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德里安·西曼(1945—2021)

2022-03-29 02:35編譯許林玉
世界科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連接體弗里納米技術

編譯 許林玉

眾所周知,納德里安·西曼(Nadrian Seeman)是第一個認識到DNA可用于設計和建造可編程納米結構和納米機器的人。得益于這種有關自組裝的創新思維方式,他助力化學成為一門信息科學。2021年11月16日,西曼溘然長逝,享年75歲。

1945年,西曼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他的中學生物老師點燃了他對科學的熱情。2010年,西曼榮獲卡夫里納米科學獎。他在自傳中寫道:“我之前并不知道,當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研究時,不僅可以享受其中,而且還能獲得回報?!?/p>

盡管西曼自認為學習并不勤奮,但他還是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生物化學博士學位,而后又到匹茲堡大學轉攻晶體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期間,他在麻省理工學院與DNA化學先驅亞歷山大·里奇(Alexander Rich)一起共事。1977年,他進入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生物學系任教,但這段經歷卻令他不堪回首。他寫道:“唯一比找工作更糟糕的事是找了一份這樣的工作?!?/p>

在阿爾巴尼分校工作期間,他表面上仍然從事晶體學研究,但實際上卻在新的研究領域埋頭苦干。當時,一位博士后請他建立自然存在并被稱作霍利迪連接體的分叉雙鏈DNA結構的模型。由此,他的人生開始出現轉折。

一天,西曼坐在阿爾巴尼分校的酒吧里,想起了荷蘭圖形藝術家埃舍爾(M.C.Escher)的作品《深度》。這讓西曼豁然開朗——霍利迪連接體的分支單元可以以類似的方式在頂端相互作用,自組裝成有序的結構。如果頂端是較短的單鏈DNA片段,它們的末端就會粘附在其他互補的DNA序列上。

據西曼回憶,他曾在1982年的論文中簡要介紹用DNA連接體制作晶格的想法,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1991年,他和他的研究生陳俊輝(Junghuei Chen)合成了一個形狀像立方體邊緣的DNA分子,這才引起了人們的更多關注。在紐約大學化學系,他們采用三臂霍利迪連接體作為頂點。

起初,這一成果被認為是一種奇特的東西,但西曼又設計出更多頗具前景的架構和功能。在與加州理工學院的埃里克·溫弗里(Erik Winfree)以及其他人的合作中,他開始從算法的角度思考組裝問題:通過序列對DNA組分進行編程,使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規則所支配的方式連接起來。1998年,溫弗里、西曼與他們的合作者創造出二維DNA陣列之后,又創造了DNA“瓦片”。這些DNA“瓦片”可按照算法自組裝成一個連接嵌合體,從而執行某種計算。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許多其他實驗室都積極應對后來被稱為DNA納米技術帶來的挑戰。為此,西曼感到非常欣慰。他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不必再去構建所有的想法,也不必將所有的錯誤都犯一遍?!?/p>

DNA納米技術的目標之一是將納米結構用作支架,例如,將難以單獨結晶的分子排列成規則的陣列。另一個目標是將這些生物相容性材料用于給藥裝置和組織工程。

加州理工學院的保羅·羅斯蒙德(Paul Rothemund)開發了一種可編程的方法來制作“DNA折紙”。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在折疊鏈中或多或少地創建適用于任意形狀的指令。西曼和其他人使用可以分開的較短單鏈使組裝具有可逆性,從而將DNA納米結構塑造成動態納米機器。

西曼言語坦率,敢于自嘲,特立獨行,有愛心又善于表達,固執又富有遠見。用溫弗里的話說:“西曼的思維方式與眾不同,DNA納米技術出自他之手并非偶然?!?/p>

西曼一生屢獲殊榮,其中包括2008年美國化學學會頒發的尼科爾斯獎章。然而,他真正的遺產是開創了一個具有驚人獨創性的領域,其全部潛能還有待挖掘。羅斯蒙德感慨道:“自西曼的最初設想以來,DNA納米技術已經擁有自己的生命。我們期待誕生一個全新的DNA世界,全DNA‘細菌’可在其中自由蠕動、繁殖、計算?!?/p>

資料來源Nature

猜你喜歡
連接體弗里納米技術
弗里達·卡羅的睡衣晚會
懂納米技術的變色龍
淺探徑向連接體的圓周運動
比鋼鐵更堅硬——弗里達·卡羅
納米技術在食品科學工程中的體系構建
納米技術浮選技術研究進展
彈簧連接體的運動情況剖析
彈簧連接體的六種情景
弗里曼·戴森 當代罕見的數學物理學家和思想家
弗里達的傳奇一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