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2022-03-27 22:45魏秋霞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有效閱讀教學設計初中英語

魏秋霞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常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討論基于文本的多元解讀和綜合處理的閱讀課堂教學設計。本文認為:閱讀課教學中文本解讀和處理的過程其實是教師幫助學生解構閱讀文本和建構閱讀體驗的過程?;貧w文本是提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的保證。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文本處理;教學設計

一、引言

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九年級教材中的拓展閱讀材料文章長、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點多,初中英語的閱讀課教學問題突出。最使教師困惑的問題是:如何處理文本解讀和語言學習的矛盾。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深切體會,鑒于學生很難對文本內容和語言學習同時做理性的分析,在處理閱讀中的語言時會產生兩種弊端,一是課堂只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問答活動,不關注文本詞匯和語言,導致課堂活動有時脫離文本。二是在分析內容過程中脫離文本進行詞匯和語言講解和操練,隔斷了學生文本解讀的連貫思維。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對文本進行深層解讀很有必要。其目標不僅局限于提高學生語言接受能力、英語語感、詞匯語法等語言運用能力,而是在于提升學生文化意識、情感態度、思維能力(如:預測、聯想、推理、概括、歸納、邏輯 思維、發散思維等)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在處理閱讀中的語言教學時要始終把握兩個要點:一是語言學習是為了加深對文本的解讀;二是語言學習和操練不能脫離文本語境。文本解讀是教師實施教學前的必要環節。充分有效的文本解讀,可以讓教學更具內涵。

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正確解讀文本)

《新目標英語(Go for it)》閱讀課堂教學分為三個階段:Pre-reading, 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個階段各有側重。

1. Pre-reading

Pre-reading階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主要目的就是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為接受新知識做好準備。因此這一階段要復習文本相關語言知識、設計有趣味性,體驗性,可說性的問題,拓展學生視野,預測文本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想象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 While-reading

課文文本處理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關鍵所在,課文是文化背景、詞匯、語法、篇章等知識的載體。通過課文處理,要求學生能把握課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結構,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語篇理解能力。

這個階段要加強文本語言、文本內容和文本結構等的指導,使教學語言與閱讀相融,加強師生交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會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3. Post-reading

在課文文本處理完成以后,設計一些問題,對文本內容進行復習、復述、總結、表演、辯論、小組討論等進行鞏固,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掌握。這一階段的活動應與文本密切相關,但不能拘泥于文本本身。這一階段應讓學生發揮想象,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原文,培養其思維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三、如何應用于教學活動的設計

教師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要著重關注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1.從文章結構入手,整體把握文章框架,解讀文本結構, 培養學生對英語文章框架結構的感受力,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的文本意識和段落意識。

2.從文章的標題、圖片入手,解讀文本情節,培養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判斷來獲取信息的能力。

3.從文章的關鍵詞、句入手,解讀文本細節,培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語言特點的能力。

4.從文本的一些背景知識入手,關注各國間文化差異,解讀文本邏輯。培養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跨文化意識。

四、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本解讀

1、正確處理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關系。

閱讀文本,可以從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進行解讀。按照從單詞到句子,再到段,這是文字性解讀,重點學習有關目標語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載的寫作意圖、觀點和技巧進行分析,是對文本的文學性解讀,重點訓練閱讀技巧。讀者以自身的知識經驗,將自己所處的現實世界和文本所創造的語義世界相聯結,對內隱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觀點和價值取向進行批判性意義建構,實現個體經驗世界的重組,是對文本的文化性意義建構,重點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2、優化文本資源,注重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

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文本資源本身出發,創新教學思維模式,對文本資源進行優化,以此來發揮其重要的基礎作用。這種優化文本資源的方式,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即要求學生能夠在充分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文本的核心詞匯來表達文章大意;其次是要求學生體味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培養其語言信息篩選能力;最后,則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即要求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的基礎上能夠深入體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價值和意義。

3、感悟文本內容,提高學習思維和感知能力。

閱讀教學既然是基于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基礎之上,那么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養則是其中的核心。筆者以為,培養學生的感悟文本能力,應該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對文本的語言信息、深層內涵等方面予以關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學生感悟文本應該在閱讀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對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煉,以此來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后則是要求學生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學習思維中不斷總結。

參考文獻:

1、潘云梅《基于高中英語文本解讀,培養學生評判性閱讀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1年8月)

2、劉兆義《英語綠色教與學——我對英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M].西安:未來出版社(2009)

3、孫麗仙《初中英語文本解讀的實踐研究》,《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

猜你喜歡
有效閱讀教學設計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