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機構互聯網門診系統總體架構設計與應用分析

2022-03-18 00:27黃蕾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1期
關鍵詞:架構設計技術互聯網

摘 要 :目的∶通過有效整合醫院門診系統,利用互聯網實現診前、診中、診后和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門診醫療業務。方法∶以互聯網移動端門診系統為載體,將智能導診、預約掛號、檢查申請、檢查預約、網上支付、檢查與結果推送、患者電子病歷整合、全程智能引導、自助打印服務、線上線下醫患互動引入新型互聯網醫院門診平臺,實現從的一站式全程醫療服務模式。結果∶真正意義上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門診醫療業務,推動醫院門診電子病歷生成、處方終端確認、無紙無膠片化、患者滿意度調查等相關醫療服務。結論∶通過建設在醫療監管下的醫院互聯網門診系統,有助于實現醫療機構間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療信息共享和自動生成患者健康檔案。

關鍵詞:互聯網門診;互聯網+技術;健康檔案;架構設計

當今社會,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態勢下,社會發展與網絡信息并行,互聯網+技術為社會各行各業及各領域都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也為我國的醫療改革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ヂ摼W+醫院系統在臨床上的運用能為患者提供便捷、豐富、智能的醫療服務。進而有力推動醫院經營管理模式向全面化、規范化、系統化方向有序發展?,F階段,“看病難”的問題是全國性的普遍問題,面對醫院的人滿為患,“掛號難、排隊難、就醫難、檢查難”的現象成為患者“看病難”問題的關鍵,任何一項醫療程序都需要長時間等待,致使患者大量的時間浪費了在無效的等待上。為提高患者的就診質量,減少無效等待時間,及時就醫,提高就醫滿意度,互聯網+醫院系統將成為醫療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 醫院門診及互聯網醫療現狀

(一)門診就診現狀

近幾年,我國部分醫院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上陸續開通了分時掛號、分時檢查預約等服務,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的問題,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門診患者來說,網上預約的某時段的醫生號后按時到醫院就診,醫生在開具檢查單后患者需要去排隊付費,付費結束后需要去檢查室預約登記,然后排隊等待叫號進行檢查,檢查結束后等待結果,得到檢查結果后需要再次看醫生,醫生依據檢查結果開具處方,再次排隊付費,最后到藥房排隊取藥。整個就醫過程中,患者需不斷在醫院各處室間奔波,真正就診時間很短。在預約掛號時段晚的情況下,病人多,檢查設備少,患者當天無法得到檢查結果,只能再次往返醫院。

互聯網醫療現狀

目前,咨詢類、掛號類和網上服務類是互聯網醫療服務的三種主要類型。其中咨詢類多以通過互聯網醫療服務網站向患者提供名醫在線問答、就醫導診、醫藥知識、普及健康保健知識等系列服務;掛號類通常是利用互聯網平臺,通過整合醫院門診資源所建立的服務網站。能夠在查閱各醫院門診就診信息的同時提供預約分時掛號服務;而網上服務類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各企業、集團創建,以聘請醫療專家的形式在網上開展掛號、視頻問診、開具處方、網上支付、藥品快遞等一體化線上醫療服務。因此,游離在醫院信息系統之外的互聯網醫療,沒有與醫院門診系統進行深度整合,只能提供有限的醫療服務,無法具有優化現有門診就診流程的作用。

二 互聯網門診系統設計

現階段,很多醫院都以開放掛號號源池的形式,進行網上分時預約掛號。在此基礎上針對現場建立具有掛號、繳費、檢查簽到、報告、發票、病歷打印等功能的自助服務系統,為互聯網門診系統的實現奠定良好的根基。門診各系統接口分析如圖1所示。通過以上針對互聯網門診就診流程的剖析,互聯網作為門診平臺主要由以下系統或接口組成:

利用HTML網頁門診系統平臺將患者與醫生進行連接,實現醫患間的病情溝通與信息推送。

采用醫院預約掛號號源池與預約檢查關聯的方式,為患者提供預約看診、檢查號源。

創建醫生端的申請單、處方、CDA病歷生成接口。開發醫院各科室系統CDA報告單生成接口,以標準化、統一化的病歷節點生成云端病歷存儲。

調整醫院各科室相關系統,利用患者手機上的就診二維碼,實現各類檢查治療類處方確認。

生成云端系統提供滿意度評價視圖,醫院相關部門通過滿意度評價視圖實時了解患者對于醫院各環節醫療服務的評價。

三 應用互聯網門診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的主體由醫療機構轉向服務廠商

由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來主導的傳統醫療模式的革新,其革新內容均以醫院需求為主,相關服務企業按照需求為其提供技術服務,使其成為自我完善和優化的過程。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醫療流程的革新主要根據當前醫療流程的癥結和痛點,由信息服務企業利用互聯網手段和思維進行自主規劃與設計。

(二)醫療數據安全性凸顯

傳統的醫療數據主要依靠醫院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采集和管理,而處于"互聯網十醫療"背景下,信息服務廠商打破了原有的醫療數據獲取模式,生成從信息服務中直接獲取醫療數據的模式。因此,醫院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醫療數據的共享與安全問題,信息安全若無法得到保證,將會成為信息化建設中安全隱患。

(三) 門診管理思路需要調整與轉變

門診管理思路應隨著醫療業務流程的調整與優化而相應改變,新型門診業務的展開就要求醫院管理者要具有“與時俱進”管理思維,只有革新門診管理模式,才能確保新型門診業務流程的高效運轉,進而實現流程與管理的相互優化、相互促進。這種轉變促使門診管理重心重新調整,信息管理方式將取代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其中在溝通協調、人員調配等崗位上的調整最為明顯,這種取代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提供與收集、信息服務的穩定與高效,也為人才結構、崗位設置以及績效考核等方面的調整。

四 總結

有資質的各類醫療機構應成為互聯網醫院門診運營主體,作為醫院門診醫療業務的擴展與延伸,是大規模醫院內部結構、資源整合的產物,在醫院醫務部門的有效監管下,真正實現了線上與診室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大幅度提升了醫院門診的運轉效率,進而從根本上解決的“看病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聰聰,鄭志博,馬盼盼,等. 借助互聯網及移動客戶端優化門診服務流程[J].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0,27(4):96-99.

[2] 王國光,羊海鋒,劉謙.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門診流程優化與實現[J]. 中國數字醫學,2020,15(1):104-105,103.

作者簡介:黃蕾,女,漢族? 重慶,1989年8月3日,本科,助理工程師 ,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藥衛生方向)

1741500783371

猜你喜歡
架構設計技術互聯網
基于智能終端的照護保險服務管理系統的架構設計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健康無憂網
基于心電遠程會診平臺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