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的水稻品種基本特性分析

2022-04-01 03:26韓展譽張勝繆添惠王仁杯俞琦英馮玥季芝娟劉鑫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雜交稻達標率十三五

韓展譽, 張勝, 繆添惠, 王仁杯, 俞琦英, 馮玥, 季芝娟, 劉鑫*

(1.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浙江 杭州 310020; 2.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臺州 318000;3.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0)

水稻是浙江省主要糧食作物,“十三五”期間年種植面積維持在62萬 hm2左右,總產量基本維持在444萬t以上[1]。盡管水稻總產變化較小,但近幾年,浙江省著力于育種體系創新,落實品種生產、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2-3],審定推廣了一批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推動了浙江省水稻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市場競爭力。然而需要關注的是,浙江省審定通過的水稻品種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繼續完善品種審定評價標準,理清水稻產業發展脈絡[4-7]。本文基于“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審定的水稻新品種基本特性,分析浙江省審定水稻品種概況,初步揭示水稻產業的不足,并明確改善方向,為品種選育及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國家水稻數據中心(http://www.ricedata.cn/variety/index.htm)和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十三五”期間的審定公告。

1.2 分析方法

將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的水稻品種(組合),除23個不育系外,按類型分為粳型常規稻、常規早秈稻、秈型雜交稻及秈粳雜交稻,并對其產量、品質及抗性等主要性狀進行整理分析。稻米主要品質指標參照《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和《食用稻品種品質》(NY/T 593—2013),將主要品質指標達3級以上(含3級)的品種統計為優質稻。

1.3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 2019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的水稻品種類型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除不育系外共審定水稻品種(組合)91個(包括漁塘專用稻2個、彩色稻3個、高抗性淀粉專用稻1個和富鋅專用稻1個);按年份統計,則2016—2020年各年份分別審定16、22、21、11和21個(表1),其中2019年是“十三五”期間審定水稻品種最少年份。水稻品種(組合)秈粳屬性分析表明,粳型常規稻、常規早秈稻、秈型雜交稻及秈粳雜交稻占比分別為21.98%、17.58%、28.57%和31.87%。

表1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的水稻品種

具體分析每年審定品種的秈粳屬性(表2),常規早秈稻品種數穩步增加,分別為0、1、4、5和6個,占比分別為0、4.5%、19.0%、45.4%和28.6%;粳型常規稻品種數基本趨于穩定,分別為4、3、4、4和5個,占比分別為25.0%、13.6%、19.0%、36.4%和23.8%;秈型雜交稻品種數除2019年跌落外,總體較為穩定,分別為7、6、5、2和6個,占比分別為43.8%、27.3%、23.8%、18.2%和28.6%;秈粳雜交稻品種數則波動較大,分別為5、12、8、0和4個,占比分別為31.3%、54.5%、38.1%、0和19.0%。

表2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不同年份審定的各類型水稻品種占比

2.2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審定品種(組合)的選育(引進)單位分析

對表1中水稻品種的選育(引進)單位進行分析,結果(圖1)顯示,由教學科研或推廣單位與企業合作選育(引進)的品種數最多,占比48.4%(44個);而由企業獨立選育(引進)的品種數最少,為24.2%(22個)。進一步對這些品種的選育(引進)單位進行逐年分析,結果(表3)顯示,由科研育種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合作開發的品種占比趨于下降,而由教學科研或推廣單位獨立選育(引進)的占比則增加,由企業單獨選育(引進)的品種數波動較大。進一步分析選育(引進)品種排名前10的選育(引進)主體(圖2),結果表明,中國水稻研究所參與選育(引進)品種數最多,達34個;企業為4家,企業中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選育(引進)品種數最多,達18個。上述結果表明,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品種選育以科研事業單位為主體,企業參與度整體稍顯不足,部分年份明顯偏少,因此,需要繼續積極引導與支持。

圖1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不同選育(引進)單位的審定水稻品種占比

2.3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品種(組合)的生育期及其產量特征分析

對表1中的水稻品種(組合)的2 a區試生育期及其產量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4)表明,所有品種的總平均全生育期為136.6 d,其中粳型常規稻最長,為155.2 d,而常規早秈稻最短,僅為111.0 d;總平均株高為103.7 cm,秈型雜交稻最高,為116.3 cm,常規早秈稻最矮,僅為87.9 cm。

總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11.8 kg,比對照高6.5%,其中秈粳雜交稻平均產量最高,達668.5 kg,比對照高9.9%,常規早秈稻平均產量最低,為548.9 kg,比對照高3.4%。進一步對產量構成因素進行分析,秈粳雜交稻的每667 m2有效穗最少,為12.9萬,比平均值低23.2%,而粳型常規稻最高,達19.6萬,比平均值高;4種不同類型的水稻結實率基本接近,分別為89.3%、84.1%、86.9%和83.9%,最大值與最小值僅相差5.4百分點;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顯示,秈粳雜交稻極顯著多于其他類型水稻,而常規早秈稻最少;粳型常規稻、常規早秈稻和秈型雜交稻的千粒重基本一致,約為26.5 g,秈粳雜交稻最小,為24.5 g。近5 a審定通過的各類型水稻中,秈粳雜交稻的平均產量最高,主要是因為每穗總粒數及實粒數多,而常規早秈稻的每穗總粒數及實粒數均最低,因此,提高水稻單產的有效途徑是培育大穗型品種。

表3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不同選育(引進)單位每年的水稻審定品種數

圖2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水稻品種排名前10的選育(引進)單位

對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的品種生育期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動態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圖3)顯示,粳型常規稻和秈粳雜交稻的區試平均全生育期總體趨于下降,常規早秈稻和秈型雜交稻則基本不變;秈粳雜交稻的區試平均產量略有增加,秈型雜交稻逐年上升,而粳型常規稻則反之,常規早秈稻則是2019和2020年明顯高于之前年份,但其產量依舊低于其他類型品種;各類型水稻的每667 m2有效穗近5 a均沒有明顯變化;秈型雜交稻的每穗實粒數在2019年有顯著下降,但總體呈上升態勢,而秈粳雜交稻的每穗實粒數從2016—

表4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通過的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及產量構成因素

2018年有小幅下降,2個常規稻類型未發生明顯變化;常規早秈稻和秈型雜交稻的結實率呈現出上升趨勢,粳型常規稻基本不變,而秈粳雜交稻的結實率表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秈粳雜交稻的千粒重自2017年顯著上升后,基本保持不變,粳型常規稻與常規早秈稻的千粒重每年變化均較為明顯,受到每年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影響;秈型雜交稻的千粒重自2017年顯著下降后,總體變化較小。

圖3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審定品種影響產量形成因素的動態變化

2.4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審定品種(組合)的稻米品質分析

依據《食用稻品種品質》(NY/T 593—2013)的標準,統計分析表1的83個水稻品種(組合)(8個特殊類型品種未列入統計)的優質達標率(圖4)。結果表明,2 a米質指標均達三等及以上的品種,秈粳雜交稻達標率最高,達42.9%(12個次),常規早秈稻最低,所有品種均未達標;僅1 a米質指標均達三等及以上的品種,粳型常規稻達標率最高,達61.1%(11個次)。對1 a優質達標率和2 a優質達標率的比值進行研究發現,秈型雜交稻、粳型常規稻和秈粳雜交稻依次為6.0、3.7和0.7。合計1 a及2 a優質達標率,結果顯示,粳型常規稻、秈粳雜交稻和秈型雜交稻達標率依次為77.8%、75.0%和58.3%,結果說明稻米品質依舊是限制秈型水稻(包括秈型常規和雜交稻)品種審定的重要因素。

圖4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審定品種的優質達標率

進一步分析83個水稻品種(組合)的具體品質指標,結果(表5)顯示,常規早秈稻的堊白度、透明度和直鏈淀粉含量的優質達標率均較低,均僅為7.1%,而整精米率和膠稠度的優質達標率相對較高,分別為64.3%和85.7%;粳型常規稻的整精米率、透明度、膠稠度和直鏈淀粉含量優質達標率較高,分別為82.4%、82.4%、94.1%和88.2%,但其堊白度優質達標率較差,為58.8%;秈型雜交稻的透明度、膠稠度和直鏈淀粉含量優質達標率較高,分別為95.8%、100.0%和91.7%,而整精米率和堊白度優質達標率相對較低,分別為66.7%和62.5%;秈粳雜交稻的整精米率和堊白度優質達標率相對較高,分別為85.7%和78.6%,而其透明度、膠稠度和直鏈淀粉含量的優質達標率均為100.0%。

2.5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審定品種(組合)的抗病性分析

對浙江省“十三五”期間83個水稻審定品種(組合)(8個特殊類型品種未列入統計)的稻瘟病抗性進行分析,圖5表明,對稻瘟病表現中抗及以上的審定品種占比為51.2%。具體到不同品種類型的稻瘟病抗性,秈粳雜交稻的抗病品種比例最高,而常規早秈稻最低。進一步分析各年份抗性數據,圖5中顯示秈粳雜交稻總體表現最好,每年抗病水稻品種數均較多,抗性品種占比趨于上升,而秈型雜交稻抗病品種數及占比均趨于下降,粳型常規稻和常規早秈稻抗病品種占比均出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2017年達到峰值。此外,粳型常規稻嘉67和浙粳99以及秈型雜交稻中億優8號和浙大兩優168均對白葉枯病有較好的抗性。

表5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審定品種的主要稻米品質

圖5 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水稻審定品種的稻瘟病抗性分析

3 小結與討論

近5 a來,浙江省共審定水稻品種(組合)114個次,2018年新版《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施行以來,強調提升浙江種業的創新能力,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2018—2020年,共有30個次特殊類型品種通過審定(分別為23個不育系、2個漁塘專用水稻、3個彩色水稻、1個高抗性淀粉專用水稻和1個富鋅專用水稻)。審定通過的水稻品種中,秈粳雜交稻與秈型雜交稻較多,常規早秈稻品種數量逐年增加。選育(引進)主體以教學科研或推廣單位與企業合作為主(引進52個次),參與水稻品種選育(引進)主體的前10名中,絕大部分是以中國水稻研究所與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浙江本省育種單位,充分展現浙江省水稻育種創新體系的實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育系等特殊品種類型的選育(引進)中,企業的實力有待加強。近5 a來,浙江審定通過的各類型水稻品種區試平均產量總體穩定,秈粳雜交稻的產量最高,主要是每穗實粒數明顯多于其他類型水稻;常規早秈稻的產量近5 a來有顯著提高,但仍然最低。浙江審定通過的各類型水稻品種米質表現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常規早秈稻品種米質均沒有達到部頒三等及以上;其他品種類型的米質性狀也較為不穩定,粳型常規稻、秈型雜交稻和秈粳雜交稻分別有77.8%、58.3%和75.0%的審定品種某一年米質達到部頒三等及以上,但分別僅有16.7%、8.3%和42.9%的審定品種2 a米質均達到部頒三等及以上,需要進一步研究浙江環境、栽培措施等因素對稻米品質的影響。對審定品種的抗病性統計發現,對稻瘟病表現中抗及以上的審定品種僅51.2%,且粳型常規稻、常規早秈稻和秈型雜交稻品種中對稻瘟病有抗性的品種占比較小,生產實踐中,需要特別關注水稻的健康情況。

猜你喜歡
雜交稻達標率十三五
不同施氮量下秈/粳雜交稻甬優2640產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點
超級雜交稻蒙自示范基地開始移栽
四川脫貧攻堅半年“成績單”出爐
兩個雜交稻新品種米質達國標一等
卷煙企業調入煙葉的等級質量探討
卷煙企業調入煙葉的等級質量探討
2014年乘用車企平均油耗公布
水稻雜糯間種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