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體意識的散文教學

2022-03-24 00:48楊修寶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散文教材情感

楊修寶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編排的散文大多為名家名篇,文質兼美,靈性飛揚,智慧哲思,情感激蕩,是最優質的教學資源。文體意識的自覺,是一個語文教師趨向成熟的標志。因此,深諳散文文體特征,把握散文編排特點,研究散文教學策略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必做的功課。

一、散文的文體特征

季羨林為《世界散文精華》所作的序中寫道:“一般講到散文的應用,不外抒情與敘事兩端。抒情接近詩歌,而敘事則鄰近小說。散文于是就成了動物中的蝙蝠,亦鳥亦獸,非鳥非獸?!币虼?,對于散文的認識,容易含混模糊?;谖捏w意識的散文教學,首先是要清楚地把握散文的文體特征,才能“姿勢正確”地引導學生閱讀散文、學習散文。

1.客觀真實。散文是非虛構類文體,與小說的本質區別就是“真實性”。散文之所以能打動讀者、感染讀者、影響讀者,原因之一是散文的內容是客觀、真實、可信的。散文的內容是作者眼中的真實場景、真實社會、真實人物、真實事件,亦或是作者的人生經歷、人生體驗、人生感悟,經過作者的內心燭照,抒發內心情懷、內心情思。正如著名作家周立波在《散文特寫選·序》中所說:“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家們要靠旅行訪問,調查研究積蓄豐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經過,人物的真實,場地的實景審察清楚了,然后才提筆伸紙。散文特寫決不能仰仗虛構。它和小說、戲劇的主要區別就是在這里?!奔幢阌械纳⑽脑诩毠澤下杂刑摌?,但表達的情感是絕對真實的。如統編版教材中的《威尼斯的小艇》《梅花魂》《天窗》《走月亮》《桂花雨》均是真實場景的描寫、真實情感的抒發。

2.取材廣泛。散文的取材范圍非常廣泛,人間天上、自然萬物、古今中外、家國人事無所不包。散文內容涉及社會矛盾、倫理道德、隨筆札記、風土人物、游記偶感、小品軼事等,談天說地、寫趣抒情。凡能啟迪思想、陶冶情操、體悟美感、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皆可作為題材。如著名作家周立波所說:“舉凡國際國內大事,社會家庭的細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歷史,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歡快,都可以移于紙上,貢獻讀者?!苯y編版教材中的散文,人、事、景、物、理均有涉及,取材非常廣泛。

3.形式靈活。散文的結構形式多樣,可以按照時間先后或空間轉移的順序、思想認識或情感變化的順序組織文章結構。散文的中心內容有多種形式,有的以人物為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父愛之舟》;有的以景物為中心,如《草原》《海上日出》;有的以動物為中心,如《燕子》《白鷺》;有的以象征事物為中心,如《梅花魂》《落花生》;有的以典型細節為中心,如《走月亮》《匆匆》。散文的表達方式自由,可自由地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五種基本的表達方式,可自由地使用象征暗示、聯想想象、對比襯托、比興寓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動靜結合、點面結合等表現手法。散文的語言運用自如,現當代散文主要以現代漢語為主要語言形式,為表達需要,有時也借用文言詞句、俚語方言、諺語歌謠等語言形式。

4.語言優美。散文素有“美文”之稱,清新雋永、生動活潑的優美語言是散文稱為“美文”的重要原因。散文講究文采,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清新明麗的雅詞佳句,變換的句式,寥寥數言便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動人的場景,深遠的意境,詩情畫意如在眼前。散文注重節奏,句式富于變化,長短交錯,平仄相調,張弛相迎,富于音樂感,如涓涓溪流,汩汩作響,如娓娓而談,意切情真。

5.情感真摯。散文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真”,真誠地再現生活,真摯地表達情感。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稱表達,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不做作、不刻意、不雕琢,自由暢達,抒發“我”的生活感悟、見解思想。一切景語皆情語,無論寫什么,目的都是從內心流暢出“最真摯的情”。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很多富有真摯情感的散文,如敘事散文冰心的《肥皂泡》、吳冠中的《父愛之舟》,寫景狀物散文老舍的《草原》、葉圣陶的《荷花》,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匆匆》等,均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均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均給人以精神的滋養,美感的享受。

6.意境深邃。散文的“美”,不僅美在語言、美在情感,更美在意蘊。作者往往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由此及彼,將情與理交融起來,融情于事、寄情于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既表達真情實感,又表現深刻思想。實現物我統一,展現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這類散文讓讀者為作者深邃的思想所震撼,被其中精辟的論辯所折服。統編版教材中的一些散文名篇,充滿哲理,意境深邃,給人深深的啟迪。如讀《落花生》領悟做人的道理,讀《搭石》感受淳樸民風,讀《珍珠鳥》體會人與動物共同創造的美好境界,讀《丁香結》感悟豁達的人生態度……這些散文都蘊含深遠的思想。

二、散文的編排特點

基于文體意識的散文教學,要系統地梳理教材中的散文篇目,清楚地把握統編教材中散文的編排特點:

數量多。散文在統編版教材中編排的比重較大,教材在低中高年級均編排了散文,第一學段共編排15篇,第二學段共編排了33篇,第三學段共編排了31篇,三個學段共計79篇。相較其他文章體裁,散文在統編版教材中的編排數量最多。因此,散文的閱讀與教學,在統編版教材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統整性。統編版教材中的散文,低年級零散編排,中高年級統整安排了散文文體單元(見表1)。

因此,教學散文單元時要有文體意識的同時,還要有單元整體意識,緊緊圍繞單元語文要素,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兒童化。統編版教材低中年級的散文大多是兒童散文。兒童散文是用準確、生動、凝煉、生活化的文學語言為少年兒童創作,供少年兒童欣賞,與兒童審美感受和審美能力相適應的文情并茂的文學體裁?!皬膬热莸叫问蕉挤浅!畠和?,充滿著兒童的想象與幻想,兒童的觀察視角和表達方式,兒童的心理與情趣?!比纭肚锾斓挠辍贰朵仢M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金色的草地》《肥皂泡》等,兒童化的語言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在優美的語言中獲得美的啟迪與享受。因此,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以兒童的視角,以兒童的感知方式,指導學生閱讀兒童散文、學習兒童散文。

統編版教材編選的散文與兒童的天性、心理特點、生活經歷較為貼近。引導學生閱讀、學習這些散文,能夠陶冶情操、習得語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培育美感,獲取精神的滋養與智慧的啟迪。

三、散文的教學策略

美文唯有美讀,美讀才有體悟。朗讀是散文教學的法寶,是最有效的教學策略?;谖捏w意識,結合文體特征,根據編排特點,筆者總結了“十讀”散文的教學策略,供教師教學時參考。

細讀文眼。散文之“眼”是指作品主旨思想的中心點、著力表現的凝聚點、情感意境的結合點。文眼是最能揭示立意、統攝全文、強化重點、升華意境的關鍵詞句。教學時引導學生從文章的幾個關鍵處捕捉文眼:一是文章的標題,題目是文章揭示中心主旨最直白、最直接的點。如《我的“長生果”》,文眼“長生果”指的是“書”,作者把書比作“長生果”,表達了書和人類之間的關系,以及自己對書籍的無比喜愛。二是文章的起始句,文章的起始句用凝練的詞句,開宗明義,統攝全文。如《白鷺》開篇第一句“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教學時以此句為主線展開學習,反復朗讀,體會情感,習得表達。三是貫穿全文的語句,有些詞句在文中反復出現,串聯全文。如《走月亮》中“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語言溫暖,畫面溫馨。在文中一詠三嘆,情境交融,讓畫面有了流動感。抓住這句話,才能更好地體會民族特色和濃濃的親情。四是文章結尾處,有的散文在文章結尾處才亮出“文眼”,如《珍珠鳥》的結尾“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結束全文,揭示主旨,點明立意。抓住這句話讀文、品意、悟情,才能體會作者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教學時要緊緊抓住“文眼”,反復研讀,細細品讀,領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韻。

理讀文脈。散文是最講究構思,最注重文脈的文學體裁,通常都有敘事、寫景、抒情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文脈,順承文章的線索,理讀作者的巧妙構思,體會作者組織材料,連成閃亮的珠串的手法。教學時可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厘清線索,理讀文脈:一是時間線索,這是散文常用之法。如冰心的《憶讀書》,按照時間順序,回憶童年時期的讀書經歷,多年的讀書經驗,選書的標準,讀書的方法,表達“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等讀書感悟。二是空間線索,寫景散文、游記散文慣用之法。如林遐的《海濱小城》,以空間為序寫了海上、海灘、庭院、公園、街道五個場景,描繪了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小城的熱愛之情。三是情感線索?;貞浶陨⑽?、抒情性散文多用此法。如吳冠中的《父愛之舟》,以作者的思親為線索,用夢的形式呈現一個個與父親在一起的生活場景,表現了深沉的父愛及對父親無限的思念。四是事物線索,詠物抒懷散文、說理散文常用,以物為線索,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以“月”為線索,以“月”始,以“月”終,回憶故鄉的童年生活,情感層層深入,感懷離鄉的思念之情?!白髡咚加新?,遵路識斯真?!苯虒W中引導學生抓住線索,理清文脈,體會“形散”而“神聚”。

賞讀語言。散文教學,品賞語言是重點。統編版教材編選的散文皆為經典之作,用字用詞新鮮妥帖,語言表達極具典范性,語言風格呈現多樣性。因此,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賞散文語言之美。賞讀詞語的精巧,引導學生閱讀散文要關注有聲有色的形容詞、有情有境的動詞,情趣盎然的疊詞,細膩真摯表達內心感受的詞。如教學《四季之美》時,就可引導學生賞讀疊詞,體會語言的音韻美;賞讀動詞,體會動態描寫。賞讀修辭的精妙,散文中作者善于賦予物以人的情態和動作,常常運用精妙的修辭來表達。如教學《鄉下人家》時賞讀精當的擬人句,教學《三月桃花水》時賞讀精妙的比喻句和擬人句,體會優美的語言,體悟作者表達的情感。賞讀語言的風格,教學高年級教材中的散文,還可引導學生關注散文作家的語言風格,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老舍的散文語言生動活潑,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閱讀散文,揣摩不同的語言風格,品味語言的韻味,是一種美的享受。

品讀情韻。散文是抒情的,有著詩一般的情韻,表達著作者的至情、真情、美情。散文抒情的方式比較靈活,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寓情,或直抒胸臆,或情感深融在字里行間。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品讀涵泳中感受作者深刻而豐富的情感,領略散文的情感之美??梢龑W生從以下三點品讀散文情韻:一是把握表達情感的關鍵詞句,教學時可讓學生圈畫出作者表達情感的詞句,品讀體會。如教學《四季之美》,圈畫出“迷人、動人、感動、心曠神怡”等詞語,在語境中反復品讀體會。二是挖掘潛藏于文字背后的情感,有些散文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情感融在字里行間。教學時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品讀作者文字背后表達的情感。如老舍的《貓》,作者在文中并沒有直接寫“喜歡、喜愛”這樣的字眼,但字里行間卻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教學時可讓學生品讀、交流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三是抓住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品讀散文,抓住了情感的線索就把握住了文章的情韻。如教學《梅花魂》,抓住外祖父的三次流淚,體會外祖父對祖國、故土的思念與熱愛。

深讀啟智。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如何閱讀托物言志類散文,王榮生教授這樣說:“閱讀散文,不僅僅是知道作者所寫的人、事、景、物,而是通過這些所寫的人、事、景、物觸摸寫散文的那個人,觸摸作者的心眼、心腸、心靈、心懷,觸摸作者的情思,體認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币虼?,教學托物言志類的散文,可從“物——情——理”這三個層次引導學生深讀啟智,即認識事物特征、體會作者感情、挖掘文本主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理解“所托之物”的外在特征與內在品質的基礎上,體會“所抒之情”的物情相融、物我相通。再深入思考,深度閱讀,聯系生活,感悟“所言之志”的哲思與啟迪。如《落花生》《梅花魂》《桂花雨》《丁香結》《珍珠鳥》等課文,即可用此策略引導學生學習。

辨讀結構。散文重構思、重結構。線索設置、布局謀篇、材料安排等。展示了作者創造性的構思和結構藝術。歌德說:“內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于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苯虒W中高年級的散文時,要引導學生比較文本內容板塊,辨析文章結構形式,探尋作者獨特的表達妙秘,明晰作者的主旨用意,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引導學生學習總分總的結構,再如教學《母雞》一課,可以從課文的結構入手提問:文章開篇寫“我一向討厭母雞”,而結尾卻寫“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引導學生閱讀發現、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對偉大母愛的贊頌。從讀學寫,辨析“欲揚先抑”的結構之妙,體會作者表達的匠心獨運。

誦讀積累。散文文質兼美,最宜熟讀成誦。統編版教材中的多篇散文,課后都設置了要求背誦的習題。如《大自然的聲音》課后第一題,要求學生背誦第2~3自然段;《四季之美》課后第一題,要求背誦全篇等。教材中有13篇散文課后提出了背誦的要求。朗讀和背誦是積累語言的有效方式,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文中的精彩片段,在有感情誦讀中豐厚言語素材的儲備。抓住關鍵詞語,采用提綱背誦法,背誦語段,積累語言,達到語感積淀的目的。摘抄是加強語言積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材中的一些課文后也設置了抄寫的習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把新鮮詞語、優美句子、精彩段落記錄在摘抄本上,并標記摘抄理由,也可引導學生做分類摘抄或主題式摘抄,并經常性組織學生做摘抄交流,提高積累語言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把摘抄的雅詞佳句經常性地運用到自己的日記、練筆、習作中,進行個性化的表達。

研讀表達。統編版教材中編選的散文,在學生積累語言和提高習作素養上起到了很大的啟蒙作用。中高年級的散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始終帶著問題去閱讀,不僅要思考文章寫了什么,更要研讀怎么寫的、寫得如何、為什么這樣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悟習得作者的寫作手法和風格。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課文就是個例子,要充分發揮教材的范例作用,從文章中發現寫作秘訣,習得表達方法與技巧,引導學生遷移運用,實踐表達。統編版教材編選的多篇散文,都在課后習題中提出了寫一寫的練筆要求,僅三年級上冊,就有《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大自然的聲音》《讀不完的大書》等篇目,課后習題都安排了寫一寫的小練筆。教學中要巧妙設置練筆和習作情境,從讀學寫,以寫促讀,實現讀寫并重,讀寫并進的目標。

拓讀資料。內容是背景的產物,作品是社會的折射。有些散文的創作受到作者經歷、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學這些散文篇目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拓讀相關資料,了解創作背景,透視創作歷程,跨越時空,走進作者內心,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才能對散文的內涵與主旨有深切體悟。如教學《祖父的園子》,在學生從課文中充分體會到“我”對園中自由生活的熱愛之情后,引導學生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從整本書的角度重新審視課文,感受美好與傷感交織的深刻意味,產生更豐富的閱讀體驗,更深入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教學《匆匆》時,恰當出示陳孝全所作的《朱自清傳》“苦悶靈魂的呼聲”一節中的相關語段“想當初,五四青年學生們,為改變中國的歷史面貌,滿懷激情,奔走呼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風流一時……面對如此現實,和大多數知識青年一樣,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當年他那么熱情歌頌的五四‘金?!N子,在中國土地上并沒有開花結果呵!黑夜漫漫,風雨沉沉,光明路徑又在何方?”引導學生拓讀交流,才能深入理解、真正體會到作者 “不愿蹉跎青春,浪費時日,雖彷徨而仍思有所作為”的心境。

悅讀經典。無論哪個學段的散文教學,都應該引導學生由“一篇”到“一類”的拓展閱讀。教學時要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內容素材、表達方式、結構形式、情感哲思、語言風格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多文本、多篇章的比較閱讀,使其對不同作家或同一作家的散文風格特點有更廣泛、更深入地了解與認識。如教學老舍的《貓》后,引導學生進行同主題拓展閱讀,比較閱讀夏丏尊筆下的《貓》和周而復筆下的《貓》。教學《匆匆》后,進行同作者的作品拓展閱讀,可以開展《朱自清散文精選》整本書閱讀的活動。逐漸培養學生由“閱讀”變為“悅讀”,體驗悅讀經典的收獲與快樂,真正走向散文閱讀之路,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基于文體意識的散文教學,遵“體”識文,依“體”而教,要適當組合上面的十個策略,形成或“讀詞——讀文——讀人”的教學思路;或“感其形——悟其言——執其神”的教學層次;或“會其意——理其文——得其法”的教學結構;或“尋文路——懂情懷——識理趣”的教學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趙卓然

猜你喜歡
散文教材情感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教材精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教材精讀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