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松聞墨香
——朱向前的書法和筆墨

2022-04-06 12:21姜寶才
神劍 2022年3期
關鍵詞:蘇東坡莫言筆墨

□姜寶才

書 法

著名文學評論家、軍旅作家朱向前,解甲歸田后,回到袁州老家,自稱“朱員外”。他過著逍遙自在生活,與山水為朋,與山鳥為友,上房鑲瓦,下井掏泥,鋪磚砌池,種瓜弄草,著書立說。在朋友群時常留下“今日作業完成”“請方家教我”之類的話。贊者有之,獻花又伸大拇指,“員外字,水平大漲”。也有的評價說,“朱員外的書法,是典型的文人字”。文人字屬于上等字,有文氣的書法,才有韻味。

書法是服飾,文化修養才是真身。沒有詩文的存在,“書寫”何能有法度呢?古代的書法大家,哪個不是文人呢?古代的法帖,無非是一些尺牘、詩稿、文論和便條等,“初意不在書,故能天機自動,情馳神縱,出于自然”“不求工而自工”,書家頂禮膜拜的法帖,多是文人留下的墨跡,如王羲之的十七帖,便是他信札二十九通。王羲之的《蘭亭序》,還不是帶一幫文人到郊外游山玩水,當半醉不醉的時候,“喝”出一篇千古文章。顏真卿得知族人為國盡忠,親人捧侄子“首櫬”而歸,悲憤難抑,提筆寫祭文,撫慰亡靈,他怎么會顧及筆墨呢?

古往今來,一些神品往往是在遣興之作。情感即是筆墨,古代文人把情感留在了筆墨之中。欣賞古人的筆墨,揣摩古人的情緒,就是跟古人對話。

格調高雅的人,筆下定會出現高雅的線條?!靶钨|之美:寫而成之,非描也?!惫P墨是從文人心里流出來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漢字特有的生命狀態,文人雅士心中有妙趣,筆毫下出靈性,或提或按或頓或挫或轉折,都是生命的姿態。文若其人,字若其容??吹健短m亭序》,就會聯想到王羲之“倜儻風流,冠絕天下”的樣子;讀《祭侄文稿》,就仿佛看到忠烈不屈的戰將躍馬沖殺的姿態;讀到《寒食帖》,就會想到蘇東坡苦中作樂的情景。這是古代文人墨跡的藝術魅力。

眉山東坡,是朱向前最為尊崇的古代書法大家。在宋代,蘇東坡是尚意書風的倡導者。他說,“書初無意于佳乃佳”“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學書不踐古人,以無法為法。其實蘇東坡也是通過學王羲之、顏真卿、楊凝式的書法,才造就出“新我”的。即使別人說字像“石壓蛤蟆”,他也不在乎。風格就是玉中有瑕。

蘇東坡明顯是從王僧虔的尺牘中學到魏晉筆法的,而朱員外學書是直接從蘇東坡進入,等于傳承了歷代名士的筆墨。他崇拜蘇公,尚意書風吸引了他,聞其鼻息。和有位宋人那樣,“嘗見眉山蘇公,故其文汪洋閎肆,粹然一本于經,而筆力豪放”。朱向前心中的“圣書”《黃州寒食帖》,是蘇東坡當年在被發配路上、瑟瑟秋雨中寫就的?!八阑掖挡黄稹卑愕膫泻鸵钟羟榫w,躍然筆上,怎不讓觀者動情呢?通過讀帖和臨帖,走進蘇東坡的感情世界,這是朱向前學書的路徑。從臨帖,到脫帖,從入古人之境,再到獨我之境。通過一支筆,讓字與文、墨與紙,詩與古人達到靈魂的契合?!拔釙庠毂緹o法”“書初無意于佳乃佳耳”的蘇氏理念,讓朱向前學書直達佳境。

對于朱向前而言,除了千歲鐵冠道人,還有一位豪放婉約兼備的老師——那就是他苦心孤詣研究的對象——詩人毛澤東。1936年陜北高原那場大雪,如何進入毛澤東的眼簾,又如何化雪為詩,詩又如何變成大草的?在朱向前看來,毛澤東把大自然中的“風、云、雨、雪”移情到小小窄窄的素紙上。舉重若輕,用文房四寶打敗了喜歡挎軍刀的赳赳武夫。朱向前的詩學專著《詩史合一》中,把毛澤東的草書《沁園春·雪》稱為萬里雪飄第一書。寫道:“毛澤東一輩子打了兩座江山:在馬背上得天下的同時,又用如椽大筆打下了一座文化江山,其后者的主要表征就是三大家:詩詞大家、文章大家、書法大家?!肚邎@春·雪》是文化高峰中的巔峰,它集毛詞氣勢磅礴、想象浪漫、文辭華美三大特征于一身。傲立詞林(書壇),雄視千古?!?/p>

“長城、黃河、高山、莽原,盡在一望中。詩人眼中的祖國大地,分明漸次幻化成了絕世美女。毛澤東是以筆醮血,用生命和鴻鵠之志在寫詩,僅此便將他與中國歷代文人騷客區別開來了?!泵珴蓶|的書法,行云流水,大開大合,揮灑自如,無拘無束,自成“毛體”。

朱向前總能從詩魂書風中,發現偉人的獨到情感。他取毛澤東詩二句成妙聯,上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下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橫批:一代天驕。用來形容毛澤東詩文和書法的格局和氣魄?!皩W東坡找韻味,讀毛書煉魂魄”,是朱向前的一項日常功課。

在全球疫情狂虐的時候,朱向前遠離塵囂,著書立說,在紙上舞蹈。從以下的日記中,可感受到他的書寫軌跡和墨趣。

“篆了一陣子,還是草痛快?!?/p>

“有心不怕篆,沒事篆一篆。但聞朋友說,小字更好看?!?/p>

“從史、詩、書法中,感受偉人的千古絕唱?!?/p>

“久不寫毛詩,日前一寫之?!?/p>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p>

“寫蘇詞,過年節?!?/p>

“牛年到,寫春聯,迎小年?!?/p>

“百年天地回元氣,一統山河佑中華?!?/p>

“天熱汗滴又洇紙,已有月半未提筆?!?/p>

“晚熟的芙蓉,有晚熟的美,員外小院盡朝暉?!?/p>

“為了明年的梨花、海棠和芙蓉,還有來年的柚子樹……必須下手狠一點?!?/p>

“品習酒,迎中秋;送小書,會老友?!薄皠趧佑惺斋@……”

“重陽又來登高,風景這邊獨好?!?/p>

“春山閣上曬牛腿?!?/p>

上面的文字,是朱向前寫字前后的狀態,就像打太極一樣,音樂伴奏書寫口令。書前的暗示,書后的感受,都是筆墨帶來的。

有一天,朱向前在朋友圈曬書法作品,一位書家留言:“練了七年無長進,眼觀員外別重天?!敝煜蚯盎氐溃骸捌吣曛W正當時,過了七年開新枝?!边@正朱向前學書練字的感受。

有滋有味才是墨,有點有畫則成法。當初他回到出生的故土,按照自己的性情,在山里建造藝術的棲息地。

他曾經走過的古村路、石橋,他熟悉的老房子、石牌、石舫,有些隨著城鄉的改造而消去原樣,有的被大卸八塊,以構件形式散落各處,有點干脆成了別人的棄物。他走街串巷淘寶,收購的大量民間藝術品,有很多牌匾、匾額、石雕、石坊、石碑,銅鐘和古人字畫。

朱向前突發奇想,何不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經過重新布局和搭建,按照一定的“章法”。就像把一個個漢字一樣組合起來,賦予新的藝術形態?

可以說,依附于木石上的漢字,都具有某種法讀,這些物件,遍布了他的樓里樓外,院內院外。石頭磚瓦上有字,藻井和瓷器上,都有文字和書法。有些匾額上的大字,有的出自民間藝人,也有的出自書法大寫之手。百年老樹上面懸掛的一眼明代古鐘,鑄造精美,銘文是上乘的書法。早起,他每天都要撞一下鐘,仿佛是瑯瑯讀書聲,鈴墜來回搖擺,是朱向前執筆書寫的姿態。

老樹伸出粗壯手,

員外揮毫筆如椽。

庭院花草芙蓉貴,

案前唯有紙墨香。

在營造的書寫環境中,被不同時期的漢字藝術所浸潤著。朱向前的審美情趣,自然而然地從筆墨中流淌出來。朱向前的家宅、書房,就像一個漢字博物館,天天與“古人”作品在一起生活,談天論道,就連書案也有了一層“包漿”。

從宏觀上看去,在他的眼里,“字”是一塊石板、是一棵樹、是一泓山泉、是庭院的花墻、是石門,而制高點上的閣樓,就是自然畫面上的“重心”了。古老的漢字,本來就是攝取自然的靈性。他按照書法的規律,建造花園,將筆法、墨法和布局,移到植物、樹木、花卉的栽培上,移情到閣樓和池塘的建造之中。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將一塊刻有“南山拱秀”大字的石牌,鑲嵌在池塘的石壁上。各種顏色的錦鯉,在水面上游弋,就像一幅不斷變化著的行草,生動有趣。觀賞魚的品質,主要表現在頭和尾上,字也是如此,寫的是否生動有趣,主要在于起筆和字尾。

魚,本來就是一個象形字,是古人根據魚的形態造就的,魚是魚的“物象”。員外郎,干活或書寫累了,總是要在池塘旁停留,往水面上投放魚食。魚兒便立刻活躍起來。魚兒驟然團聚,突然散開,就像筆毫探入墨池,猛然躍起,在紙面上走動。

龍蛇入筆,恰恰是古人對筆勢的一種形象描述。從魚群雁陣中,尋找筆勢和墨法。

山水滋養了員外的筆,筆又為山水畫龍點睛。

書法的意義,出了觀賞性外,主要在于實用性。賞筆、練筆與用筆,不是一個概念?!坝霉P”,就像犁鏵在土地里不停地驅動,鏵尖自然是光亮鋒利的。傳統的寫字,和電子時代的敲字、讀音翻譯出來的字,不可同日而語。

“唯筆軟則奇怪生焉”。朱向前刻意擺脫鋼筆書寫的習慣,在毫鋒上找鼬鼠,在點線上看云起云落。他不聽別人的教導,不肯在楷上花費大多的時間,他的理由是:寫楷書,容易造就骨架,楷書的規范性,也限制了個性發揮,在一種重復筆畫中度日,一旦成熟了,手筆也就被限制了,了不起是一個館閣體的書寫者。

練篆籀,找古意,篆籀練久了,也感到乏味,便再次去寫行草,有一種鳥兒被放飛的感覺。

書寫毛澤東詩詞的多幅書法作品,在筆勢上既堅挺,又舒展,寫出了詩文的神韻,墨跡與詩文和諧,氣韻貫通。這就是學毛詩寫毛詩帶來的筆墨變化。筆墨沉得下來,又揚得起來。從容不迫,忘卻筆墨,恰恰是書寫的最佳境界。

古代文人的信札和書札,雖為屬于個人情感的部分,但一旦被流傳下去,若干年后,便具有了書法的欣賞性和史學價值,《十七帖》《祭侄文稿》《爭座位帖》《韭花帖》《一夜帖》等,都是遣興之作?!妒咛肥侵耐豸酥輹碜?,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一組書信。都是為情而書,沖和典雅,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絕無狂怪怒張之氣?!毒禄ㄌ肥菞畀傋幽?,在餓醒后之作,因得韭花珍饈,生發了靈感,信筆而寫。字一點也不瘋癲,結構端穩,風神簡靜,端莊溫雅,帶有韭花的氣味,彰顯出文人之氣?!兑灰固肥翘K東坡謫居在黃州時寫給朋友的信札。在這信中,蘇東坡托人傳話兒的私信,字寫得舒展流暢。古人的經典書札很多,不但感情充沛,且字體多姿,都得于情感的表達。

朱向前是性情之人,他喜于用傳統筆墨給友人寫信,感情真摯、筆墨流暢,具有文學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傳承了文人信札的傳統。當今,這種筆墨面臨巨大危機。微信留言快捷,幾乎可零度時間看閱,卻很虛幻,比強光下的雪花蒸發得還要快。這愈加顯得傳統筆墨信札的珍貴。

行草作品《言莫言·自度曲》,是朱向前的一幅遣興詩作。2021年3月1日,他與莫言學兄隨恩師徐懷中先生赴軍藝校園,在南階梯教室開講“新春第一課”,這也是畢業30年后師徒三人首次結伴重回母校。鉤沉往事,飲水思源,感慨萬千,講座大獲成功。翌日,他自度打油一曲寄莫言,曰:

二月二,龍在田;二月三,龍騰淵。畢業卅年再會面,師徒舊地憶當年。謝師恩,言莫言;贊管兄,說向前。掌聲笑聲連呼喧,侃出一片艷陽天。魏公村,桃花潭,孤帆遠影天際懸。

《言莫言·自度曲》2017年3月1日與莫言學兄為懷中師重回魏公村講座站臺有記。歲次丁酉桃月谷旦,袁州朱向前。

隨即收到莫言和詩,曰: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三,母校游。往事歷歷堪回首,何時更上一層樓。文貴新,人戀舊,寬多友,仁者壽;恩師九秩筆不休,壯志猶能撼山丘。底色濃,音色厚,金戈鐵馬將進酒。

打油詞和向前學兄《自度曲》,記丁酉二月初隨懷中師赴軍藝文學系講座事。山東莫言。

二人的“打油詩”,風趣幽默,校園師生分享,讀者贊嘆,不愧為徐懷中先生的高足。其書法真跡,被恩師收藏。

去年與學友去拜訪徐懷中先生。先生家擺設十分簡樸,侍養了一些大葉碧綠植物,在花卉一側的墻壁上,懸掛著兩幅書法。詩歌是魂,書法是情,師生之情,躍然紙上。

先生夸獎兩個弟子:“是莫言、向前寫的,不但詩好,筆墨也好?!眱煞殖叽缫粯?,都是用紅木鑲嵌。恩師與兩位弟子不常見,卻與弟子的詩文筆墨天天相伴。臨告別前,先生特意把我們叫到書法前,一起合影,與兩幅書法同框。

莫言先生的書風,字勢雄逸,行云走馬,率真有趣;朱向前的書法風格,用墨酣暢,筆畫意,布局錯落有致。他們的筆墨,與恩師秀氣的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張素紙蜻蜓膀,

悠悠情絲繞書房。

恩師只見龍蛇走,

又是聞得墨花香。

朱向前的書法韻味,正是文人筆墨的魅力,而這并不是叫個書家都能企及的。這也正是他的書寫意義之所在。

文人的筆墨,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尤其是知名學者、科學家、作家的筆墨,未來的史學價值,會帶來藝術價值的提升。

故而說,正統的書法家們,文人字萬不可小覷??!

筆 墨

朱向前以寫詩步入文壇,以鄉土小說而得贊,又因為身邊冒出一個寫小說的莫言同學而轉行,成為文學評論家。在漫長的軍旅倥傯中,總是把筆墨看得很重。卸甲歸田后,又成了研究毛學的大家,用詩詞去解讀偉人毛澤東的人生、思想和書法藝術。

中國大文人的成就,大多是通過筆墨來傳世的。筆墨功夫不到家,是當代很多文人的缺憾。朱向前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對筆墨愛之如癡。筆墨書寫,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書道上,他崇尚東坡、黃庭堅,也研究毛澤東的草書。最近幾年,又攻篆籀,筆勢雄奇,墨法多變。把宋明書法的“意”,自然流淌于自己的筆端。對草書符號體系的研究深入,對筆墨得心應手。在筆法上,能做到大起大落,心無掛礙。

書法即是心法,筆跡就是心跡。朱員外的手記憶與心記憶同步,使書法的線條和布局,更為自如。他的筆法的長進,與學識和年紀有很大關系。忘卻筆墨的書寫,往往出現佳作。朱向前有的書札,甚至比刻意的書法作品更有意境。

朱向前本色是詩人,書房案頭,毛筆如林,紙摞入山,墨香多于酒香——因為酒蓋要封著,而墨海里的墨,卻總是醒著。他對古人的名帖,臨摹最多的是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黃庭堅的《松風閣詩卷》,對今人書法臨摹最多的,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和《憶秦娥·婁山關》。

很多書法家,都是在晚年成大器的??梢韵胂蟮?,五年、十年之后朱向前的筆墨,會更為精致老到,他的心靈和筆法,與東坡、子任是相通的。他在品味和臨摹古今名帖中,發現自己的筆墨。在灑脫、俊逸的書風中,表現自己的真性情。他有如下的感言:

文以書傳,道以文載 ;道之無文,載之不遠;文之無書,傳之無彩。百年以來,文書分開;文而無書,惜哉憂哉。文書合一,何日可待?

猜你喜歡
蘇東坡莫言筆墨
過去的年
愛如莫言
筆墨童年
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獻蠔帖》
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學無止境
莫言:虛偽的文學
莫言的職場啟示
為練筆墨才寫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