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科背景下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組織的改革探索

2022-04-07 01:12李純錦
中國牛業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動物科學基層

李純錦,陳 璐,趙 云,周 虛

(吉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長春 130062)

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背景下,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和產業升級對專業人才的創新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立足于產業發展需求和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國家戰略,教育部提出了新農科建設,來推動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和實踐教學改革[1]。高校動物科學專業是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復合型現代畜牧人才的重要來源?;鶎咏虒W組織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承擔著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管理任務,也是落實教學改革和創新的主力軍[2]。但現階段,基層教學組織在課程設置、實踐培養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極大地削弱了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效率。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高校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為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組織的改革提出思考和意見,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發展,為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高現代化農業和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支持。

1 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現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推動著畜牧相關產業的深刻變革,這使得企業對崗位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對基層教學組織進行體系優化和制度改革,首先要了解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3]。

1.1 課程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存在不匹配

畜牧相關產業逐漸朝著現代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使得企業對具備人工智能、現代信息技術、畜牧專業知識及實踐創新的復合型畜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而很多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尚未緊跟產業發展需求和國家發展方向,沒有及時與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生態環保技術相結合進行專業課程升級,課程內容陳舊,落后于現代化發展的大環境。同時,現代畜牧企業需要的是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實踐操作技能以及管理能力的多學科背景的復合應用型人才。但許多學校的培養定位不準確,人才培養理念滯后,培養模式相對單一,跨學科交叉相對較少,知識結構狹窄,難以滿足畜牧業對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4]。

1.2 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環節存在缺失

高校動物科學專業的大多數課程還是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缺少交流互動以及學生間的討論合作。授課內容中有關案例分析和實際應用的部分相對較少,實驗室以及企業實踐操作的機會更少。此外,有些學生的校外實習課題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需求。在校外實習中,部分企業還以演示觀摩代替實際操作,學生們的參與度不高。教師們大多又缺少工作經驗,對現代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新技術了解不深入,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存在差距。這些原因導致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減弱,獨立思考、溝通合作和創新能力下降,實踐操作能力不足。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環節存在缺失,理論知識難以做到學以致用,人才培養不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

1.3 課程體系優化不及時

動物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飼料學、遺傳學、繁殖學、牧草學、動物營養學和生物學等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在基礎教學環節存在教學內容繁雜,但課時數相對較少,課程設置碎片化,教學體系整體性較差等問題。教師之間的協同交流也有待加強,課程之間相互促進、支持的效應不明顯。這導致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深入,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習效果不理想,遠不能達到掌握和實際應用的程度。

1.4 教學模式和平臺相對單一

教學經費、網絡技術、學校重視程度以及教師網絡知識等多方面條件的限制,使得目前的教學模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學工具和平臺相對單一。建學經費不足,造成教學的配置和設備不完全,線上教學平臺建設不充分。網絡技術的落后以及后續維護和技術支撐的缺乏,影響著線上平臺的運轉和線上教學的效果。學校的重視程度不高,造成教學資源信息化和制度構建不夠,教學工具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有限。同時,教師們缺少網上教學專業培訓,且高校教師的年齡層次偏大,對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存在困難。這些限制了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和線上學習資料的豐富,導致教學的互動性較差,學生的參與度不強,不能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滿足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訴求,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5]。

2 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組織改革方案

面對新農科建設和畜牧產業轉換升級的新要求,要積極解決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發展不匹配、課程設置滯后、實踐創新教育體系不完善、教學平臺和師資隊伍缺乏多樣性等問題,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深化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改革,充分動員校內外資源,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跨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模塊,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完善教學管理及考核制度,真正地落實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組織的改革方案。

2.1 精確培養目標

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組織要進行優化改革,首先要精確培養目標。需要根據社會和產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和需求,以及對未來行業發展形勢的預測,結合辦學實際,來確定培養目標。在新農科背景下,現代化畜牧產業需要的是具備專業知識、信息化手段、實踐創新能力以及管理銷售等多學科背景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高校在確定培養目標時,應在學科建設的基礎上,將關注重點放在創新能力及實踐操作的培養上,同時要兼顧基礎通識教育、專業知識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2.2 課程設置優化升級

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依據國家發展戰略,結合院校辦學實際和行業需求,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重新制定了教學大綱,并對課程設置進行動態調整,以適應畜牧業的現代化發展[6]。圍繞大數據、農業機械化、人工智能、生態環保、生物工程技術、基因編輯技術以及經營管理等方向,開設新型和跨學科課程,并適當增加生產實踐課程和暑期實習實訓,深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動物科學專業學科特色,并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增加專業核心課程的時長和教學深度,積極建設動物科學專業雙一流課程。加強課程整合和銜接,形成產業鏈知識體系,使課程學習更系統。此外,設置個性化課程,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性,除重點課程外,學生可自主進行課程選修和專業實踐,來培養多元化人才滿足畜牧業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2.3 創新實踐環節改革

加強校內導師和學生的聯系,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參與到科研基金項目中,將科研基金拆解為學生的創新項目研究課題,訓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合作能力。聘請具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了解畜牧行業發展的校外導師,來為學生做指導,構建校企聯合培養的教學模式。增加實驗和實習課程,充分利用實驗動物中心、科研平臺、校內外實踐基地以及校企合作平臺,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提升其創新實踐能力,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多舉辦生物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和其他專業技能類比賽和培訓,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達到鞏固和考察學習效果的作用。增加課堂互動、小組討論、開放性問題和模擬實際場景應用,提高學生的活躍性和參與度。同時,引進知名專家、企業家進入課堂,分享工作經驗,探討行業熱點和未來發展前景,啟發學生對就業的思考,培養創新精神。

2.4 線上教學平臺的構建

注重信息化教育平臺的建設,線上教學平臺的構建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至關重要,要利用多種教學工具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健全網絡學習資料,包括課程視頻、教學資料、試題庫、行業相關數據新聞網站鏈接、素材庫和相關領域最新研究熱點文章等,有利于學生進行課程預習復習、自主了解行業動態和相關領域研究進展,拓寬學生眼界,培養前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構建網絡虛擬仿真專業實驗室,通過虛擬仿真模擬實驗操作來輔助學生練習實驗技術。定期邀請本領域專家為學生作線上講座,并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線上學術匯報,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的表述能力。

2.5 優化基層教學組織結構

基層教學組織是支撐新農科建設的基石,是保證學校教學改革順利實施的關鍵。優化基層教學組織結構,在原有的師資隊伍基礎上引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管理等交叉學科人才,對學生提供多方位的指導;聘請優秀企業家、業行內專家、技術骨干擔任客座教師,定期開展創業經驗分享、工作技能培訓、行業發展熱點討論等課程講座;積極吸引優秀青年教師加入師資團隊,為基層教學組織增加活力和新的火花;安排教師進行國內外交流訪學,提升教學水平和開闊視野,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

2.6 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教學組織教學研討會和教學培訓,有利于增加基層教學組織的交流和活力,優化基層教學組織體系改革。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院對院、校對校聯合的教師培訓,為教師設立培訓目標與規范,保證教研活動的實施效果,切實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全校乃至全國級的各項教學觀摩比賽,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交流溝通最新教學研究成果、教學模式,有助于傳授教學經驗,探討新型教學設計,改進教學內容及課堂模式,進而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能力。組織教師參加企業調研和實踐活動,增加教師的實踐經驗,有利于增加教師對企業需求的了解和提高實踐專業技能,還能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組織基層教學組織參與課程建設和培養方案修訂,積極鼓勵教師團隊申報教研課題,參與教學改革與實踐。

2.7 規范教學質量管理及考核機制

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持續深化基層教學組織改革。建立青年教師和資深教師互幫制度,資深教師為青年教師指導培訓授課技巧,帶領新進教師適應教課節奏;青年教師幫助資深教師學習線上授課、制作網絡教學資料等新型教學手段。從專業教授、實驗動物中心和行政管理部門等遴選專家,成立教學監督委員會,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學檢查和聽課制度,以落實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在課程結束后開展學生問卷調查和實習實訓基地問卷調查,每年定期開展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征集各方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和建議,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根據社會需求、課堂效果、學生反映,提前制定教學大綱,提交學院教學委員會經過討論修改后優化課程內容,調整教學方式,以保證教學質量。此外,根據制定好的評估體系,制定實習實訓計劃,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校內外基地,與更優質的企業建立合作聯系,為師生構建更多樣化的實踐創新教育平臺。

3 小結

動物科學專業在推動鄉村振興和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順應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畜牧產業的現代化升級,需要推進動物科學專業基層教學組織的改革,來提高教學質量,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要培養高質量的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基層教學組織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專業產業融合,推進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改革,發揮線上教學平臺的作用,提高教學能力和創新教學方式,完善考核與獎勵機制,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化時代的到來。

猜你喜歡
動物科學基層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基層在線
點擊科學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科學大爆炸
最萌動物榜
動物可笑堂
走基層
科學拔牙
衰落的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