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學生群體細分在專業課程分層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服裝專業為例

2022-03-24 13:24周陳星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5期
關鍵詞:專業課程分層服裝

趙 綺,周陳星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嘉興 314036)

高職服裝專業教育的課程作為對接職業崗位的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來高職服裝專業不斷通過教學改革實現自我完善,但是研究相關資料并結合高職服裝專業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發現,近幾年來,從早期的項目化教學、翻轉課堂,到現在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等的一系列教學改革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1 存在的問題

1.1 “學的需求”和“教的供給”之間還沒有達到很好的平衡

高職服裝專業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例如他們有很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思維活躍,喜歡關注新的事物,動手能力強,他們普遍不太習慣“記憶性”的學習內容,但是如果涉及一些制版縫紉等的動手實踐活動,則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專業教學也根據這些特點進行了一些改革,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教學改革時,容易忽視的一個方面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之間的巨大差異,學校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改革,但是顯然這樣的方式并不合適現今的服裝專業學生。同一教學方式的使用容易導致一個班級有的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專業能力,但是有些基礎差的學生還沒有學會,也就是“一刀切”的方式無法很好實現“學的需求”和“教的供給”之間的良好平衡,以至于出現學生想學但是學不好,進而引發一些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負面情緒。

1.2 改革視角與現今教學理念之間的偏差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服裝專業也對教學進行了很多的改革嘗試,但是以往的教學改革視角基本都是基于服裝教師的視角,專業教師通過總結以往在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提出教學改革中應該解決的問題,或是從服裝企業的社會崗位需求出發,研究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的匹配性,進而開展教學改革。雖然有的時候也會開展專業的學情分析,也會通過調研了解一些學生的學習特點,但是往往基于總體數據的結果,忽視服裝專業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使用以偏概全的方法進行總結,其研究視角大多數從教師授課過程中碰到的某一具體問題出發,因此改革研究關注的重點依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即從“教”的角度出發。而這與當前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的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推崇“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的教學改革思路,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偏差。

1.3 學生群體的差異化教學還沒有實現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理念關注學生群體本身,在查閱相關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現今的服裝專業教學改革,較少關注學生群體的差異性,差異化教學還沒有很好實現。這導致問題從微觀角度看,就是一些原本可以學有所長的學生由于缺乏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服裝專業能力無法得到很好提升,導致人才的流失;如果從宏觀角度看,無差異化的高職服裝教育會培養大量同質化人才,導致服裝人才內部之間激烈競爭,同時導致另一些類型人才的缺失。服裝專業的人才供給和實際服裝市場需求不匹配。這對于服裝專業高職教育的長遠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2 問題成因分析

2.1 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通過一線高職服裝專業課教學工作不難發現,現今的高職服裝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主要是由于高職院校生源的多樣化帶來學生特點的多極化。首先表現在學習方面,在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等方面有顯著不同,其次表現在生活方面[1]。針對某一問題進行的教學改革如果采用“一刀切”模式可以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果要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給予其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必要將服裝專業的學生群體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研究對象,應該分析服裝專業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制定不同的教學改革方法,探討不同群體差異化的教學與評價方法,也只有這樣的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教改成效。

2.2 以成績為指標進行群體細分不利于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區分高職服裝專業學生的不同群體,研究基于“分層教學”理念進行。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打破原來行政班的劃分,根據生源的質量及其特質進行重新組合劃分,構成一定梯度的授課班,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服裝專業教學內容、教學進度、考核評價機制等等,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從概念也可以看到,以往的分層教學,分類標準是基于學習成績進行,但是研究認為以這種標準開展的分層在高職服裝專業教學中并不適用,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們本身是通過考試成績分層篩選出來的學生;另一方面,原先以學習成績為基礎的分層教學容易造成學生學習心理的負擔,因為高職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高考中一般不太理想,甚至很多學生在成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如果再次以成績進行分層,容易戳中學生內心的敏感點,進而引發更強的自卑或是反感情緒,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因此,研究認為選擇更為中性的學生群體細分指標進行服裝專業學生群體劃分,進而開展分層教學顯得更具實際意義。

3 學生群體的調研

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的要求[3]。實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實現高職教育向高質量轉變的重要推動力,因此在服裝專業課教學上有必要選擇合適的細分標準,進行高職服裝專業學生的群體細分,并以此開展專業課程的分層教學,推動“以學生為主體”的服裝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3.1 細分標準的選擇

由于現今的專業課程都是以專業為基礎開展的,因此本研究將選取高職服裝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放調研問卷,并將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進行不同類型學生群體的細分,在細分標準上選擇更為“中性”的細分變量。本研究擬使用“學習類型”調研問卷,將學生進行市場細分。

3.2 調研的開展

研究發放了89份問卷,涉及服裝專業大一、大二、大三不同年級的學生,其中篩選出無效問卷3份,有效問卷共86份。

4 調研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研發現,服裝專業學生群體中存在的4種學習類型分別為“行動型”“深思型”“理論型”和“實用型”,每個類型具有不同的學習特征。在群體比例上,發現“行動型”和“深思型”比例較高,分別占30.43%和45.65%,“理論型”和“實用型”比例較低,分別為17.39%和6.52%?!靶袆有汀薄吧钏夹汀薄袄碚撔汀焙汀皩嵱眯汀?種類型有著明顯的群體差異,具體特征如下。

服裝專業中“行動型”學生群體特點(比例較高:30.43%):這一學生群體對于新事物充滿興趣。樂于嘗試,不怕失敗。喜歡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敢于挑戰,這也是他們成長的動力,但是具體做某一件事情的持久性不足,注意力容易變更。平時非常喜愛社交,在集體中是活躍氣氛的人。

服裝專業中“深思型”學生群體特點(比例較高:45.65%):這類學生喜歡作為旁觀者從各個角度觀察并感悟體驗。他們在下結論前,會進行全盤的思考。做事情比較謹慎。集體活動中,他們喜歡先聽其他人的意見,大概了解狀況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們行為比較低調,比較冷靜。

服裝專業中“理論型”學生群體特點(比例較低:17.39%):這一類型的學生喜歡觀察,非常注重事物的條理性,并且善于總結。分析能力強,相信理性化的客觀事實,而非模糊的主觀意念。他們解決問題的依據是邏輯的一貫性。這是他們唯一能接受的思維模式。他們喜歡將確定性最大化,任何主觀意見、發散型思維和輕率的決定都令他們覺得很不舒服。

服裝專業中“實用型”學生群體特點(比例較低:6.52%):實用型學習者喜歡嘗試新點子、新理論和新技術,非常注重實踐,只要有想法吸引他們,他們會立刻自信滿滿地采取行動。他們不太喜歡開放式討論,喜歡用務實的決策解決問題。

5 服裝專業課程分層教學改革建議

通過調研發現,高職服裝專業的學生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時存在群體的差異性,在教學改革時,應該根據調研結果兼顧共性和個性兩個方面開展教學模式的革新。

5.1 在共性方面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服裝專業的學生整體比較喜歡思考,同時也樂于行動。但是對某一件事情的關注上不能持續太久的時間,在總結規律上,不太擅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同時系統性的知識有必要分解成幾個小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解決學生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問題。在教學模式上,整個群體中65.22%的學生更喜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模式;84.78%的學生更喜歡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普通課堂和翻轉課堂上的比例比較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略高一些比例(54.35%)的學生更喜歡普通課堂的講課方式,說明高職學生還不太適應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作業的選擇上,78.26%的學生更喜歡可以從多個作業中選擇一個作業來完成。

應該注重學生群體對于反轉課堂的反饋結果,其他幾個項目,學生基本給出了正向反饋,但是在反轉課堂的反饋結果上,略高一些比例(54.35%)的學生認可教師在課堂上直接授課的方式,說明高職服裝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依賴性上還是比較依賴教師。所以教師如果要在課堂上開展反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該使用更多的措施幫助學生適應這種模式,逐漸降低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

5.2 在差異性方面

應該考慮到不同的學生在性格和學習習慣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前面已經具體分析了4個不同類型學生的性格和行為特征,在4類學生中,“行動型”和“深思型”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同時可以發現,兩者在學習和行為特點上呈現互補模式,“行動型”學生樂于嘗試,敢于挑戰,但是注意力容易變更;“深思型”學生則更加喜歡觀察,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因此可以考慮將這兩種類型的學生組合到一個小組中開展學習?!靶袆有汀睂W生提出的意見和看法可以為“深思型”學生提供良好的參考,同時“深思型”學生在進行學習總結時得出的結論可以幫助“行動型”學生將注意力繼續集中在原有的知識點上?!靶袆有汀睂W生善于表達,可以代表小組進行發言,“深思型”學生善于思考和總結,可以為“行動型”學生組織發言稿,通過這樣的方式,兩種類型的學生都可以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提升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同樣地,“理論型”學生和“實用型”學生也可以插入到小組中,按照性格和學習特點參與小組學習。

5.3 在具體實施方面

第一步,教師在開始開展一個新班級的服裝專業課程教學活動時,要先進行學生群體分類,由于這種分類指標是基于中性的評價標準,可以在各個班級中公開進行,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特點,服裝專業學生一般沒有參加過類似的測試,也會產生比較高的積極性。第二步,根據不同的學習類型,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在以個人學習為主的學習環節中,由于高職服裝專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可以對下發的學習資料進行一定的調整,例如“行動型”學生注意力是比較短暫的,在學習模塊的設計上應該將包含知識點的視頻設計得更短一些,降低他們學習的困難度,針對他們“樂于嘗試,敢于挑戰”的性格特點,在翻轉課堂線上學習時可設計更多可以主動參與的內容,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開發一些互動性更強的教學課件,寓教于樂,通過給予更多的動手和思考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三步,有必要設計專業課程小組作業項目。性格的差異性除了單獨學習過程中應該得到認可外,還應該使其在團隊中獲得認可,這樣才能增強高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種自信心對于其將來進入工作崗位也會有很好的幫助。在小組作業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將不同類型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以實現優勢互補。

這種將學生進行分層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專業課程開始前,要進行學生類型調研分析,在課前對所上班級的學生類型和比例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對不同小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設計,要保證每個組員有相關的學習任務(例如總結知識、代表小組發言等)。在分組時候,要求每個小組具有不同類型的學生,保證不同群體之間可以相互幫助。課后,教師應該對課程的分組結果進行一定復盤,有必要的話要調整原先布置的學習任務以便更好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

6 結語

以上研究是以服裝專業學生為基礎開展的,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可以為同學院其他專業進行相關改革提供很好的依據,可以幫助學院了解服裝學生的情況,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也可以為服裝專業教師后期開展專業課程分層教學改革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提升服裝專業教師的教學改革能力,提高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的成效。以往對于學生群體細分的研究開展相對還是偏少的,以后的研究還可以在學生群體細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不同群體的具體學習特點、學習過程等方面的情況,從而為將來更好地開展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

猜你喜歡
專業課程分層服裝
讓人心碎的服裝
一種沉降環可準確就位的分層沉降儀
雨林的分層
基于“互聯網+”的應用經濟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有趣的分層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康復專業課程多媒體教學新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