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夏地區飼用燕麥種植及加工技術

2022-03-16 12:07張想容周國棟杜崇武任宏遠崔曉琴楊志娟
農村實用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臨夏州干草飼草

張想容 周國棟 杜崇武 楊 磊 任宏遠 馬 睿 崔曉琴 楊志娟

(臨夏州農業科學院,甘肅 臨夏 731100)

臨夏州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分布著高寒陰濕、干旱半干旱、川塬灌區等三種類型,牧草種類多樣,草食畜牧業是臨夏州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畜牧業有了長足的發展。2020年,全州上下開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攻堅戰,確定了全州“牛羊菜果薯藥菌”七大特色產業發展為主,重點打造牛羊等兩個百億級農業產業,明確提出了要進一步擴大飼草的種植面積。目前,臨夏州飼草發展情況來看,全州天然草原總面積410.7萬畝,占土地面積的33.52%,其中可利用草原387.49萬畝,臨夏州雖然說是草地面積大,但是可利用的牧草種類較少。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和糧改飼政策的逐步實施,飼料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并對農作物秸稈通過柔絲打包等方式進行加工,農作物飼料化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部分飼草料短缺的問題,但是與當前畜牧業發展的速度相比,優質飼草料供應還是相當地缺乏,如紫花苜蓿、燕麥草都是通過外地購買,成本較高。因此,大部分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效益比較低下,只有散養戶通過自己養殖略有收益。燕麥草作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營養豐富,干草和籽實營養價值均很高,其籽實蛋白含量可在14-15%,最高可達19%,秸稈中蛋白質含量1.3%左右。青刈燕麥莖桿柔軟,葉量豐富,適口性很好,各種家畜喜食,干物質消化率可達75%以上。燕麥草具有抗旱、耐貧瘠、適應性強、穩產等特點,主要種植在溫帶地區,我國華北、西北、東北及西南地區均有種植,燕麥草適應性很強,非常適于于涼爽濕潤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宜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生長。本文主要通過在前期燕麥引種試驗研究的基礎上,綜述國內外相關的文獻,總結集成燕麥種植關鍵技術,為全州飼草科學種植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推進全州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播種前準備

1.1 選地

燕麥是長日照植物,喜冷涼,適宜在氣溫低、無霜期較短、日照時間長的寒冷的地區種植。成株能夠耐受-4℃左右低溫,不耐高溫。燕麥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最宜在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長,對土壤酸堿度耐受范圍寬,可在pH值5.5-8.0的土壤上良好生長,可耐最低pH4.5的酸性土壤。適應性強,在旱薄地、鹽堿地、沙壤土中的長勢比其他作物好。燕麥不宜連作,選地時最好以豆類、馬鈴薯為前茬作物為主。

1.2 整地

春播燕麥要達到優質高產,整地應在前一年秋季進行。深耕土壤,耕深25~30cm,耕后及時耙耱。如果在春季整地,則宜淺耕10cm左右,耙耱保墑。如遇土壤干旱嚴重,應鎮壓;若土壤濕度大,地溫低,則不需耙耱而應翻耕,以促進土壤水分的蒸發,提高地溫。

1.3 施底肥

施足基肥是燕麥獲得高產的重要技術環節。燕麥對氮肥非常敏感,應結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應選用腐熟的農家肥,每畝地施用農家肥2000~3000kg。

1.4 品種選擇

在飼用燕麥品種的選擇上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要考慮飼用燕麥品質和產量。高產品種可以提高干草產量20%以上,莖葉比低,產量越高,葉量越豐富,其干草產量和品質均高;二是要考慮其適應性。要結合當地的土壤、水肥、氣候等條件,選擇耐鹽堿、耐貧瘠、抗寒、適合低溫下生長等因素的品種;三是要考慮生育期。通過試驗研究在臨夏地區推薦種植的品種有定燕2號、冀張燕5號。

2 播種

2.1 播種時間

播種期對產量影響較大,春播燕麥,播種時間一般從4月上旬至5月下旬,適時早播有利于產量的提高。

2.2 播種量

根據飼用燕麥品種特性、種子凈度、發芽率、土壤肥力、種子品質、氣候條件等因素確定播種量。一般情況下制種田每畝地的播種量為10~12kg。收草田每畝地的播種量為15~17kg。

2.3 播種方式

一般采用條播,行間距25cm,播深以3-5cm為宜,播后耙地,利于保墑出苗。

3 田間管理

3.1 追肥

燕麥在拔節期到抽穗期需肥量大,追肥應在拔節期和抽穗期進行,并結合灌溉或降雨施用,施量為每畝施尿素10-15kg。

3.2 灌水

在有灌溉的條件下,結合中耕,在分蘗期、拔節期和抽穗期灌水,可實現高產。

3.3 除草

燕麥地的雜草種類較多,雜草防除建議采取中耕人工除草。

4 收獲及加工

4.1 青刈

在青刈后直接進行飼喂牛羊等反芻家畜時,可以在拔節期至抽穗期刈割,留茬高度一般為5-6cm,刈割后的青綠飼料經鍘短后可直接飼喂牲畜。

4.2 青貯

燕麥可以用于制作優質青貯。青貯可以在乳熟期至蠟熟期刈割,如果要制作全株青貯,可以在完熟期刈割,一般留茬高度5-8cm,植株含水量降到65-70%,根據家畜生產需要將燕麥草鍘短至2-3cm,裝填入青貯窖等密閉容器內,經過厭氧發酵而成。

4.3 青干草

青干草就是將天然草場(草地)的牧草、人工種植的牧草、飼料作物等牛羊可利用的植物,在其適宜的時期進行刈割,經過自然干燥或者人工干燥法,使其脫水,達到易貯藏、運輸的干草。由于這種干草是青綠植物制成,仍保持一定的青綠顏色故稱為青干草。青干草是飼草料加工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優點:一是能夠使牧草本身的養分和葉量比較豐富的牧草的葉部得到保存;二是可以提高家畜的適口性和消化率;三是在冬春飼草料缺乏的季節,可以利用青干草進行家畜補飼,以保證家畜正常生長,具有簡便易行、成本低、便于長期大量儲存等優勢,是臨夏州農牧交錯區解決草畜平衡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

刈割時期 牧草刈割最佳時期的選擇是青干草制作最重要的環節。燕麥草宜在抽穗期刈割,如燕麥草、黑麥草、飼用型甜高粱等,刈割時間應該選擇在連續3-5天內天氣晴朗。

干燥 天氣比較干燥時,采用地面干燥法,牧草刈割后,將青草薄薄地攤在地面上,每4-5小時翻動一次,翻動時動作要輕,不要暴曬,以免牧草葉部脫落,一直到牧草水分含量降至15%左右,進行貯存;天氣不好時,可以采用草架干燥法,牧草刈割后,將青草及時運至草棚,攤薄于草架上進行陰干,是水分將至15%左右,進行貯存。自然干燥法比較適合于臨夏地區當前的生產實際。

貯存 青干草量比較少時,可以利用草棚貯藏,適用于一般農戶和養殖場。青干草量比較大時,可以進行露天堆垛、草棚貯藏,前者適用于條件一般的養殖場,后者適用于條件比較好的養殖場。露天堆垛草垛的形狀一般是長方垛,這種是我國比較傳統的青干草貯藏方式,成本較低,但是在選擇堆垛地時,要求地勢平坦高燥、排水良好和取用方便,垛頂要堆成約45°的斜坡,用草席或塑料布覆蓋并用繩子扎好。草棚貯存比較常用,適宜于臨夏地區氣候潮濕、條件較好的養殖場(戶),既能防雪和防潮濕,也能減少風吹、日曬、雨淋造成的損失。

4.4 影響青干草制作質量的因素

4.4.1 飼草品種

目前,優質的牧草主要集中在豆科和禾本科。不同種類的牧草質量不同,一般豆科牧草較禾本科質量好。

4.4.2 刈割時間

牧草刈割時間直接關系著青干草產量高低和品質的好壞。牧草過早刈割,不僅水分多,不易曬干,而且產草量較低;過晚刈割,營養價值會降低。

4.4.3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因素之外,天氣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青干草的品質好壞,陰雨天可能導致飼草水分不能散發而腐爛;在晾曬過程中,飼草晾曬的草層厚度、太陽光強度、晾曬時間、翻動方式也都影響著飼草青干草制作的質量。

猜你喜歡
臨夏州干草飼草
非遺傳承視角下臨夏州磚雕的傳承與保護
河南畜牧獸醫(2021年5期)2021-01-06
Around the Farm
藏北牧區圈窩飼草種植及應用前景
關于西藏飼草種植模式探討——以拉薩市為例
小小數迷澤西之智解農場報復計劃
臨夏州走訪紀實
三個“百億”產業撐起脫貧夢
甘肅省青少年中長跑、競走冠軍賽在臨夏州成功舉辦
風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