用統一指導語向其講解量表的相關內容,問卷由麻醉科護士本人獨立填寫,問卷以不記名方式當場收回。本次共發放問卷155份,回收問卷146份,有效回收率為94.19%。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方法、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的單因素分析,表1

表1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的單因素分析(n=146)

結果顯示,146名深圳市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得分為(108.36±15.62)分,水平較高,其中急救管理能力為(45.26±5.36)分、危急病情觀察能力為(17.48±2.15)分、急救反應能力為(17.42±2.64)分、急救處理能力為(16.25±2.16)分、理論知識儲備為(11.95±2.47)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工作時間、是否具有急診工作經驗的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與評判性思維能力、組織支持感相關性分析,表2

表2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與評判性思維能力、組織支持感相關性分析(r)

結果顯示,麻醉科護士的急救能力總分與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呈顯著正相關(r=0.687,P<0.01),與組織支持感總分呈顯著正相關(r=0.659,P<0.01)。

2.3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表3~4

表3 引入回歸方程的各自變量賦值及啞變量設置

以麻醉科護士的急救能力總分作為因變量,以麻醉科護士年齡、工作時間、是否具有急診工作經驗、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組織支持感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麻醉科護士工作時間、是否具有急診工作經驗、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組織支持感水平為影響急救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能解釋總變異的72.5%。

表4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 討論

3.1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現狀

目前,隨著臨床專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量也大量增加,各種疑難病癥、高精尖的手術也接踵而來。在手術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可預測的風險,患者二次手術的比例增加,作為麻醉科護士,應在接觸患者時全面了解病情,準備好麻醉用物,并在手術過程中以及手術結束后的復蘇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防止出現心臟驟停等突發癥狀,這對麻醉科護士的急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146名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得分為(108.36±15.62)分,水平較高。本研究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作時間、是否具有急診工作經驗、評判性思維能力及組織支持感水平為影響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其原因:主要與麻醉科護士最初的選擇有關,護理管理者在最初選拔麻醉科護士時,多偏向于臨床經驗充足、應急能力水平較高、具有一定的急診工作經驗的護士。

3.2 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影響因素

3.2.1工作時間 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科護士工作時間越長,其急救能力水平越高(P<0.05)。其原因:護士的成長經歷與時間、工作經驗有較大的關系,在校內學習偏向于理論,技能操作反應能力水平較低,經過長時間的臨床工作磨練之后,才能在技能操作、臨床反應能力等方面有提升[13]。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新入職或初進麻醉科護士的培訓,幫助其盡快的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保障患者安全。

3.2.2是否具有急診工作經驗 本研究結果顯示,具有急診工作經驗的麻醉科護士,其急救能力水平較高(P<0.05)。其原因:在急診工作中,護士經常接受專業的急救培訓,培訓以急救技能、急救知識以及應急處置等為主,能夠第一時間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發現其病情變化,并快速、有效的做出應對措施,長時間訓練使急診工作的護士各方面的能力都高于非急診科室護士[14]。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沒有急診工作經驗的護士進行培訓,或安排其進入急診搶救室、重癥監護室等重點科室輪轉,提高其急救能力。

3.2.3評判性思維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科護士的急救能力總分與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呈顯著正相關關系(r=0.687,P<0.01),表明麻醉科護士評判性思維水平越高,其急救能力水平越高。其原因:當麻醉科護士評判性思維水平較高時,在臨床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越高,能夠帶有評判性思維看待臨床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理性思考以及分析[15],長期以往,工作中出現差錯的次數相對較少,急救能力水平較高,反之缺乏評判性思維的麻醉科護士,缺少主動思考的態度,導致其急救能力水平低下。

3.2.4組織支持感水平 麻醉科護士的急救能力總分與組織支持感總分呈顯著正相關關系(r=0.659,P<0.01),表明麻醉科護士組織支持感水平越高,其急救能力水平越高。組織支持感是指護士感知到的來自同事、領導的關心幫助,是一種無形的情感資源,組織支持感水平較高的護士,能夠更好的為實現團隊目標而進行努力,在患者手術過程中或結束后在麻醉恢復室,都需要團隊的協作,幫助其完全蘇醒,因此組織支持水平較高能夠幫助護士提高其急救能力水平。提示醫院領導層應為麻醉科護士提供幫助,提高其急救能力,同事之間也應互幫互助,提高麻醉科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深圳市麻醉科護士急救能力水平較高,護理管理者應著重關注工作年限低、不具有急診工作經驗、評判性思維能力水平低下的護士,加強急救能力相關培訓,提供高水平的組織支持,提高其工作中的急救能力。

猜你喜歡
麻醉科結果顯示評判
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醫師術前訪視
導師制聯合進階式教學在臨床醫學專業來源的麻醉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成效
麻醉科住院醫師在疼痛科輪轉期間臨床教學實踐與探索
市屬三級綜合醫院麻醉科醫師人力配置實踐與分析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不要用街頭小吃來評判北京
最嚴象牙禁售令
評判陌生人的兩條黃金法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