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的意義及路徑研究

2022-03-23 12:14劉麗麗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美育大眾服務

劉麗麗

(呼倫貝爾學院 內蒙古 海拉爾 021008)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凸顯,高等教育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和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019年初,教育部針對新時代高校美育教育的發展及改革,就進一步提高美育教學質量,加強美育教師隊伍建設、深化美育教學內容改革以及高校美育教育所要承載的任務和使命等提出明確要求。高校美育教育服務社會,主要是研究為社會培育什么樣的人、怎么培育人、為誰培育人的問題,舉“教育擔當”發揮專業優勢,凸顯教育的服務功能,將大眾人文素養的提升作為己任,通過與同行業合作、參與地方文化傳承與發展等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不斷拓寬美育實踐路徑,以社會需求為載體,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加快自身發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深化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內在需求。

一、高校美育教育與社會的內在聯系

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社會教育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從教育的基本屬性看,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便有了人類教育。社會是高校教育賴以生存的土壤,對學校發展過程中的教育內容、人才培養的要求等諸多內容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與社會兩者相互依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美育作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評價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依據。隨著高等教育的崛起,美育成了社會審美理念的主要傳播陣地和執行者,介于高校教育對學生社會化主導性的影響,充分發揮美育服務社會的功能,將高校美育人才培養目標與日益高漲的社會美育需求相契合,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和時代發展的精神要求,成為社會大眾文化發展的有力補充,對于高校構建科學美育教育體系、提高美育學質量、深化社會服務功能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具有切實的意義。

二、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美育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結晶,是藝術內容和表現方法的統一,是與現實生活高度結合的產物。美育的教育與發展,不單單是學校教育,需要社會整體同步前進。

(一)能夠增強社會大眾心理素質、審美觀念、人格建設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高校美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不謀而合。美育教育作為高校富有可持續意義的教育行為,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故而備受推崇。一方面,高校美育服務社會,對社會大眾良好心理素質養成具有重要意義。美育能夠使人養成不浮不躁、嚴謹平和、踏實細致的優良品質,能夠錘煉社會大眾的心理,有助于人們樹立強大的自信心。高校美育服務社會對大眾靈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使其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積極進取,對生活充滿希望;另一方面,高校美育服務社會對社會大眾審美觀念的建立和創造力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促使社會大眾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美育作為審美教育的主要形式,對從社會大眾審美視角來說,能夠進一步提高人們對“美”形成正確的認識和追求。高校美育的成果還可以為大眾進行藝術創造進行源泉支持,提高社會大眾的創造力、開發力,有助于社會大眾完美人格的建立。高校美育的目標是將社會、藝術、自然以及人身上的各種美好品質對社會大眾教育感化,使社會大眾的思想情操得以提升、歷練和凈化。而社會大眾在美的鑒賞過程中,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影響,從而使人格得以向善、向美、向真,使社會大眾不斷完善自我,促使人格進一步高尚、完美。

(二)能夠滿足社會大眾多元文化需求

我國的審美教育通常是以學校藝術教育為基礎的,在內容和形式諸多方面缺乏生活化和普遍化,而社會民眾只有在學校學習時接觸過音樂、舞蹈等美育類課程,顯而易見,藝術教育尚未實現完全大眾化,人們的美育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由此可見,高校美育與社會美育相互碰撞,求同存異,對二者的共同發展賦予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對于大部分民眾來說,美育是一種高雅藝術,將高校美育融入到大眾文化中,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大眾美育活動,將高雅藝術與大眾藝術形式進行融合,可以滿足人們工作閑暇之余對富含美育內容的需求,能夠進一步豐富大眾文化內涵,提升社會大眾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贏得了辦學的口碑。例如,高??梢栽谏鐓^,通過開展繪畫藝術等活動,實現陶冶社會大眾情操的目的,通過開展的大眾文化活動,提升社會大眾的審美品位和審美素質,為社會大眾人文素質修養的不斷提升奠定基礎,促進社會大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近些年來,在社會層面上,在我國高校美育的帶動下,許多群眾紛紛加入到了美育活動中,產生了許多民間藝術精品和民間藝術傳承人,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層面美育的發展,民間藝術家的精湛技藝同時為高校藝術的創作提供了經驗和技術技能的支持,高校美育與社會美育雙向奔赴,實現共贏。

(三)能夠促進高校美育教學與實踐能力提升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18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國高校師生紛紛走出校園,通過聯動地方各行業,開展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暑期三下鄉演出等活動,建立師、生、社會多元良好的關系,不同程度地促進高校美育實踐能力的提升,使高校美育教育成果大放異彩。

豐富高校美育實踐內容,促使美育實踐路徑的不斷創新。從實踐內容看,地方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以社會需求為教育產出導向,只有不斷豐富實踐內容,創新實踐路徑,將美育服務的出口指向社會,以社會大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美育教育目標,深入研究中華美育精神,了解社會發展動態,堅持“民有所需,我之所向”,將學校美育實踐內容和社會美育實踐內容緊密聯系,選擇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內容,將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服務做得更接地氣;從實踐形式來看,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突破了校內實踐的局限性,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開闊了高校師生的眼界,了解民之所向,不斷拓寬美育社會實踐路徑,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明確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做好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教育。

(四)促進高校美育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開展一系列富有朝氣的藝術審美教育活動,需要一支充滿活力、師德高尚、深諳專業技能、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美育教師隊伍。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全國各高校校際間美育師資配備差距很大,部分高校存在美育師資不足、現有美育教師專業性不強、難以調動廣大教師參與社會美育服務等問題。怎樣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美育教學過程中,要以有形的教作為手段,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育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通過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引領大眾對我國優秀文化的時代價值有更深刻認識,從而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同時為新形勢下高校美育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是高校美育教學的一項長期課題。高校在美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可立足學校實際,采用搭建院系、校際合作交流平臺,整合學校教師資源、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增強美育教師崗位的吸引力、通過科研引領,活動推進,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質量、通過加大教師教學崗位激勵力度,鼓勵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為美育教師職稱晉升、職業發展、教學科研成果評定提供支撐,讓更多年富力強的教師參與到美育教學和實踐活動中。

三、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的路徑

高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是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教學內容,是高等教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高校美育教學,主要肩負起教育感化、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職責。我國正處高速發展的時期,提高地方高校美育服務的能力,開拓與地方文化發展相契合的路徑,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高校以美育服務社會為突破口,將地方文化發展融入地方高校學科建設中,從而達成高校與地方文化建設共贏的局面。充分發揮地方高校教育職能,發揮本土音樂資源的優勢,形成極具地域風格的辦學特色,強化高校美育的服務性。面向社會美育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主要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揮高校美育教育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當今,充分發揮高校美育教育的功能變得更為迫切。如何充分弘揚美育精神,強化高校美育思想引領的育人效果,成了高校美育在現代社會中一項重要任務。目前,部分高校缺乏統籌整合的協同推進機制,對美育在社會中的服務功能認識不足,導致在現代社會中美育難以發揮其引導和示范的作用。高校美育應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以高校美育教學為陣地,將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大眾文化教育等美育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更柔軟、更能內化于心的教育方式,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高校在美育教學過程中,將社會美育的內容科學地融入學科建設中,在實踐內容、實踐方式等諸多方面進行學科式正確引導,形成標桿式示范作用,給高校學生和社會大眾帶來沉浸式、實踐式、惠及人人的美育生態,例如,高校組織樂團深入到基層社區、街道、社會群眾中,演唱優秀的歌曲、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教習音樂基礎知識,通過表演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陶冶人民的情操,提高群眾的藝術審美能力,賦予社會更加絢麗的色彩。

(二)立足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大眾文化培育載體

高校教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傳承者和弘揚者,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是一個人和一代人的事情,需要人們世世代代不斷努力,發揮教育的傳承作用,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文化基因,不斷豐富大眾文化所需的內容。高校作為教育活動最高學府的一支隊伍,發揮教育的擔當和職能,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要求相契合,古為今用,研究傳統藝術文化與當下文化發展的趨同性,立足中華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沃土,為不斷豐富大眾文化培育載體汲取營養,從而不斷滿足社會大眾對文化、精神的需求。例如,高校與基層社區、街道等部門合作,通過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合到大眾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等各個環節,普及宣傳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社會大眾的文化素養和內涵,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高校美育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運用社會大眾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將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提煉、挖掘,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深入到社會大眾中開展美育教育。

(三)尋求校地合作,構建多元化美育實踐基地

高校美育服務社會主體包括高校、政府、社會力量、社會大眾等,高校想要做好美育教育離不開政府、社會力量的大力扶持。高校應尋求更多校地合作的平臺,構建多元化的美育實踐基地,將高校、政府、社會力量三者聯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達到美育教學目標,提高美育教學質量。一方面,高校與地方政府聯合,整合、挖掘社會上的各種教育資源,通過政府部門扶持,借助社區居民委會等平臺,將各種美育資源真正落實到社會基層,實現社會美育教育常態化;另一方面,高校肩負著培養美育核心骨干的重任,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校應重視對社會大眾核心骨干和人才的培養,利用高校教師資源優勢,開展專業知識講座、整理藝術創作成果、收集藝術遺產工作等,推動美育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同時,高校還可以聘請文化素質高、實踐經驗豐富的社會藝術家,通過開展基本功訓練、舉辦內容豐富、類型各異的藝術作品展覽等,豐富社會大眾美育教育內容,促進社會大眾藝術愛好者的交流,更好地服務社會。高校還應聯合地方同行業和社會力量,通過全面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加大群眾藝術文化建設投入等舉措,為社會基層提供更好的美育教育工作服務,夯實社區美育教育資源基礎,充實社區美育教育資源體系。例如,高??梢耘c社區簽訂合作協議,與社區結成伙伴關系,兩者一起努力探討高校與社區間的互動合作,雙方應堅持“到社區去,到學校來”“傳承文化、美化生活”的原則,通過開展諸如舉辦畫展、開設講座或教學活動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服務活動,將高校優質美育教育師資力量派送到社區美育教育中,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提升社區居民文化品位,從而促使美育教育更好地服務社會。

(四)建立美育服務云端平臺

在多媒體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人民大眾獲取知識和信息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信息傳播速度和便捷程度都是空前的,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在開展社會大眾美育教育工作中,可整合校內教育資源,借助抖音、快手等媒介,也可采用直播、錄播等方式立足傳承和發揚極具時代價值的文化食糧,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動,使得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被美育本身所滋養,完成美育服務的使命,從而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色美育改革發展新路。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的大學生,是伴隨著網絡信息一起成長起來的,大都反應敏捷、思維開闊,能夠緊跟互聯網發展的步伐,但也存在種種不足,例如,出現因自律性不強沉迷于網絡世界、對于網絡傳播內容真偽甄別力不強等問題。高校在社會美育云端實踐過程中還應健全監督機制,加強云端服務內容的優劣篩選,加強高校學生和媒體受眾思想意識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云端服務的優勢,將優質美育教育資源和成果通過云端共享至社會,從而不斷豐富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的內涵。

結語

高校美育教育,對引領向美、向善、向上的社會風尚具有深遠的意義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發揮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的功能,切實提升人們的審美意識,促進人格健全、開發創造力,對高校美育服務社會路徑及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高校美育服務為我國優秀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高校本著美育服務社會大眾的宗旨,所提供的高質的實踐內容同時對高校師生有著反向指導的作用。高校美育人才培養的定位,只有精準地指向服務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大眾精神思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適用于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歡
美育大眾服務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