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路徑探究

2022-04-16 23:00
關鍵詞:漢語言人文精神中華

劉 陽

引 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綱要》強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提出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1]的工作任務。近幾年來,教育部辦公廳又連續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遴選了一批示范項目和特色展示項目,足以看出大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盵2]在堅定文化自信的視域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全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有利于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在自然環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等客觀條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現象與文化沉積,包含著中華民族特定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價值取向、倫理規范、道德風尚、行為方式、審美情趣等?!盵3]120漢語言文學專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體現在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漢語言文學教學具有承載本土文化載體的重要作用,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語文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專業育人作為畢業要求的重要一項,專業育人即充分把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育人價值,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蘊含的情感和價值觀,能夠將弘揚中華民族人文精神、文化自信等教育內容融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專業閱讀等課程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闡釋;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古詩古文、經典著作中也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等層面。因此,要深入挖掘漢語言文學專業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核心思想理念

中華文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特色,并得到傳承和發展,最終形成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4]等核心思想理念。這些核心理念也深刻體現和蘊藏在歷代文學作品中,貫穿于《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史》《宋遼金元文學史》《明清近代文學史》等漢語言文學專業主干課中。如孔子在《論語》中提出“仁者愛人”,奠定了中國仁愛思想的基礎;《老子》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形成的“天人合一”觀,等等。

(二)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源遠流長,萌芽于炎黃時期,到西周春秋時期基本形成,突出表現為“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4]等中華傳統美德。無論是民間文學作品還是名家名作、中華經典詩文,都是學習和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很好的教材。如沈從文的《邊城》《湘西》等作品中關于中國鄉土社會的刻畫描述,反映了鄉村人民的淳樸善良美德,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

(三)中華人文精神

中華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生活和華夏兒女的心靈之中,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突出反映了所處時代及地區的文化特色,作為文化載體的文學作品根源于生活,從不同程度上呈現了當時的人文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靈魂。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承載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載體,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中也進一步明確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質,具有豐富的人文底蘊和教育情懷。通過對專業教學中涉及語言、語法、修辭等藝術類型的分析與感悟,可以傳授古今中外的人文理想、人文情懷和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價值意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創新的作用,兩者的融合具有多重價值意蘊。

(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的現實需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盵5]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新形勢增加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復興夢的強烈要求。面對互聯網、外來文化沖擊,需要在更寬維度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尤其是融入中小學、高等教育中,構建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體的推動格局。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盵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越來越強調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融入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中才能展示其應有魅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發展,需要擴展陣地,豐富和創新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通過學科話語創新、發展道路創新等,開創新高度,尤其要注重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二)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全社會的任務,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的任務,尤其在當今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校作為育人、育才的主陣地,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以新發展理念指引各項工作,找準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突破口,尋求更好的可持續發展?!盵7]因此,高校更應注重大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健康的風尚?!皾h語言文學在文學史、文論、語言學的教學中,肩負傳承并弘揚中華文明的重要使命,對培養人才,提升高校學生的人文情懷和修養發揮關鍵性作用?!盵8]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天獨厚的學科專業優勢,也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必然要求。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存在著一些重教學輕教育、重理論輕實際、重講授輕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問題,為了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實效性,扎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有效路徑

要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有效融合,就需要科學地對待傳統文化,促進其與時代發展相適應,與高校專業建設目標相一致,與人才培養要求相結合。

一是把握思想維度。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基礎是更新教學觀念,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轉變教育價值觀念是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深度整合的關鍵。首先是轉變教育質量觀念,樹立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全面全方位發展的質量觀,特別是政治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等。教育質量關系教育教學成果的達成情況及專業水平,要改變傳統的強調專業素養的教育質量觀念,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關心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才能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其次是轉變專業素質觀念,樹立能適應未來專業需要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素質觀。專業素質觀念突出反映在人才培養的質量上,這需要專業教師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加強自身專業素養,通過教育培訓研修、教師間合作交流等提升專業發展水平。特別要注重面向學生,增強自主性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最后是轉變課程單一觀念,樹立科學完整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觀念。漢語言文學專業包含豐富的人文素質內涵與外延,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要充分挖掘人文內涵,滲透人文精神,使專業教育教學與素質能力的培養協同發展。

二是把握實踐維度。改變教學模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基本途徑。要通過明確培養目標、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等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推動二者的融入互促?!爸腥A優秀傳統文化要成為文化育人的重要資源和抓手,必須充分發揮高校作為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重要陣地的作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課程、教材、社團活動、校園文化,以提升文化育人的系統性、導向性、針對性和實踐性?!盵3]145在培養目標的設定上,要進一步明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既要使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理論水平,更需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需要綜合研判,科學設置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積極探索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另外也可以通過舉辦學術活動在外延上補充課程內涵,如可以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舉辦人文精神培養論壇、人文素質教育講座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研討會等。在實踐育人方面,可以有效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節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等時間節點,充分利用好所在地的博物館、文化館、烈士紀念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斷創新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和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持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注意突出富有典型文化特征和內涵的文學家、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學作品和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思想影響,并以優美的文學語言講好文化故事,陶冶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對文字、文學、藝術、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政治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結 語

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不同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天然優勢,是承載中國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素養的重要依托。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校教師應當切實擔負起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充分調動學生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書育人過程中不斷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人才培養質量的落地性與有效性,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猜你喜歡
漢語言人文精神中華
國家級一流專業 漢語言文學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簡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來華漢語言預科生學習焦慮考察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