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牧加補飼條件下短角牛生長發育規律研究

2022-03-17 02:36朱勝全李曉林向必勇葉朗慧趙安杰董正勖鐵云華姚新榮
中國牛業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體尺胸圍腹圍

王 鵬,朱勝全,李曉林,向必勇,葉朗慧,趙安杰,董正勖,鐵云華,姚新榮

(云南省種羊繁育推廣中心,云南 尋甸 655200)

家畜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通常是對體重、體尺進行測定,分析不同時期的生長曲線,進行體重、體尺間的相關性分析,通過對家畜生長發育分析研究,掌握家畜生長發育規律,可以提高選育效果和養殖效益,對家畜的選育和飼養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對牛的生長發育規律進行了廣泛的研究[1-6],研究結果為不同品種牛的選育和合理的飼養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云南省種羊繁育推廣中心于1996年從美國引進短角牛飼養,為了能全面掌握短角牛在放牧加補飼條件下的生長發育規律,開展了短角牛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旨在探索短角牛的生長發育規律,為進一步開展品種選育積累資料,以及短角牛的早期利用、飼養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研究在云南省種羊繁育推廣中心進行,選擇出生日期相近、健康的短角公牛17頭、母牛71頭,連續測定初生、6月齡、12月齡、18月齡和24月齡的體尺、體重,其中體尺數據從6月齡開始測定。

1.2 飼養管理

短角牛常年放牧在人工草地上,冬春季節補飼青貯飼料、青干草和精飼料的混合料

1.3 測定指標

體重測量用電子磅秤,體尺測量用專用的測杖和軟尺,按照實際月齡測定。

體重:早上空腹稱測。

體高:肩甲最高點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體斜長:肩胛骨前緣至坐骨端后緣的距離。

十字部高:牛體兩腰角線中點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胸圍:肩胛骨后緣垂直圍繞過胸基的周徑。

腹圍:十字部前緣腹部最大處的周徑。

1.4 統計分析

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繪制體重的累積生長、絕對生長和相對生長曲線,用SAS 9.0軟件對短角牛6月齡、18月齡的體重、體尺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7]。

2 結果與分析

2.1 短角牛各階段體重、體尺變化情況

不同性別短角牛各月齡的體重和體尺各項指標的平均值及標準差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短角牛各月齡的體重、體尺均呈上升趨勢。公、母牛體重在0~6月齡增長最快,分別增長了196.97 kg和175.69 kg。體尺的各項數據都呈上升趨勢,同時短角牛的體重和體尺在各年齡階段均表現為公牛大于母牛,這表明性別對體重、體尺的增長有一定的影響。

表1 短角牛不同月齡的體重和體尺

2.2 短角牛的絕對生長和相對生長

月齡

月齡 月齡

月齡 月齡

短角牛的絕對生長和相對生長及體重的絕對生長曲線、相對生長曲線見表2~5。公牛出生至6月齡,體重的絕對生長最大,即日增重為1 093.30 g/d,母牛出生至6月齡日增重為973.64 g/d,6月齡后生長速度減慢;而體尺的生長速度隨著月齡的增加逐漸減慢。從圖3可以看出,公、母牛體重在6月齡達到絕對生長速度高峰,圖5反映了公、母牛的相對生長曲線較一致,后期生長強度小于前期,整體呈下降趨勢??偟慕Y果顯示公牛前期的生長速度和生長強度都大于母牛,而18月齡以后公母牛的生長強度基本一致。

表2 公牛0~24月齡體重、體尺的絕對生長和相對生長

表3 母牛0~18月齡體重、體尺的絕對生長和相對生長

表4 公牛6月齡體重和體尺相關系數

表5 公牛18月齡體重和體尺相關系數

2.3 體重、體尺的相關分析

短角牛公、母牛6月齡、18月齡體重、體尺相關分析見表4至表7。由表4和表5、表6、表7可以發現,短角牛體重與體尺的相關性受年齡、性別影響。6月齡公牛的體重與胸圍和腹圍、體高與十字部高、胸圍與腹圍的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母牛除體斜長與十字部高、體高、胸圍外,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從表5和表7可以看出,短角公牛18月齡體重與胸圍、體高與十字部高、體高與胸圍的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短角母牛18月齡體重、體尺間的相關性除體高與腹圍、體斜長與胸圍達顯著水平(P<0.05)外,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

表6 母牛6月齡體重和體尺相關系數

表7 母牛18月齡體重和體尺相關系數

3 討論

3.1 短角牛生長發育基本規律

短角牛各月齡段的體重和體尺表現為公牛大于母牛,從體重的累積生長曲線可以看出,公牛、母牛均為前期增重較快,后期較慢,累積生長曲線呈平緩上升趨勢,隨著月齡的增加,體重不斷增加,本研究結果顯示,短角牛體重增重規律與其他肉牛的增重規律相似[8-9]。體尺上,雖然公牛、母牛的生長發育存在差異,但體尺的各項指標在12月齡前增長明顯,BMY母牛12月齡之前的體重體尺生長速度均增快,之后生長速度均減慢[9],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基本相似,因此,在對體重和體尺進行選擇時可在12月齡左右進行。絕對生長是檢驗家畜營養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在其性成熟之前,絕對生長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加,到達性成熟后,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10]。從短角牛體重的絕對生長曲線來看,公牛、母牛都在6月齡達到了絕對生長速度高峰,大通牦牛也是在出生到6月齡生長發育最快本[11]。研究中短角牛的絕對生長總體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短角牛在飼養管理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其絕對生長曲線出現異常,可能與犢牛斷奶后,營養水平跟不上、飼料供給不足有關。短角牛體重的生長強度隨著月齡的增加而下降,且公牛、母牛均在0~6月齡表現出最大的生長強度,這與家畜一般的生長發育規律幼年時期生長發育強度大,成年后趨于穩定一致。

3.2 短角牛體重與體尺生長的相關性

有研究表明體重、體尺性狀表型值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12-13]。張子尚等分析了檳榔江水牛6月齡和12月齡體重、體尺的相關性,認為體重、體尺的相關性與性別有關[14]。短角牛體重體尺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出相似結果。公牛和母牛6月齡體重、體尺的相關度除十字部外,其他均高于18月齡的,因此在實際生產中要注意早期營養中對礦物元素的補充。從6月齡、18月齡公牛體重體尺的相關分析中,可以看出,公牛體重與胸圍的相關性均達到了極顯著正相關水平,相關性分別為0.81和0.74,而母牛的體重與體高、體斜長、十字部高、胸圍、腹圍的相關性均達到了極顯著正相關水平,但相關度不高,而且接近,俄木曲者等在對簡陽大耳羊體重與體尺指數回歸分析中認為簡陽大耳羊黑色品系的選育應以胸圍為主要選育指標[15],因而在短角牛的選育和生產中,公牛也可以考慮以胸圍為主要選育指標,而母牛各種體尺均要考慮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4 結 論

短角牛具有早期生長發育快的特點,從出生到6月齡犢牛平均日增重最快,6月齡時達到增長高峰期,6月齡后生長發育速度呈下降趨勢,因此在短角牛實際養殖過程中,應注重早期的飼養管理,保證生長發育所需營養,以利于其早期骨骼和肌肉的發育。短角牛公牛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比母牛要快,因而在公牛的培育過程中要結合生長發育的特點,給予公牛較高的營養水平,以滿足公牛生長發育與繁殖需要。生長發育階段體重和體尺的相關性與性別、月齡有關,在實際生產中,可以考慮按不同月齡,公、母牛生產發育特點進行飼養管理。

猜你喜歡
體尺胸圍腹圍
家畜體尺自動測量技術研究進展
探討假體凸度對假體隆乳患者術后胸圍及罩杯的影響
基于Kinect相機的豬彎曲體尺測量算法研究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兒超聲生物學指標Z-評分的差異性
超聲測量胎兒腹圍預測出生體重的探討
肉羊體尺測量 用上“智慧眼”
胎兒超聲生物學指標Z-評分值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效果
超聲測量胎兒腹圍在預測新生兒出生體重中的應用
胸圍革命
幸而今天買了胸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