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2022-04-01 22:01馬海莉
南方農業·中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有害生物營林技術檢測技術

馬海莉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物圈健康平衡發展是林業工作者需共同關注的課題。同時,保持林業生態健康發展,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防治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闡述目前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的現狀,進一步分析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并對這一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 有害生物;營林技術;檢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S763;S7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3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工業的迅速發展,全球氣候不斷變化,污染氣體大量排放,在諸如此類因素的影響下,森林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此外,林業有害生物的侵害,也是導致林業質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針對其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環境開展不同的防護措施,利用營林技術防治森林中的有害生物,以促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林業有害生物的現狀

有害生物是降低林業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分為森林內部自然生長及外來物種入侵2種。最嚴重的當屬外來物種入侵,由于其缺少天敵而大量繁衍,破壞森林原有的生態平衡,導致大量植物死亡。有的生物會寄生在植物體上,雖不會導致植株馬上死亡,但其長年累月搶奪植株的養分,會使植株發育不良,最終走向死亡。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是受有害生物侵害最嚴重的國家,大概有超過80多萬種有害病蟲,每年將近有8 000萬hm2的土地會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超900億元的經濟損失。因此,為控制有害生物對森林的持續破壞,我國應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以營林技術為基礎,結合其他生化技術等,全面治理有害生物,保護森林生態的穩定發展。

2 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營林技術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起著重要作用。1)可在有害生物數量較多的地段種植抗性強的樹種,通過后期管理觀察防治情況,并結合實際采取相應措施。2)可根據森林實際情況,制訂經營方案。在充分掌握森林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其狀態分析發生有害生物入侵的概率,以選擇相應的樹種增強防御能力。3)在進行樹種栽植時,可選擇健壯且無蟲害的苗木,在根部噴灑殺蟲劑,以防地下蟲害為害苗木根部,影響其生長發育。4)在其生長過程中,可定期施肥,加強管理,在蟲害未蔓延開時采取手段進行防治。同時,每年噴灑防蟲劑,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保障林木正常生長發育。

3 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3.1 建設混交林

對于單一樹種而言,混交林的抗性明顯要更強。當出現有害生物侵害時,單一樹種會出現持續擴張的現象,而混交林可有效抑制蟲害的發生?;旖涣致湎碌臉淙~、枯枝等成分復雜,可為樹種提供肥料,既可改變環境,還可增強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有利于促進樹木的生長。在人為栽植混交林時,可充分利用森林的環境,如光照、土壤、水分等。例如,可利用光照把喜光和耐陰的樹種進行混交;可利用土壤的養分和水分把深根和淺根的樹種進行混交,確保樹種的多樣性,提高林業質量。此外,混交林根部深,樹冠茂密,抗性強,有利于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同時,針闊混交林可有效阻止火災的發生,發生火災時不會迅速蔓延[1]。合理選擇混交樹種,吸引鳥類進入森林,形成完整的生態鏈,控制有害生物的入侵,增強樹種的抗性。

3.2 生態控制措施

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有害生物對林業的危害,通過控制有害生物的繁衍,使遭到破壞的林區恢復到生態平衡狀態,同時加強生態環境的控制,可合理維持生態平衡,使林木按照自然規律正常生長。1)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量,避免因其使用過多導致生態系統平衡被破壞。生態系統恢復后,可有效提高林業保護工作人員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效率。2)充分了解生態系統內部情況,全面考慮實施各項營林技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利用林區各物種間的相互聯系,運用各項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尋找其中的平衡點,發揮營林技術對生態系統的保護作用[2]。

3.3 加強消毒與檢疫工作

為保護林業正常生產和發展,應定期對林木進行檢疫消毒。為防止危害性強的有害物種入侵,應加強對檢疫工作的管理,避免造成大范圍的危害??茖W劃分疫區和非疫區,及時封鎖疫區,設置隔離帶,將健康與感染病蟲害的苗木隔離開來,防止害蟲為害健康苗木,避免病情擴大蔓延。通過落實植物檢疫工作,可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擴散,保護林業的生產安全。對于外來苗木也應加強檢疫管理,防止有害生物隨著外來苗木進入林區,威脅林區植物的安全。在苗木培育和栽培時,應加強對其消毒,除了對苗木進行消毒外,對土壤也應進行消毒,防止土壤中的害蟲侵蝕苗木根部,影響苗木生長。同時,對苗木的樹皮、樹葉等部位進行全面消毒,以消除存留的有害病蟲,降低有害生物的影響,提升苗木存活率[3]。此外,定期對林區進行檢疫、消毒等工作,殺滅土壤及林木間的蟲卵,降低發生蟲害的概率,保障林木的穩定生長,促進林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3.4 建立防治措施體系

目前,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主要包括轉基因、人工、物理、化學、生物、雷達及數字化等防治技術。轉基因防治技術主要是通過改變樹種基因,加強樹種的抗性,是從根源上解決病蟲害的技術手段。人工防治技術主要指通過伐根嫁接、培育良性樹種、優化樹種結構及修剪枝芽等方式,以防止有害生物為害的技術手段。物理防治是指運用物理手段,利用動物的驅光性等特點進行防治的技術手段?;瘜W防治是指通過噴灑化學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的技術手段。生物防治是指通過投放天敵的方式進行殺蟲的防治技術手段。雷達防治技術是通過對有害生物的實時監測確定其具體位置,然后通過信息技術反饋給防治人員的技術手段,該技術增強了解決有害病蟲防治的時效性。數字化防治技術是針對面積較大的林區所采用的技術方式,通過其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預測和防治,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上述各種防治技術存在一定差異,且其優勢各不相同,單純使用一項技術無法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需建立多種防治措施相結合的體系進行防治,充分發揮每項技術的作用,達到減少蟲害的目的。

3.5 應用整形修剪技術

在營林技術中,修枝撫育技術是效果較好的一項技術。通過科學方式伐掉枯死樹及病害樹,對生長茂密或歪斜的林木進行修剪,可有效增強林區的穩定性。常見的修枝撫育技術主要包括6點:1)對于樹枝生長茂密,出現遮陰現象的林木可實行透光伐,以增強林木的生態保護能力;2)對于樹種間密度過大的林木可進行疏伐;3)對于阻礙主要林木生長的干擾樹,在保留密度的基礎上進行生長伐,通過對林木結構的細致調整,明確主要經營方向的林木;4)對于遭受災害的病害木進行衛生伐,同時對密度不足的地區進行補植處理;5)對于妨礙林木生長的灌木、雜草可采取割灌除草處理;6)對于生長不良或生長過于茂盛,導致林間光照和通風受到影響的林木進行修枝處理[4]。上述6點均是營林技術中修枝撫育技術的主要修剪方法,可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撫育措施,并結合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采取一種或多種方式相結合進行修枝撫育,以促進林木的正常生長,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提高林業的生產質量。

3.6 加大林業管理力度

為確保林木健康生長,防止有害生物入侵,應加大對林業的管理力度。1)定期對林木進行澆水、培土、修枝等措施,創造有利于林木生長的環境,盡量避免因有害生物帶來的損失。2)結合林木生長實際情況,加大對有害生物的預防,制訂有關有害生物的防治計劃[5]。3)封山育林,防止外部人員進入林區,減少因人為和牲畜原因造成的環境破壞。由于林業體系相當于一個小的生態環境,因此只有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才能使其對遭到的破壞進行自我愈合,形成全新的生態體系。但封山育林技術不適用于病害嚴重的林區,對于此種林區應采用技術含量更高的手段進行處理。4)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控制對林木的采伐,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林木消耗。同時,合理控制林木用途,針對非法侵占和毀林行為作出相應處罰。5)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依法行使對林木的管理權,提高林區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保護林木資源。

3.7 完善營林技術體系

在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處理時,所運用的營林技術很多,這些技術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于林業工作者而言,應在充分掌握這些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在工作時利用其優勢規避不足,并建立完善的營林技術體系。但目前這種體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還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只有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引進先進技術,加強對營林技術的創新,將多種防治技術結合起來,才能逐步完善營林技術體系。

3.8 建立隔離帶與防護帶

建立隔離帶是營林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可輔助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有效阻止單一飛蟲對樹木的侵害。目前,設置隔離帶的方法主要應用于人工造林的單一樹種培育中,能夠有效隔離油松毛蟲和松葉蜂。同時,設置隔離帶除了避免有害生物的侵害外,還可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保證苗木的健康生長。對于種植密度不規范的樹種,林區防治人員應將發生蟲害的時期與林區環境相結合,采取間伐的手段建立隔離帶,以防因林木密集導致害蟲迅速擴散。為避免蟲害擴散,首要防治目標應為無遷徙能力且食性單一的害蟲,通過隔離帶的作用,控制其來源,提高其幼蟲的死亡率。

3.9 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我國需通過科學方法監測林木生長,通過對林木的實時監測,有效防治有害生物的入侵,以減少林業損失。由于我國目前使用的傳統方法不能有效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反而會因為使用大量農藥導致林木生長受到影響。因此,應加強營林技術的應用,提前開展預防工作,維持林業的發展。1)通過種植混交林,增加蟲害天敵,通過構建全新的生態系統預防有害生物的入侵,增強森林的抗病蟲害能力;2)建立病蟲治理平臺,通過數據分析,提前對可能發生蟲害的地區及時進行預防,降低發生蟲害的概率;3)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林區進行實時監測,以達到及時發現病情并及時處理的目的,不僅節省人力、物力,還增強了對林木病蟲害防治的及時性。

此外,合理運用科學監測技術,既能改善生態環境,還能促進林木的發展。防治人員通過先進的設備,可對林木進行實時監控,發現問題后及時上報到上級部門,由上級部門探討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并迅速開展有效的防護工作。同時,在病蟲害常發時期,由有經驗的防治人員組成巡查小組,對常發蟲害的地區進行重點巡查,遏制蟲害的發展。將監測技術和人工防治手段相結合,有利于營造穩定的林區生態環境,促進林業生產的高質量發展。

4 結語

病蟲害的存在始終是影響林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積極做好防治工作,有利于推動林業的經濟發展。同時,工作人員應明確其為害現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控,如重視營林技術的發展、選取良性樹種、結合多項防治技術手段、控制生態系統及完善營林技術體系等,保護林業資源,提高林業產量,促進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

參考文獻:

[1] 蘇萬青.試論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進展及發展趨勢[J].農家參謀,2020(13):151.

[2] 裴家模.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1(19):124-126.

[3] 李海霞.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J].廣東蠶業,2021,55(7):113-114.

[4] 王艷輝.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與裝備,2021(5):10-11.

[5] 郭靖杰,白德民.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21,39(18):88-89.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有害生物營林技術檢測技術
林業園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討
營林措施對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煤礦機電產品檢測技術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淺談林業有害生物的成因與對策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及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