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為中心視角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2022-04-15 22:21張文玉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摘要】20世紀,葉圣陶、蔣伯潛等現代語文教育先驅,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的概念?!罢緯喿x”是當前中小學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并且在實踐中逐漸走向課程化。小學是培養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不能只是為學生提供閱讀書目,讓學生自由閱讀,還應該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關注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適當滲透閱讀策略。本文主要從讀前指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依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組織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高效閱讀;讀寫有機結合,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這五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05-03

【本文著錄格式】張文玉 .學為中心視角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策略——以《寶葫蘆的秘密》為例[J].課外語文,2022,21(09):5-7.

在教育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時代對學生的要求與日俱增,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展開教學活動。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語文潛力培養、素質提高的重要手段,而整本書閱讀不僅能帶領學生進入更廣闊的文學世界,還可以幫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促進思維發展。

一、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

(一)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整本書閱讀對學生具有深遠的影響,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可以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及寫作思路,領會作者思維的角度和方式,感受文章語言表達的特點。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了語言表達素材,豐富了個人的情感體驗,提升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加強自身梳理文章脈絡、厘清章節關系、把握表達主旨等多方面的邏輯思維。其中,教師可以將同類型的多個作品進行對比,培養學生的分析對比思維,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提升學生文學素養

每一本書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意蘊,表達了作者獨特的見解和認知。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走進書中故事,充分體驗在時代背景下的社會風俗文化,充分了解人物的成長經歷,感受人物情緒的起伏變化,進而感受文學作品的深刻含義,學生在加強自身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個人的文學素養。

二、學為中心視角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注重讀前指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花最少的精力學到更多的知識。經常走神、興趣不佳是學生整本書閱讀成效大打折扣的原因,這就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前,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了解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產生閱讀興趣,由“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例如,在學生正式開始閱讀《寶葫蘆的秘密》前,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搜索資料了解整本書的創作背景、了解作者張天翼,積累文學知識,初步認識該書;通過瀏覽封面、封底、書評等了解《寶葫蘆的秘密》的文學價值:它是張天翼先生最后一部長篇童話作品,是張天翼先生在進行兒童文學創作的高峰代表之作,是一部具有浪漫夢幻色彩的作品。隨后,教師請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介紹作者張天翼,講述張天翼的生平事跡,了解作者的其他代表作: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而后,教師出示文中部分插圖,讓學生大膽猜測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然后對照目錄驗證個人猜想,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緊緊圍繞著《寶葫蘆的秘密》進行讀前指導,營造人人討論書,生生愛讀書的閱讀氛圍,為后續的閱讀創造條件。

(二)依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學生閱讀興趣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整本書的閱讀效率。在小學語文整本書教學中,教師在幫學生挑選閱讀書籍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特點來確定閱讀書目,以便讓學生在興趣的牽引下,對整本書進行高效閱讀。教師可以依托教材,選取與教材內容聯系較大的書目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每一冊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都設計了“快樂讀書吧”板塊,教師可以根據該板塊對本學期的閱讀書目進行推薦。同時,教師也可以巧用教材中的課文,將單篇閱讀進行到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整本書的閱讀活動中。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寶葫蘆的秘密》一課選自原作的開頭部分,奶奶口中神奇的葫蘆留給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教師在教授本課時,可以抓住文章結尾句“要是我有那么一個葫蘆,那……”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想象,如果王葆真的得到了寶葫蘆,會發生怎樣有意思的事呢?在同學們熱火朝天的討論下,騎著葫蘆環游世界、每次考試得滿分、變出獨一無二的玩具等許多新奇的答案便出現了。此時,教師可以借機點撥,寶葫蘆的確幫助王葆實現了很多愿望,可是有一天,王葆卻掄起斧頭,怒劈葫蘆,這是為什么呢?快去《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里一探究竟吧!就這樣,以教材為依托,巧妙地激發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興趣。

(三)指導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有效的閱讀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學過程中閱讀方法的確定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到學生所閱讀的內容。整本書閱讀不同于課文的學習,其閱讀篇幅長,閱讀時間長,如果沒有高效的閱讀方法,學生不僅抓不住閱讀重點,也會覺得閱讀內容枯燥乏味,甚至會喪失閱讀興趣。因此在整本書閱讀開始前,教師一定要做好閱讀方法的指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整本書閱讀也不例外。在閱讀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個人閱讀計劃。在制訂閱讀計劃時,將整本書按照章節或頁數進行分解,明確每一天的閱讀任務,確保閱讀計劃具體、可操作。例如,在閱讀《寶葫蘆的秘密》時,可以將第一天計劃定為閱讀前兩章,讀后用100字將自己的感觸記錄下來。

此外,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做好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并熟練應用精讀、速讀、略讀等多種方法,將其活用到整本書閱讀中,提高自身的閱讀成效。以《寶葫蘆的秘密》整本書閱讀為例,在學生自由閱讀之前,可以先挑選“釣葫蘆”章節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探討。教師先讓學生以默讀、快速瀏覽的方法通讀整個章節,知曉章節大意,教師對閱讀時間進行記錄。當學生閱讀結束后,將所用時間展現給大家,引導學生思考面對整本書時如何才能提高閱讀效率。這時讓學生結合以往閱讀經驗進行小組討論,學生自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當閱讀到比較淺顯易懂的句子時,可以直接跳過,無須深入思考;當閱讀到富含深意的句子時,可以反復揣摩,聯系上下文語境在空白處批注,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然后教師讓學生去驗證自己的結論,用跳讀、精讀的方法再去閱讀“釣葫蘆”章節,教師再次對閱讀時間進行記錄,并將前后兩次時間進行對比。設計這樣的一堂閱讀方法指導課,引導學生親自對整本書閱讀的方法進行探究和實踐,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整本書的閱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組織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高效閱讀

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整本書進行閱讀,還要讓學生感悟出書中所蘊含的道理。然而,整本書閱讀章節多、內容復雜,甚至在一本書中會存在多條線索,學生閱讀起來難度較大,閱讀持續時間較長。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他們無法長時間、專注地進行整本書閱讀。這時就需要教師組織多元化的閱讀活動,以此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將整個閱讀過程進行分解,劃分為閱讀中期和閱讀后期,相應地組織不同的閱讀活動,做好讀中交流、讀后小結兩方面的工作。

教師須及時跟進閱讀進程,了解學生實際閱讀情況。在閱讀中期,除檢查讀書筆記這樣的記錄性資料外,可以在班內開展故事復述會、讀書交流會等多樣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在交流活動中進行充分表達,與伙伴談談自己的感想,并通過交流互動的形式分享閱讀感受。例如,在閱讀《寶葫蘆的秘密》一周后,在班內開展故事復述會,組織學生先是在小組內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復述出來,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內復述,由班內同學評選“優秀故事家”,這樣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加了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還深化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激發了他們繼續閱讀的興趣;而中期讀書交流會的開展,不僅可以讓學生分享閱讀過程印象深刻的地方,還可以讓大家提出自己閱讀中的困惑,同學們互相解答,體驗知識分享的快樂。

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內容、梳理故事脈絡、總結收獲體驗等,此時可以開展評選優秀讀書筆記、整本書思維導圖設計大賽、讀書成果分享會等閱讀活動。讀書筆記記錄了學生每日的閱讀情況,也是閱讀計劃執行情況的直接體現。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后,及時在班內評選優秀讀書筆記并進行表彰,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組織整本書思維導圖設計大賽,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設計、繪畫等綜合素養,而且通過引導學生找準一兩個中心點或線索對整本書內容進行回顧、梳理,加深了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例如,在閱讀完《寶葫蘆的秘密》一書時可以以“寶葫蘆為王葆做了哪些事情”為線索,引導學生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將“釣葫蘆、變金魚、吃象棋、如意手”等事件串聯起來繪制成魚骨圖,這樣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發現王葆對寶葫蘆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了。

學生的整本書閱讀,不是教師選擇好閱讀書目就可以放任其自由發展的。多樣的閱讀活動,及時地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回顧總結,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實現了整本書閱讀效果的最優化。

(五)讀寫有機結合,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閱讀的過程是學生理解感悟文章的過程,寫作是生成見解、抒發情感的過程。閱讀和寫作相互作用,閱讀為寫作積累素材、鋪墊情感,寫作可以加深閱讀理解、升華閱讀感悟。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要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在閱讀中引導學生以寫的方式對整本書進行點評和反思,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閱讀批注,進行小練筆。在閱讀章節片段時,讀者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自身的經驗,進而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對此,教師應高度重視,讓學生“讀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勾畫優美語句、段落,進行簡單的賞析批注,看似簡單的勾勾畫畫,卻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體會寫法,品味、賞析語言;當遇到自己感觸較深的地方時將閱讀心得、評語及時地記錄在文章空白處,形成旁批或讀后小記。在閱讀《寶葫蘆的秘密》“換試卷”這一事件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描寫王葆神態的句子,思考王葆會想些什么,并及時地將其記錄在旁邊,讓同學們充分感受王葆內心的羞愧。寫閱讀批注,不僅加深了讀者對整本書的感悟,而且使學生讀有所獲,寫有所依,實現了由讀到寫的自然遷移,為學生的動態發展打下了基礎。

學生在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后,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幫扶作用。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對故事情節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閱讀所得,而后通過寫讀后感的形式來梳理、總結閱讀所得。也可以選取文中的片段描寫,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續寫,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在學生閱讀完《寶葫蘆的秘密》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寫一寫自己眼中的王葆,從整本書的角度分析主人公人物形象,借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了學思統一,提高了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結語

總之,對小學生來講,整本書閱讀是具有挑戰性的,它不僅需要學生用大量的時間完成閱讀,而且還要在閱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尋找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進.淺談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方法——以《紅樓夢》的教學為例[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20(4).

作者簡介:張文玉,女,1993年生,山東東營人,大學本科管理學學士學位,二級教師 ,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