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探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2022-03-27 22:45曹保義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曹保義

【摘要】:小學是學生由“兒童”走向“少年”的關鍵時期,這時期學生內心較為敏感、情感較為豐富、性格較為活潑,其價值觀念等各方面都處于尚未完全確立的時期,外界任何事物、任何因素對他們的影響都是特別大的。因此,美術教師應從多個方面將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滲透入學生的美術學習中去,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價值觀念,并培養出積極正面的學習態度,為以后更為廣闊深入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關鍵詞】:小學美術;情感教育;教學實踐

前言

美術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其有利于學生培養其正面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教師可以通過對美術教學目標和方法的持續調節,從多個方面、多種形式去挖掘美術教材中的豐富情感元素,從而激發出推動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和心理暗示,以保證學生的學科技能與內在情感都能得到雙向升華。

1.寓教于樂,可創設愉悅的學習生活情境

遠古乃至春秋時期古代中國美術作品的創作大多是一種直接表現天然情感審美的精神情趣、自由愉悅的自身審美活動及其自然形成性的過程,從古代時期中國出土陶器的多彩花紋圖案和古壁畫、巖畫中我們常??梢陨羁谈惺芎椭庇^看到這一點,如,奔跑的牛與羊,休憩的馬與鹿,啄食的雞與鳥,載歌載舞的人群等等,各式各樣的自然與生物都被古人刻畫得生動有趣,其各不相同的“美”也被流傳至今。而無論是現代美術家的創作學習,還是人類其他與自身相關的審美活動往往都離不開一種自身審美上的精神體驗,這種自身審美上的體驗中所需要具備的愉悅性往往并不是一種出于物質基礎的,而是自身審美所獨具的一種無形和非功利性的自然精神特性。

美術還同時具有表達宣泄個人情感的一種功能,美術作品本身是一種由外而內可以體現自由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創作美術作品時需要具備一定的細心和耐心,同時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在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的創作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激勵、自我推動能力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藝術審美的愉悅性本質是完全超越了狹隘的藝術個人意識功利,在一般性的生理性和快感性的基礎上經過凈化、升華發展出來的。

因此,為了充分滿足小學生的特殊審美興趣需要和培養其審美追求理想的高階情感,教師在美術授課教學過程中還應努力充分體現和突出學校美術教育課堂的愉悅性,利用美術課程內容、學情、教學設備等因素營造愉悅的美術學習環境,并把握控制輕松歡快的美術學習生活氛圍,從而有效引導廣大學生認真欣賞、創作好的美術作品,果敢、愉悅地發言,并積極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自由地地抒發個人情感、表達自己的審美創意,最終形成健全的美術人格。

2.滲透中國文化,可營造愛國主題教育氛圍

在世界經濟進入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對外文化交流聯系日益緊密,外來文化給小學生的心理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喜歡外國藝術的學生所占比例有所提升,以致一些優秀的中國文化逐漸被一些學生忽視。在這種情形下,開設以中國傳統美術文化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本國、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如,在與水墨畫相關內容中,教師認為需要注重讓全體學生充分了解現代中國畫的各種筆墨結構特點和表現意境的各種表現表達方式。此類一課主要屬于“欣賞評述”教學領域,注重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藝術生活力和經驗,引導其親身體驗畫中的各種生活力和情境,并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

再例如,在民間美術相關內容中,教師認為需要注重強化小學生對中國剪紙等中國優秀傳統民間美術工藝文化的整體認識與基本理解,并通過了解剪紙作品和紅色中國結剪紙作品中所表達的文化寓意與傳統文化精神內涵,認識和充分了解中國的傳統社會主義觀念、價值和宗教信仰,這樣就更有利于保護弘揚傳承我國優秀的中華傳統美術文化,幫助小學生初步樹立傳統文化精神自信。

3.教育與生活融合,可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小學美術在某種層面上屬于“綜合探索”認識領域,此認識領域在我國小學教育階段已經充分培養了廣大學生的一種發散性認識思維,引導廣大小學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研究、創造,并逐步培養了學生善于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此課主要帶領學生以獨特的眼光發現身邊廢棄物的美,引導學生巧妙運用材料的美感進行創作,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對學校環境廢棄物的二次回收處理和再利用技術教育,這可以開拓廣大在校學生的主觀世界思維,使其學生能夠充分學會如何同時站在不同的客觀世界角度上思考來正確看待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也就是說它可以通過教育讓廣大學生充分學會了解美術與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與多元經濟社會發展文化之間的一種密切關系,從而培養和提高使廣大學生充分學會如何保護環境的一種愛護意識,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課程目標要求學生了解廢品的分類,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保護環境的樂趣,關注資源回收利用,形成環保意識。

結語

總而言之,在這個信息全球化的新時代,“強調價值觀教育和道德教育”已逐漸成為21世紀以來全球人文教育與學科課程教學發展的重要核心內容之一,教師必須通過與學生內里情感進行持續性的互動交流,從而在保證學生習得相應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促進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良好發展,使其學習提升、身體素質和心理成長三者健康完整、和諧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牛翠萍.情動辭發,披文入情——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實踐探討[J].讀與寫,2021,18(30):243.

[2]郭玲瑤.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育探討[J].南北橋,2021(4):93.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