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部編教材神話類文本閱讀教學探究

2022-04-15 22:21曹云娟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神奇民族精神人物形象

【摘要】小學部編教材利用單元整組的形式讓學生學習神話類文本,單元語文要素以注重學生的想象力、口語表達、感悟人物形象為重點。依據神話類文本的獨特性,可以借助語作本,搭建復述的支架;借助想象,感悟神奇;汲取精華,促進精神增長等方式,引導學生去更好地感知文化的魅力和多樣性。

【關鍵詞】神奇;想象;人物形象;民族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62-03

【本文著錄格式】曹云娟.小學部編教材神話類文本閱讀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2,21(09):62-64.

一、部編教材神話類文本教學特點

神話單元安排在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它的單元語文要素是:1.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2.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3.展開想象,寫一個故事。對每篇入選的課文課后又有不同的學習要求。從單元語文要素和課后提示來看,神話類文本的教學十分注重以下這些語文要素。

(一)注重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知識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可以綜合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毕胂笏季S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雖然中低段學生的思維很豐富,但還停留在原始邏輯上,受到科學邏輯訓練較少。神話具有浪漫主義的特征,最奇特的就是古人用想象力創造了很多“神”來解釋周遭的一切,“神奇”是神話最迷人的特點之一,用神話題材去錘煉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合適的載體。

(二)培養表達能力

神話作為一種口頭文學,是先輩們一代代口耳相傳留存下來的。同時,入選小學部編版教材的神話故事都有著相同的行文結構,情節都是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展開,層次清晰。概括能力和講述能力作為基本的語文能力,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發展出了思維的完整性和邏輯性體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引導梳理情節,搭建支架,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講述能力,以達到對文本的理解和詞語的積累的雙重目的。

(三)感悟人物形象

人們讀神話是要尋找意義的,這是神話閱讀的本初價值。而神話意義主要憑借著這些具有超強的能力和獨具魅力的形象來完成,根據課后要求的提示,說說盤古是個什么樣的人?精衛的精神?普羅米修斯哪個情節最觸動你?都需要學生去體悟神話的形象,這與兒童正處于依靠形象的言語心理特點相符合。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感悟神話的典型形象,不論是堅韌執著的夸父、偉岸的盤古、鍥而不舍的精衛、崇高的普羅米修斯還是英勇無畏的女媧,學生在認識這些形象的過程也在感受、理解、內化這些精神的內蘊,接受著文化品性的熏陶。

(四)吸納優秀文化

神話作為文學的最早形式,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本民族的獨特標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兒童是未來祖國建設的主力軍,更需要從小加強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體認,不斷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所以教材中一大半篇幅都是中國神話。

二、部編教材神話類文本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本學段的要求:“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注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苯Y合課標和語文要素,筆者理論聯系實際,提出一些針對小學部編教材神話類型的文本教學策略。

(一)借助語作本,搭建復述支架

每篇神話文本,語作本上都提供了感知文本的支架,為復述作了鋪墊。如《普羅米修斯》中,課堂教學開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簡要概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歸納出:盜取火種、接受懲罰、獲得自由。接著就可以順應學情,完成語作本上的第4題,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給下面的句子排序。

(6)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射死鷲鷹,砸碎鎖鏈,普羅米修斯獲得自由。

(4)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上,風吹雨淋,痛苦不堪,但他沒有屈服。

(5)宙斯派兇惡的鷲鷹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周而復始,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

(2)宙斯大怒,要懲罰普羅米修斯。

(1)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情境,決心冒著生命危險,到天上去“盜”火種。

(3)火神赫淮斯托斯讓普羅米修斯向宙斯承認錯誤,歸還火種,但普羅米修斯依舊堅定自己的信念。

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都能準確而快速地完成這項練習,更具體清晰地掌握故事的主要情節,梳理人物之間的關系,然后聯系這題,完成第5題,從每句話中概括短語,完成示意圖,如盜取火種、宙斯大怒、堅定信念、被鎖山上、啄食肝臟、獲得自由。故事主要情節從繁至簡刺激著學生的大腦,遵循學習的規律,為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按照順序講一講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故事,提供了一個復述的支架。

《精衛填?!纷鳛橐黄」盼?,由學生根據提示,完成(游 )、溺、( 銜 )、堙,四個動詞,來幫助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內容。

《盤古開天地》中“‘宇宙混沌,盤古沉睡、(? ? ? )、(? ? ? )身體變化,創造世界’”,通過研讀課本發現整篇課文都在圍繞著盤古的“變”來展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請學生結合四幅圖和緊緊抓住盤古的“變”來完成此題。

語作本上習題要求與教學目標密切統一,課堂上可以借助語作本來展開教學,既通過多種形式的支架完成教學重難點,又能提高效率,給學生減負,讓他們學得輕松、愉快。

(二)借助想象,感悟神奇

神話故事中都有著一個神奇的人物、一股神奇的力量,字里行間都彌漫著神奇的色彩。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牢牢把握住“神奇”。

1.品評語句,了解神奇的言行

對處在形象思維階段的學生而言,想象是最親近的還原。學生通過品評文中富有節奏感、形象感的簡潔語言,去遨游在詩意的世界中。

如《普羅米修斯》宙斯派鷲鷹去啄食肝臟,晚上又能重新長出來,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如《盤古開天地》教學中,4個班的課前預習單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學生都認為盤古的身體發生巨大的變化很神奇,那么課堂教學中教師尊重學情也重點品讀這一自然段。

“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了光明;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通過男女、師生配合讀,清楚盤古的身體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比如,血液為什么變成了江河呢?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思考,根據血液和江河都屬于液體、都具有流動性、都含有雜質、都能滋養事物的屬性等多維度進行回答。接下來從扶到放,請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盤古其他的身體部位和它們對應的世間萬物之間,又有哪些相似點呢?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學生在盤古身體的部位與變成的事物之間進行充分的思考與想象,從他們的回答中發現學生基本都是從外形、性質、數量、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著手。

原來古人就是這樣,用想象的方式來解釋萬物的來源,但是這種想象也是有依據的、有基礎的。讓學生知道神話的想象不是憑空瞎想、隨意締造的,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蘊含著人類古老的認識論方法、思維方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抓住神奇的言行進行分析、品讀,不失為感受神話神奇的一個好方法。

2.抓補留白,遨游美妙的世界

神話的語言較簡潔,留給學生大量想象的空間,去領悟神奇。如《盤古開天地》中盤古變成萬物之后,省略號讓人浮想聯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順勢引導、順應童心:“盤古的身體還可能發生哪些變化?”

學生抓住盤古的身體部位和世間萬物進行合理充分的聯想,有的說牙齒變成了潔白的美玉,有的說鼻孔變成幽深的隧道,有的說鼻子變成陡峭的懸崖……學生在想象的自由王國里遨游,從學生的言語中,也感受到了他們在享受著神話所具有的巨大魅力。

再如《女媧補天》中,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把女媧從各地撿來五種顏色石頭的過程說清楚、說生動。文中只有“這可是一項巨大而又艱難的工作。女媧先從各地撿來赤、青、黃、白、黑五種顏色的石頭,燃起神火熔煉”。這么簡潔的一句話,卻言有盡而意無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讓學生去想象,搭建支架,如在哪兒找,找時遇到了什么困難等。課堂中,學生圍繞著嚴寒酷暑嚴峻的天氣、傷痕累累的病痛折磨、尋石途中困難重重的情節多角度展開。

學生想象出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動人的情節,課堂上思維的火花相互碰撞,讓人驚嘆!從這些留白中學生也在不斷豐富著人物的形象。想象力是一種隱性的能力,需要通過口語表達或者書面表達將它呈現出來,神話情節的跳躍性,教師應該更多地抓住很多留白,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感同身受,在“合理和神奇”之間激發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搭建起思維和表達的支架,豐滿人物形象。

(三)汲取精華,促進精神成長

余秋雨先生認為:“神話更具有根本性的原型價值,極有可能是人類的信念、理想和祈愿,神話鑄就了整個民族的性格?!鄙裨捴泻芏圊r明的人物形象也是民族精神的源頭。對兒童來說,他們是以詩意的方式去觸摸文化之根,探尋民族之魂。

1.巧用關鍵詞,體悟形象

神話的語言有種大道至簡的意味,雖然簡潔,但細細品味,耐人尋味。除了上面所說的抓住留白,能夠體會人物想象,巧用關鍵詞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情感的體驗。

如《盤古開天地》中“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熬従彙薄奥边@樣一組近義詞,表示時間很慢,繼而擴展到全文中“一萬八千年”“又不知過了多少年”這些時間的詞。學生有的說作者語言的豐富性,有的說這樣寫是為了讓人們知道盤古開天地真的不容易,很艱辛!盤古崇高的形象一下子就躍然于學生的心中。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關鍵詞巧妙地將內容的理解、語言的揣摩、情感的升華都融合在一起,真正喚醒學生語言的靈性和悟性。

再如《精衛填?!分械摹俺c曃魃街臼敝械摹俺!?,學生抓住“?!?,感受精衛填海的時間之長、意志的堅定、毅力頑強。這些精神也是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延綿不絕地培育、繼承和發展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豐厚滋養,需要一代代中華兒女去繼承與發揚,讓這些精神在學生內心深處泛起漣漪,伴隨他們成長。

雖然《普羅米修斯》是外國文學,但我們能看到人類精神的共通之處,如:“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絕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這是多么酣暢淋漓的吶喊?!八炔荒軇訌?,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边@是多么痛心疾首的酷刑。學生從“絕不會……更不會……”“既……也……”“日夜”這些字詞,把握住普羅米修斯的堅韌不拔,為了人類,甘于奉獻的高貴品質,這是人類的普世價值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2.擴大閱讀,感受魅力

雖然小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理解還停留在感性的維度,對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還無法深入理解,但教師應該用好教材,從課本出發,引導學生去初探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帶領學生擴充材料,擴大閱讀。如在教授《盤古開天地》時可以擴充古人的記載,出示文言文版本的內容: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p>

學生不僅可以感知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還可以領略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在學習《女媧補天》時,教師可以出示《女媧造人》的故事,讓人物更豐滿。部編版教材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快樂讀書吧”,更需要教師巧用“讀書吧”,帶領學生一起走進神話世界。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共同品讀中國神話故事,還可以放眼世界,去鑒賞希臘神話、阿拉伯神話等,在神話世界中去品嘗文化的饕餮盛宴,去與人類心靈深處進行一次最美的對話。

部編版教材設計了神話單元的主題學習,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完成語文要素的學習,還要兼顧神話這類文本具有的獨特的文體特征,領悟神話的精義,在體悟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去豐盈學生文化精神、滋養文化生命,讓學生去向往最美的詩意世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余秋雨.中國文脈[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

[3]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張祖慶,周燕紅.徜徉在童年的“桃花源”——試論小學語文教材中神話的價值取向與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08(3).

[5]鮑宗武.小學語文神話文本教學價值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3(12).

作者簡介:曹云娟,女,1991年生,安徽安慶人,碩士,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神奇民族精神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論近年來中國網絡劇人物形象創新
巧用側面描寫,豐富人物形象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羅斯福和凱恩斯的“神奇”結盟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
那些“神奇”的療法與魏則西的死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