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針對腹腔鏡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的影響*

2022-03-20 06:33常斯宇周清辰邵慧婷杜廣中
中醫外治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上巨虛胃腸功能電針

常斯宇,孫 超,周清辰,邵慧婷,周 巖,杜廣中

(1.山東中醫藥大學 針灸推拿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山東 德州 253006;3.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針灸推拿科,山東 濟南 250012;4.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高新區醫院 針灸推拿科,山東 濟南 250101)

針灸防治手術并發癥已成為現代針灸學發展的特征,也是歸納腧穴現代主治的重要依據,于針灸學發展極為重要[1~2]。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系術后常見并發癥,且針灸治療療效確切,實驗研究亦表明,針灸可增強胃腸蠕動能力,促進胃腸功能恢復[3]。為此,采用電針治療腹腔鏡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病例均來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普外科病區接受腹腔鏡下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手術的住院患者70例,依據手術的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電針組(35例)和常規治療組(35例)。治療期間,電針組因未能連續治療脫落1例,常規治療組因患者自身原因退出2例,最終完成67例(電針組34例,常規治療組33例)。經檢驗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診斷標準

原發性結直腸惡性腫瘤診斷標準:依據臨床和病理學診斷為結直腸惡性腫瘤;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診斷標準[4]:術后無排氣排便且癥狀持續時間>72 h,可包括以下至少1項:伴有腹脹腹痛,持續呃逆,胃腸減壓引流持續>300 mL/d。

1.3 納入標準

經病理學確診并接受全麻下腹腔鏡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年齡18歲~75歲之間,性別不限;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級Ⅰ級~Ⅱ級;符合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診斷標準;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惡性腫瘤晚期出現惡病質;有認知功能障礙;合并心血管、腎、腦、肺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穴位局部或附近皮膚感染或有瘢痕。

2 治療方法

2.1 常規治療組

采用西醫外科術后常規對癥治療,包括胃腸減壓、禁食水、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使用促胃腸動力藥、必要時預防性抗感染治療。

2.2 電針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入組當天開始給予電針治療。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公孫、太沖,均雙側取穴,腧穴定位參照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GB/T12346-2006)。操作:患者仰臥位,常規消毒腧穴局部皮膚及術者雙手后,足三里、上巨虛以0.30 mm×40 mm毫針直刺30 mm~40 mm,直達骨膜;公孫、太沖以0.30 mm×25 mm毫針直刺15 mm[5],毫針采用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針灸針。得氣后,在足三里、上巨虛接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SDV-ⅡB型電子針治療儀,連續波,頻率為2 Hz,電流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1 mA~10 mA),每日1次,留針20 min,連續治療5 d。

3 療效分析

3.1 療效指標

根據2007年羅馬Ⅲ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7]制定。①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恢復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出院日期-手術日期),以醫囑單及護理記錄為準。②中醫證候評分,包括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為主癥,惡嘔納呆、神疲乏力、夜寐不安為次證,按無癥狀、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分,共0分~15分。在治療前、治療第3日、治療第5日下午3點~5點評估。③術后生活質量評價,采用QoR-15量表,于出院前評價。該量表旨在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包含評價患者術后生理舒適度、生理獨立性、心理支持、情緒及疼痛五個方面,共15項,每一項都采用10分制的數字評分標準,得分總和為0分~150分,得分越高,說明術后生活質量越好。其中,情緒評分包括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況,共20分。④針灸期待值,治療前詢問電針組患者期待值相關問題:“您認為針灸治療可以緩解腹脹,促進您術后排氣排便嗎?”將患者期待值分為高期待組(認為針刺可改善癥狀50 %以上)、低期待組(認為針刺可改善癥狀50 %以下),治療后評價患者對治療期待程度和療效的相關性。

3.2 安全性指標

記錄電針組治療期間出現的暈針、滯針、彎針、局部血腫、局部感染、劇烈針刺疼痛等不良反應。

3.3 統計學方法

3.4 治療結果

3.4.1 兩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恢復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結束后,電針組的首次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P<0.05)。見表2,圖1、圖2。

表2 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恢復流質飲食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圖1 兩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比較

圖2 兩組患者術后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3.4.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3天后,兩組中醫證候總分和各項評分組內前后比較,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組間比較,除神疲乏力外,其他證候評分與總分,電針組改善情況優于常規治療組(P<0.01,P<0.05)。治療5天后與第3天比較,組內比較電針組除夜寐不安外,其余各項評分下降(P<0.01,P<0.05),常規治療組各項評分下降(P<0.01);組間比較治療5 d后電針組脘腹脹滿、神疲乏力、總積分改善情況優于常規治療組(P<0.01,P<0.05),其余三癥評分與常規治療組無明顯差異。結果表明,電針不僅改善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的胃腸道癥狀,而且與常規治療組比較,還可加快恢復胃腸道功能。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M(Q1,Q3)]

3.4.3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QoR-15量表)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情緒評分及QoR-15總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出院當天,兩組情緒評分及QoR-15總分均高于治療前(P<0.01),且電針組高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M(Q1,Q3)]

3.4.4 電針組患者治療期待值影響分析

根據中醫證候總積分,采用尼莫地平法分析電針組臨床療效并進行期待值相關分析,經秩和檢驗,患者期待值與臨床療效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臨床療效與患者期待與否無關。

表5 電針組患者期待值與療效比較 例

3.4.5 安全性評價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出現暈針、滯針、彎針、局部血腫、局部感染、針刺劇烈疼痛等嚴重不良反應,提示患者電針安全。

4 討 論

結直腸惡性腫瘤臨床高發,隨著外科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根治手術已在臨床廣泛應用[8]。但由于麻醉、二氧化碳氣腹、手術器械刺激等多種原因影響,胃腸功能障礙成為術后最常見并發癥之一,尤其是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嚴重增加患者痛苦及經濟負擔[9]。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產生腸粘連、腸梗阻、腸穿孔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10~11]。

本病屬中醫學“腹痛”“鼓脹”“痞滿”“腸結”“積聚”等范疇。蓋因術后氣血虧損、正氣虛弱,氣虛血瘀,因虛致實,六腑以通降為順,腑氣不通,胃失和降,氣機升降失調,加之患者術前恐懼、術后焦慮情緒以致七情損傷,肝氣郁滯,木不疏土,致使脾胃運化傳導功能失司,致腹脹、腹痛、嘔吐、呃逆、便秘等。電針已被證實可促進術后胃腸蠕動,防治惡心嘔吐,且具有鎮痛消炎作用[12~13]。本研究以足三里、上巨虛為主穴,佐以公孫及太沖。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具有調理脾胃、和胃降逆、培補元氣之功,上巨虛同屬足陽明胃經,為大腸之下合穴,合治內府,二穴合用可通暢腑氣;公孫為足太陰脾經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沖脈,能降逆止嘔,緩急止痛,主治脾胃腸腑病癥;太沖為足厥陰肝經之原穴,與上述三穴合用可疏木扶土,土得木而達,共同發揮協調脾胃氣機升降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電針可縮短腹腔鏡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的排氣排便時間,流質飲食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與以往結論類似[14~15],且顯著改善了患者中醫證候總積分,在治療患者腹脹、乏力等方面,較常規治療效果更優;在改善腹痛拒按、惡嘔納呆、夜寐不安等方面治療后兩組無顯著性差異,但電針與常規治療比較,尚可加快康復胃腸道功能。治療后電針組患者QoR-15總分及情緒評分高于常規治療組,提示電針可整體提高結直腸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并可有效改善其焦慮抑郁情緒。研究結果表明,針刺治療期待值與療效之間并無顯著影響,提示治療前患者的樂觀期待及偏好對電針治療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的預期結果未見影響,與相關文獻一致[16]。

現代研究[13,17~20]表明,電針足三里可以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及胃腸肽分泌,其作用機制廣泛,可能涉及對Cajal間質細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腦腸軸、胃腸肽、胃腸平滑肌、多種信號通路等的共同調節作用。

綜上所述,電針足三里、上巨虛等穴可安全有效治療腹腔鏡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后持續性胃腸功能障礙,該病系足三里穴的現代主治,手術并發癥的針灸防治已成為現代針灸治療學的有益補充,值得重視。

猜你喜歡
上巨虛胃腸功能電針
四磨湯口服液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進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
枳實消痞湯口服聯合足三里、上巨虛、三陰交針刺治療胃癌術后胃輕癱的臨床觀察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Qi-acupuncture Therapy of TCM on Portal Hypertension
有“艾”更健康(三十九)
——用艾灸防治便秘(上)
足三里和上巨虛平刺治療頑固性呃逆的臨床觀察
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
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
電針改善腦卒中患者膝過伸的效果
低頻電針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