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理市華山松材果兩用林質量精準提升技術
——以太平鎮的樟木村和大村為例

2022-04-07 13:39沙馬拉洛
林業科技情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榿木會理華山松

沙馬拉洛

(會理市林業和草原局,四川 會理 615100)

華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常綠喬木,為我國亞熱帶地區的典型針葉樹種,原產地為中國,因集中產自陜西的華山而得名[1]。華山松多為人工林,常分布于低山丘陵及村落周圍,易受到人為活動干擾,致使群落生物多樣性衰退,生態功能衰弱[2-3]。據研究表明,在南方地區有約1/4的華山松林群落已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4-5]。目前,國內對低質低效人工林的研究多集中在改造技術[6-7]、群落結構和生物量[8-10]、土壤特性和水源涵養[11-13]、凋落物載量和防火[14-15]等方面,涉及會理市的研究較少。該文研究了會理市太平鎮兩村華山松材果兩用林質量精準提升技術,旨在為會理市乃至整個涼山州的華山松林分的質量提升提供技術支持。

1 項目背景

會理市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依托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華山松栽植,至今,面積已達6 437.85 hm2,是縣域內重要的喬木資源,其高效的生態價值和高產的經濟價值,讓其成為會理市的一大特色產業??h域內太平鎮的樟木、大村兩村通過上世紀90年代長防林工程和后來實施的退耕還林工程,將本村的荒山荒地和適合退耕還林的坡耕地均種植上了華山松果材兩用林,使兩村均成為會理市華山松人工林重點林區。但由于受國家相關政策所限,過去對這些林分未能及時開展相關的森林經營工作,致使這些林分的生態和經濟價值偏低,目前畝產量不足1 kg,林農未從其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雖然“綠了青山,但卻未能實現金山銀山”。

為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堅持生態優先、自然修復為主,堅持數量質量并重,質量優先,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解決林分效能低下問題,研究了太平鎮兩村華山松材果兩用林質量精準提升技術,旨在提高林分質量,提升林分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

2 實施區概況

實施區位于會理市的太平鎮,該域海拔1 900~2 500 m,年均氣溫為21.0 ℃,平均氣溫為14.0 ℃,≥10.0 ℃的積溫4 746.0 ℃(265 d),無霜期241 d左右。年降水量為1 130.9 mm,日照時數達2 388 h,屬中亞熱帶西部半濕潤氣候區。

實施區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質地為壤土,土層厚度60 cm左右,石礫含量為輕石質,濕度為潮濕,pH值呈弱酸性。

實施區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南緣臺地干性常綠松、櫟亞區的云南松、落葉闊葉林帶,主要植物被有云南松、華山松、榿木、櫟類、杜鵑、南燭、鐵子、懸鉤子、禾草等。

3 林分現狀

實施林分位于會理市太平鎮的樟木村和大村,總面積2 063畝。經調查,林分總體現狀如下。

樹種組成:各林分除人工栽植的華山松外,尚有不同程度的“飛籽”自然生長的云南松和榿木,占比一般在1成左右。

林分經營管理:除個別林分農戶自行進行過一次修枝外,大部分林分從未進行過任何撫育。

林木枯枝及自然死亡狀況:林分從未進行過任何調整密度的撫育間伐,由于郁閉度大,林木缺乏必要的光照空間、營養面積不足。其結果一方面樹木自然枯死現象普遍,自然枯死植株最低4株/畝,最高達10株/畝;另一方面活立木自然整枝十分強烈,枯死枝平均在6~7輪,高者達到9輪以上,冠高比在1/2~2/5。

冠幅及樹冠重疊狀況:平均樹冠4.5 m2左右,樹冠重疊度一般在60%左右,高者達到70%以上。

林地覆蓋物及生物多樣性:因林分郁閉度高,林地覆蓋物均為松針。覆蓋厚度均在5 cm左右,林下除個別林地外,很難見到草、藤本及灌木,林地無水土流失痕跡。

林木結實及收益:由于樹冠重疊度高,重疊側枝光照不足,難以結實。調查林分除個別植株頂梢有掛果外,大多未見到結實情況。經訪問調查,近五年年產量極低,年畝產松籽不足1 kg,部分年份甚至顆粒無收,效益十分低下。

3.1 大村林分現狀

該林分為1996年前后長防林工程和2003年前退耕還林人工造林,有效面積1 484畝,齡組為中齡林,森林類別為一般用材林和防護林,林地保護等級為Ⅱ級和Ⅳ級。林分郁閉度0.9~0.95,平均胸徑11.5~13.5 cm,平均高10.0~11.4 m,平均蓄積每畝10.18~15.84 m3。

3.2 樟木村林分現狀

該林分為1996年長防林工程營造的人工林,有效面積579畝。林分的森林類別為防護林,林地保護等級為Ⅱ級。林分郁閉度0.95,平均胸徑13.5 cm,平均高11.1 m,蓄積每畝15.39 m3。

4 林分存在主要問題

在林分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出林分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林分林木密度大且從未進行過以調整營養、光照空間和改善林分結構為目的的撫育間伐,林分郁閉度大(0.9以上),林木自然整枝十分強烈(枯枝在7輪左右),植株自然死亡率高(最高10株/畝),林木生長量下降明顯,結實能力極低(近兩年基本絕收)。

5 質量精準提升建設類型

依據林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會理市2012年華山松低效商品林改造成效調查”及四川農業大學與會理市林業局在會理開展的“華山松籽豐產技術研究成果”:“對高密度華山松低效林,強度疏伐,改善華山松林分的營養空間和光照空間是促進華山松低效林增產的最主要技術措施”。實施區采取“華山松材果兩用林間伐改造+保留木修除枯死枝”的建設類型。

6 精準提升建設技術措施

在上述的建設類型下,確定具體的林分提升建設技術措施為:“生長伐+修除保留木枯死枝”。

6.1 生長伐技術

6.1.1 生長伐撫育強度控制標準

生長伐的撫育強度嚴格執行涼山州林草局關于轉發四川省林草局《關于會理市華山松果(籽)材兩用林豐產技術改造增大撫育強度的批復》的通知(涼林函[2018]169號)文的撫育強度。即“株數強度不超過60%,蓄積強度不超過50%,撫育后林分郁閉度不低于0.5”,嚴禁超強度間伐。

6.1.2 生長伐撫育方式方法

由于華山松林分均為人工植苗造林,原設計造林株行距為2×2 m,株行距明晰。參照上述標準,采用“隔行間伐”的采伐方式進行,采用此種間伐方式,一是便于操作和監管,二是易控制華山松株數間伐率在60%以內。由于華山松行間還存在自然飛籽生長的榿木和云南松,故應根據飛籽生長的榿木和云南松分布情況進行相應調整,以達到控制株數間伐率在60%以內。依據兩村林分狀況,調整分以下兩種情況:

華山松占9成及以上的小班或地塊:按照“隔行間伐”即“間伐一行留一行”的方式,對華山松進行間伐,同時,伐除行間飛籽生長的云南松、榿木以及保留行中的枯死木。

其它特殊情況的處理:對華山松林分內,云南松或榿木呈團狀分布,或云南松、榿木雖未呈團狀分布,但華山松因受榿木或云南松影響而枯死,若全部伐除云南松或榿木后會出現“明顯林窗”的部位,應適當保留云南松或榿木,避免因撫育造成“林窗”。待周邊華山松側枝恢復生長,基本能覆蓋“林窗”后,再對保留的云南松或榿木進行處理。

同時,對華山松下層不影響華山松生長結實的其他闊葉樹幼樹,應予以保留。

間伐樹樁保留高度:間伐木樹樁高度原則上控制在10 cm以內。

間伐木造材:對間伐木,應根據樹體大小,按照造材的規格要求,將符合材種規格的間伐木進行造材,做到“材盡其用”,增加林農收益。

6.2 保留木修枝技術

保留木修枝時間適合在9~11月,每年開展1次,要修除保留木全部的枯死枝,修除后的枯枝應保留3~5 cm左右枝頭,避免傷樹,禁止修除活枝。

7 結論、存在問題與建議

7.1 結論

通過對華山松林分采取“生長伐+修除保留木枯死枝”的精準提升建設技術措施,一是能基本消除林木自然枯死現象,降低活立木枯枝率,提高林分年平均高、平均胸徑及蓄積的增長速率;二是能優化林分結構,增加林下地被植物種類,提高地被灌、草覆蓋率,促使生物多樣性向良性方向發展,顯著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三是能調整林木營養面積,增加樹冠立體受光空間,有效改善華山松的營養空間和光照空間;四是能促進林木結實,提高松籽產產量。

7.2 存在問題

7.2.1 認識仍有不足

經訪問發現,縣域內許多林業工作者及林農認為林分只要生長良好,就能發揮好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不能充分考慮林分高效可持續經營的問題,很難時實現林分生態、經濟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7.2.2 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理論研究仍不夠深入

雖然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技術研究是我國林業領域起步較早的方向,但由于我國森林面積廣闊,資源豐富,各地樹種、地形、環境等方面的多樣性,許多類型的研究并未涉足,會理市的相關研究就相對較少。這往往會造成對具體林分的經營缺乏長期目標和規劃,經營設計碎片化,用一次性撫育作業代替森林經營,甚至用單一的間伐、割灌措施代替撫育,來提升林分質量。

7.2.3 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不夠

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滿足實施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及財力需求,而目前中央、省級、州級及地方上的財政支持資金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類項目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林業的發展。

7.3 建議

7.3.1 提高思想認識

要從森林高效可持續經營的高度,充分認識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把森林撫育作為培育高產、高效能森林資源的重要措施,形成重視撫育,把各項撫育措施根據縣域實際落實到不同的林分中,使林分得到改善,促進林業既快又好的發展的大好前景。

7.3.2 加強理論研究,細化質量提升技術

加強與國內相關重點科研單位合作,給予政策支持,針對縣域內有代表性的林分進行質量精準質量研究,建立科研示范基地,細化到不同的林分配備不同的質量提升技術,做到有針對的提升縣域內不同林分的質量,有效促進林分生長。

7.3.3 加大資金投入

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是一個長期性、持續性才能產生效果的項目,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一方面可以從政府層次加大資金扶持;另一方面,可利用林分提升后的效益分成吸引社會上的資金。

8 結語

研究表明,對高密度華山松的低產低效林進行間伐撫育,不僅能有效提高華山松林分的生長質量,而且在短期就可提高華山松籽產量至少3.5倍以上,有利于促進林分的正向發展[16]。不同的間伐強度對華山松的產籽率、材積及土壤涵養能力有不同的影響[17]。但是該研究僅粗淺的探討了相對單一的質量精準提升技術,下一步將擴大研究范圍,從不同撫育強度對林分的影響進行質量提升更深層的研究。

猜你喜歡
榿木會理華山松
華山松主要病蟲害綜合治理探究
華山松大小蠹的一種高效引誘劑
《華山松》國畫
去會理過年
5種榿木屬植物苗期生長性狀比較研究
廣西引種臺灣榿木區域試驗
淺談會理縣直干桉播種育苗技術
江南榿木與蘆葦在潮灘濕地的適應性對比研究
會理煙區植煙土壤主要理化性狀評價
華山松中幼林撫育和未撫育對生長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