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展示交流活動 促課題深入研究

2022-03-24 00:48付國龍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階梯教研組學科

付國龍

階梯作業的目標是“減負增效”,而“減負增效”不僅需要教師具有極高的專業素養,而且要有積極求變的思想。專業素養需要長期培養,積極求變思想更不易轉變,如何在這兩方面有所突破,是關系課題研究是否有突破的重點。學校經過多角度、多方面的嘗試,認識到長期為教師搭建成長平臺,給教師提供展示的空間,能夠解放他們的思想,促進他們的思考,改變他們的教學行為,收獲豐碩的成果。

搭建團隊展示平臺,將校本位變成師本位

課題組成員學校包括蕭紅中學、124中、156中、125中、163中、進修附中6所中學。以6所學校為基礎為教師搭建跨校、跨區、跨省的展示平臺,是一次非常難得的促進教師發展的機會。為此,學校依據課題研究的關鍵環節,精心設計活動內容,組織活動,將教師團隊變成活動的主角。

一、精心設計活動內容,抓住課題研究關鍵

本學期學校共設計了三項關系到課題研究實質的主題研究活動:“階梯作業設計和布置”專項研究活動、“常態集體備課推進階梯作業落實”研究活動、“課上課下階梯作業有效銜接”研究活動。

1.“階梯作業設計和布置”專項研究活動

教師開始對于階梯作業的設計是模糊的,在階梯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上,教研組內的教師不能達到思想完全統一。因此,2021年10月開展此項活動,以促進各個教研組反思9月階梯作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幫助教研組梳理設計和布置上的問題和優勢,形成備課組階梯作業設計的共性原則,為階梯作業的持續完善奠定基礎?;顒佑墒捈t中學八年級物理組牽頭,125中語文教研組、進修附中英語教研組、156中數學教研組、163中化學教研組、124中物理教研組各自舉辦一次課題組內展示交流活動。各學科均初步形成了學科階梯作業設計的基本模板。

2.“常態集體備課推進階梯作業落實”研究活動

階梯作業是教學過程的一部分,是促進教師擁有全局思考意識,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載體。此活動的目的是促進教研組形成常態下的階梯作業研究模式與將階梯作業融入常態集體備課中的備課模式?;顒又惺捈t中學六年級英語教研組、八年級數學教研組、七年級語文教研組、九年級化學教研組開展了四次展示交流活動,梳理并明確了常規集體備課的流程;課時目標的核心地位;課內學案、課后階梯作業與課堂教學之間的關聯;初始設計階梯作業的基本思路,并初次修正了階梯作業的流程。

3.“課上課下階梯作業有效銜接”研究活動

通過實際的課堂教學實踐,將思想轉化為行動,用實踐促進思想的變化,為解決理論和實踐兩層皮的問題搭建了平臺。通過實際操作,促進教師深入反思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作業的講評、新課教學、課后作業的設計四方面的關系,促進教師向深度研究轉化。此活動的目的是通過課堂教學的過程,觀察判斷教師作業設計、布置、批改情況,研究階梯作業有效講評的策略,課堂教學目標有效落實的方法,課時階梯作業與課堂教學內容的匹配度。蕭紅中學八年級物理教研組首次推出樣板流程,九年級語文教研組、六年級數學教研組、七年級英語教研組、六年級美術教研組、八年級歷史教研組、八年級化學教研組、六年級體育教研組、七年級音樂教研組、七年級政治教研組開展了十次展示交流活動,促進了階梯作業落地生根,明晰了五個學科的作業書寫、史地政生小中考學科階梯作業、音體美三個學科涉及美育和體育的階梯作業的設計思路和落實策略?;顒尤嫜芯苛藥缀跛袑W科的階梯作業問題,既涉及同一學科的減負增效,又包括全方位的減負增效,形成了全校一盤棋的局面。

二、精心做好準備工作,促進教師團隊思考

讓教師團隊有底氣、有信心的關鍵在于活動前的組織,組織的過程不是安排任務,而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理念內化于心,外顯于行。學校做好活動目的和意義的講解,讓全體教師明晰思考的方向,明確展示的內容和方式。

明確研究活動的具體內容,為教師提供方向引領。相關教研組先提供研究的具體內容,再根據具體內容討論細節。此過程一定要安排熟悉課題研究的人員參與,為教師提供方向(即提出問題),讓教師們去思考,起到發揮集體優勢的作用。課題研究人員幫助教師梳理的過程也是教師研究思考的過程,能達到將思想內化于心的效果。

通過教師展示、教師交流、教師總結的方式,發揮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活動才能產生效果,課題研究才能真正開展,教師才能真正成長,課題研究才能持續深入。

三、專家引領,為階梯作業研究掌舵

階梯作業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如果沒有專家引領,課題研究很容易迷失方向。為此,課題組聘請省市區教研員全程參與所有活動,每次活動至少保證有一名教研員參加并給予指導。由于階梯作業的研究與普通的課堂教學的研究不同,在聘請專家前,要提前溝通,介紹活動的研究主題,提前為專家準備活動的具體材料,讓專家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這樣課題研究的效果更好。

通過活動促進學科階梯作業設計形成特色

通過活動各個教研組梳理總結出階段階梯作業設計和布置上的經驗和教訓,初步形成備課組階梯作業設計的共性原則建議(僅展示語數英物化五個學科的內容)。

一、語文學科——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角度進行階梯作業設置

1.在三個層次題型的選擇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核心基礎:以鞏固知識為主,如字詞積累中字音字形、課文背誦、文言文釋詞、翻譯等記憶類知識,建議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

能力提升:注重思維訓練,如現代文閱讀,低年級課內重點語段閱讀,注意突出學習重點、難點。自讀課以課外閱讀為主,補充適當的類文,進行拓展閱讀。高年級可以增加課外閱讀,設計中以說明方法、論證方法判斷、搜索信息和心理探究題型為主。

挑戰自我:著眼于寫作能力的訓練。講讀課可以設計知識拓展類作業,如課外與文章相關的詩詞、好文佳句的積累、名篇的摘錄與欣賞。自讀課可以安排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片段寫作訓練。賞析和寫作可以給出示范,便于程度弱的學生參考,模仿訓練,逐步提升。

2.設計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低年級知識點少,核心基礎作業要突出學習重點、難點,選擇題目時再精細;能力提升部分要突出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注重開拓學生視野,挑戰自我類作業要開動腦筋設計,不要使之成為雞肋。同時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把點評、互評、詳評結合起來。

二、數學學科——結合學科思維深度和考查題型進行階梯作業設計

數學學科從學情上看,對階梯作業布置的需求更為迫切。教學過程中,遵照學情將作業進行分類,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按知識結構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

核心基礎:重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操練,如計算、畫圖、識記等鞏固練習,主要適合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力求貼近課節核心知識,以達到強化鞏固的作用。

能力提升: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簡單的運用,書上例題變式訓練。

挑戰自我:題型靈活多樣,偏重于理解、想象、運用,注重思維訓練,力求選擇“會說話的數學題”,能讓學生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有所悟。

例如:學習分解因式,可以設計這組作業:

核心基礎:(1)3ax2-3ay4? ?(2)-2xy-x2-y2

(3)3ax2+6axy+3ay2

能力提升:(1)(m2-1)(n2-1)+4mn

(2)(x+1)4+(x2-1)2+(x-1)4

挑戰自我: 分解因式:6x4+7x3-36x2-7x+6

找準各層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的難度遞進變化,增強學習的信心,給學生帶來挑戰的欲望。

三、英語學科——從學科知識結構和考查題型進行階梯作業設計

1.詞匯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英語詞匯課教學中,根據單元的主題內容、詞匯本身的特殊性或學情設計不同形式的課后作業。

核心基礎:可以是抄寫單詞、詞圖配對、中英文翻譯或根據首字母把句子補充完整等。

能力提升:根據句意進行單詞的填空,看圖把句子補充完整,做一張整理卡,讀對話完成表格中關鍵信息的填寫等。

挑戰自我:可以是在網格中找單詞并書寫、用所給單詞造句、根據表格把句子補充完整等。

2.對話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注重對話是英語學科的特點,很多知識需要教師進行整合,在課后作業設計上除了考慮書本上的重點知識外,還須拓展延伸,進行知識的補充。因此,三類作業可以這樣設計:

核心基礎:抄寫重點句型、補充句子、根據句意,從多個詞匯中選擇正確的單詞填空、連詞成句、根據問句選答句等。

能力提升:根據答句寫問句、句子改錯、簡單撰寫調查報告、看圖寫話等。

挑戰自我:用詞匯的正確形式填空,編寫一個較完整的對話或撰寫較完整的調查報告等。

3.語篇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核心基礎:完成書本上的表格、課后習題、讀一讀選出不同項等。

能力提升:按順序排列句子、對畫線部分提問、閱讀課外短文回答或判斷等。

挑戰自我:根據句意及時態用所給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根據首字母完成短文的填空。

四、物理學科——階梯作業設計布置應立足課標、指向素養

通過研討,物理學科總結出作業設計在三個層次題型的選擇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條件類、屬性類的作業最好用判斷題,如: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 m/s,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推理類的作業最好用填空題,基礎層面,給出絕大多數內容,讓學生填很少部分內容,能力部分作業給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挑戰類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寫推理的過程。計算類是本學期重點,學生初次接觸物理計算題,無論是哪個層面都應該有書寫計算過程的習題,只是難度不同,將新課教學的作業和專題練習的作業做到有機統一。實驗類作業綜合性較強,做好系統規劃,確定本學期的目標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實驗探究的過程,不追求難度與復雜的分析。在八年級下學期逐漸增加探究的深度,在九年級綜合復習時,再增加綜合分析能力。同時,階梯作業的設置還應注意三個層面教學重點難點設計上是否有不當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的內容,在基礎層面要突出重點,少出難點或不出難點;在能力提升部分突出重點,適當出現難點內容;在挑戰自我部分要突出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將重點內容靈活化,體現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在基礎核心部分教學重點的量要適當增加,知識面上的內容要適當減小;在能力提升方面適當拓展知識延伸的面,教學重點的量要適度、靈活、有變化;在挑戰自我方面,控制好量最好不要突破三道題。

三個層面的內容上要一致,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不要互補,不要出現“基礎”部分出現了,“能力”部分不出現,或者反過來的現象,為教師布置作業設置了困難。

五、化學——結合生活體驗和認知規律設計階梯作業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在作業的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規律進行設計。

核心基礎:課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可以選擇、填空或者判斷的形式設計,過往的習題可以進行改編,將選擇題改為判斷題。例如,實驗現象題,生活中的做法說法題等,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量,也可以避免在選擇題中出現“蒙”的現象。在這部分作業里每一道題都是單一的知識點,選項也是直接選擇的,只要掌握了題中涉及的唯一知識點,這道題就迎刃而解。

能力提升:一題多問,例如溶解度曲線和組成構成題,利用一個圖像或者一個結構圖,將這種題型中涉及的問題都歸納總結出來,并且將不同的圖像、不同的結構圖,依次進行練習,反復進行訓練,真正做到少而精。例如化學微觀模擬題常出問題:請寫出比氧原子多一個周期多一個族的粒子結構示意圖,這就是考查學生對元素周期表規律以及離子結構示意圖的熟練掌握的集中體現,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對元素周期律相關知識點和離子結構示意圖知識依次進行訓練,然后融會貫通地進行交叉點訓練。

挑戰自我:采取分步訓練的方法,由簡單到難的順序,逐個問題去突破,并歸納總結相應的問法。難度遞進是隨著知識點的廣度逐漸疊加起來的,這種由單一到多元的知識層次的設置也是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的。讓學生明確自己存在的問題,并經過老師的歸納總結發現學習方法。例如化學考試當中的推斷題,一般考法都是先通過幾個簡單的性質用途推斷出兩三種物質,然后再通過這幾種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推出最后一種物質,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就要分析是對基礎的性質用途不熟練造成的,還是最后綜合的轉化關系出現了問題,然后分別研究出現的問題,學生熟練掌握后再逐漸疊加,慢慢提高。

經過一學期的探索實踐,不同學科階梯作業設計研究成果頗豐,資源共享,智慧共生。學無止境,研無止境。蕭紅中學全體教師在“雙減”大背景下,將持續發力,通過階梯作業撬動“雙減”堅冰,積極推進“雙減”行穩致遠,為學生謀幸福,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擺渡人。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十四五”教育科學重點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學生階梯作業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JJB1421017)

? 編輯/王? ? 波

猜你喜歡
階梯教研組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超學科”來啦
爬階梯
時光階梯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有趣的階梯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