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節水增產農藝技術措施分析

2022-03-27 23:28宋國華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農業措施

宋國華

摘要:我國既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要想保證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重視農業節水增產技術的推廣與發展。對此,應當重視農田覆蓋技術、節水施肥技術、化學調控技術、耕作保墑技術、節水作物品種篩選技術的科學選擇與應用,并注意立體農業種植的全面實施,加強先進農藝節水措施的應用。

關鍵詞:農業、節水增產、農藝技術、措施

引言:農業節水技術的推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為改善我國農業用水緊缺問題,確保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必須要加強農業節水技術推廣工作。相關部門亟需完善農業節水技術標準,同時國家還要用政策來對農業用水管理體制進行宏觀層面的調控,革新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樣才能推動我國農業節水技術的落實,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節水增產的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國很多省市地區都是以務農為主,保證農業的產量和質量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條件,每年的農業用水量占我國總用水量的70%。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水資源又非常缺乏,人均水資源僅有2400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已經成為了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加強農業節水增產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另外,分析發達國家的農田灌溉水利用率,發現已經穩定在70%~80%,而我國的農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僅有30%~40%,且在實際的節水增產技術應用中,還存在缺乏完善的農藝節水實施模式等方面的問題。很多地方在農藝節水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方面各自為政,并沒有將農藝節水的效果發揮出來。其最終的農業產量與節水比率,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農藝節水產值具有較大的差距?;诖?,要想實現農民增收,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業節水增產技術。

2農業推廣技術現存問題

2.1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現行的農業節水技術標準體系的指導性存在諸多問題,部分技術領域的標準項目劃分不夠明確,諸多新興農業節水技術都沒有納入相應的節水標準中,而農田灌溉、農田排水相關設計標準也存在較多問題。比如,水泥空心磚渠道襯砌技術、山丘區建設高位水池灌溉技術沒有相應的技術標準,雖然目前部分標準中有著一定的參考數據,但是標準仍舊不符合實際建設情況,管理標準,不能給技術落實帶來系統性的指導。

2.2水資源緊缺加劇

農業水資源緊缺的情況并沒有得到顯著改善,依然較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業灌溉用水缺口達到了350億立方米左右。同時,水資源分布和我國農業種植生產布局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我國北方農作物種植約占全國50%,但是水資源僅僅占全國20%,多數農作物依舊以“旱作”為主。另外,灌溉用水利用系數仍舊較低,在灌溉中蒸發、滴漏的問題較為嚴重,而自然降水利用率也比較低,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

3農業節水增產農藝技術策略

3.1注重立體農業種植的全面實施

不同的農作物有著不同的生長特性,根據農作物的高矮和疏密層次進行科學的搭配,使之呈現出一種立體生長形式,可以將不同農作物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充分的利用。首先,初期為不同農作物的共同生長時期,不同農作物的高矮差異就可以為整個農作物群體的良好通風提供保證,確保農作物可以在一個適宜的溫度下健康生長。其次,不同農作物的葉面積大小不同,其對于水分的需求量也有著明顯的差異。例如,將玉米、谷子和大豆進行科學的搭配,使之形成立體生長形式,在生產期內對于水分的利用率會明顯提高。再加上農作物的高矮差異,更是可以為每一種農作物光照的充足性提供保證。所以,在這種立體生長形式下,水分、光照等資源的利用率就會有明顯的提升,單位面積的農作物生產率也會明顯增加。

3.2加強先進農藝節水措施的應用

3.2.1對現有的農作物種植結構和種植模式進行調整

一般情況下,一個地方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形成與當地的氣候條件、水資源分布情況及當地農民的生活習慣和種植經驗具有直接的聯系。農民會對以往的農作物種植經驗進行分析、總結,并形成全新的種植結構。但是,這種農作物種植結構的科學合理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農藝節水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可以提升農作物種植結構的科學合理性,還可以實現農民增產致富的目標。例如,水稻、高粱及玉米等農作物的種植與生長,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資源。如果遇到大旱之年,要想保證這些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農民就需要在灌溉用水方面花費較多的成本。而谷子、大豆等農作物則有著較強的抗旱能力,同樣是在大旱之年,其最終的經濟效益可與玉米等農作物相比。由此可見,對農作物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提升種植結構的科學合理性,也是一種農業節水增產的有效方式,屬于農藝節水的一部分。

3.2.2對農作物的灌溉節奏進行優化

一般情況下,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可以分為不同的時段,其中播種、拔節、開花及抽穗灌漿等時段對于水分的需求量都相對較大,而農作物的成熟時期,不僅不需要較多的水分,還要盡可能地減少水分的供給。所以,為了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最終產量,必須要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時段進行灌溉量與灌溉頻率的合理控制。對此,當地的農業管理部門需要安排專門的農技推廣人員常駐田間,對農民群眾的種植方式和灌溉節奏進行合理的指導,加強水資源供給的調配。

3.2.3加強土壤情況的實時監測

加強土壤情況的實時監測,對于節水增產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農技推廣人員需要對土壤墑情進行定期監測,從而對土壤的含水量和深層滲透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以此為基礎對農民群眾進行科學的指導,加強灌溉節奏的優化,確保農民灌溉用水的科學合理性。

3.2.4加大旱作農業的發展力度

加大旱作農業的發展力度,對于農業節水增收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近年來研究發現,一些地區并不適合水田的種植,但是當地的農民卻寧愿打深水井,采取抽水灌溉的方式,也要保證水稻作物的種植,水資源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對旱作農業的發展予以高度的重視。例如,湖北省沿江平原地區適合發展水稻種植,而鄂北崗地則宜發展旱作農業。由此可見,選擇了適合的農藝技術,既可以投入最小的成本,不會使農民群眾太過勞累,又可以保證農作物的最終產量,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

結束語:隨著近年來全球性水資源的不斷減少,世界各地區都在致力于發展節水農業。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趨勢之中,盡量在減少農業用水量的基礎上提高所種植的農作物的產量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中國的農業研究人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對此進行了針對型研究,并成功地創造出地表覆蓋的保墑技術、水肥耦合技術以及耕作的保墑技術等等,為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分配與有效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我國一直以來就對農業的節水增產有著高度重視,伴隨近兩年農業節水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增產措施的不斷完善,促進了農業和社會的經濟發展,同時極大推動了中國節水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賈麗萍.農業節水增產農藝技術措施分析[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6):273.

猜你喜歡
農業措施
分類做好豬場防暑措施
雨后桃園補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張北“未來農業”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