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產業集聚,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2022-04-17 15:26王慶隊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3期
關鍵詞: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發展戰略

摘 要:本文以山東泗水特色產業集群食品產業發展為例,分析了食品產業集群的現狀及發展階段,山東泗水采取“三個打造”的組合拳,加快食品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初步顯現了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然后分析了食品產業短板及當前面臨的形勢,提出了下一步產業集群發展的思路及目標,進而細化為主要任務及發展的重點領域,助力縣域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食品產業;產業集群;協同發展;規模效應;發展戰略

本文索引:王慶隊.<標題>[J].商展經濟,2022(06):-127.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山東泗水縣位于山東省中南部,隸屬于濟寧市,總面積1118平方千米,總人口63.8萬人,城區內常住人口18萬人,西接曲阜,北依泰山,東臨沂蒙。泗水區位優勢明顯,地處京津冀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的交匯處,具備承接東部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資本梯度轉移的得天獨厚條件,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產業轉移承接區。2020年,全縣各類食品加工企業達300余家,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規模以上食品飲料企業1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4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2億元,同比增長19%,分別占全縣規模工業體量的41.6%和20.5%,成為推進全縣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1 “三個打造”助力食品產業集聚

(1)打造了一批品牌,品牌溢出效應逐步顯現。從招商引資、招商選資到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的轉變,招引與培育雙向發力,康師傅、匯源、娃哈哈、盼盼、親親、無窮、陳村等知名品牌企業相繼落戶,本土企業的柳絮、錦川、億鳴等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利豐食品“柳絮”粉條出口韓國,占到韓國粉條市場的40%以上,食品產業逐步成長為縣內品牌企業最為集中和后續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入選濟寧市六大特色產業集群。2017年,山東泗水成功創建省級食品產業集群,2013年、2015年、2017年連續三屆獲評“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并先后被授予“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推廣與監管示范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稱號,擁有“泗水甘薯”“泗水花生”“泗水西瓜”等13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數量位居全國縣域第一。

(2)打造了一批骨干企業,強企方陣逐步形成。食品產業骨干企業培育成效明顯,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研發平臺4處,市級研發平臺7處,食品類企業擁有發明專利15項。2020年,全縣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共7家,其中食品企業4家,鴻潤食品企業營收達到17億元,為我縣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味珍、鴻潤、利豐、娃哈哈等食品龍頭企業發展穩健,保持研發投入、產品開發、管理提升、效益顯現的良性發展模式,新投產的盼盼食品、親親食品等項目體量較大,有望在3~5年新增一批產值達到10億元的龍頭企業群。

(3)打造了全產業鏈條,鏈條逐步雙向延伸。全縣現有省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41家,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2家,基于種養殖基礎優勢的食品加工特色產業鏈條完整清晰。甘薯加工產業鏈以利豐食品、圣地甘薯等為龍頭,擁有400個育苗大棚,帶動周邊縣市地瓜種植60多萬畝,培育甘薯品種一百余種,年加工各類淀粉制品40多萬噸,以新品種培育、傳統產品、大健康產業、資源綜合利用、甘薯全利用新型食品產業為五大板塊,打造全國最大的薯類淀粉加工基地,形成了全產業鏈的產業生態。

鴻潤食品具備5個肉禽養殖基地,與周邊1400余農戶建立肉禽養殖合作關系,形成年屠宰加工肉禽14萬噸的產能規模,產品暢銷全國各地30多個省市,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獲得了山東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山東名牌、食安山東等30多項榮譽稱號,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特色經營模式,形成了融養殖、屠宰、深加工、休閑食品、餐飲連鎖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了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2 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1)面臨的重要機遇。一是面臨產業升級轉型市場機遇期。當前食品行業產業鏈一體化進入規?;?、均衡發展的新階段,食品消費品類結構升級趨向明顯,消費者更加注重品牌、品質、健康、環保,傳統食品行業及其銷售業態面臨重大變革,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二是產業發展具備快速擴張基礎。鴻潤、利豐等龍頭企業產業鏈布局已基本完成,味珍、娃哈哈等企業經營穩健、產品不斷豐富,錦川、巨烽等特色中小企業快速成長,親親食品等后續項目不斷跟進,食品產業快速擴張的基礎已經具備。三是招商“洼地”效應逐步顯現。依托全縣生態資源、產業基礎、關聯帶動等基礎優勢,食品產業集群對外知名度不斷提升,食品類項目在建、簽約、在談及意向項目儲備相較于其他產業更具優勢,招商“洼地”效應逐步形成。四是外部環境持續優化??h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關注支持食品產業發展,提出了食品產業優先發展的思路,成立了食品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形成了產業未來3~5年的高標準規劃,出臺了系列扶持引導政策,食品產業發展具有更加優質的外部環境,優質的營商環境“護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2)面臨的挑戰。一是競爭日趨激烈。食品產業發展趨勢不斷向全鏈條、全利用、深層次、可持續方向發展,同時多地競相把食品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市場細分領域競爭加劇,對食品產業轉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集群發展競爭力有待形成。食品產業雖然擁有幾條相對完整的細分領域產業鏈條,但產業協同與橫聯互動的局面還未形成,企業梯次結構不合理,峰高山小、峰高山少等問題比較突出,抗風險能力差,集群集聚發展的局面有待形成。三是配套服務體系不完善。支持食品工業發展的社會化流通和服務網絡尚未形成,地方配套協作產業滯后,大宗食品原料儲備、電子商務、貿易和加工配送體系不完善,制約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四是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不全面??勺匪蒹w系局限于種植或養殖、加工、流通中的某一環節,產業鏈覆蓋環節較短,不能實現全程信息的可追溯;在信息準確度方面,追溯信息缺乏統一性、可比性,覆蓋范圍不夠全面。D8014BDB-7B5D-4207-8D8B-E7C4155A44CB

3 產業發展思路和目標

3.1 發展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省市縣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總體部署,立足泗水實際,牢固樹立工業發展、食品為先的理念,繼續堅持招大引強和培育現有龍頭“兩輪驅動”,著力培育大型食品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帶動高效生態農業、畜牧業規?;s化發展,支持物流、包裝、電子商務等關聯產業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泗水食品飲料產業亮麗名片。

3.2 發展目標

按照規?;?、集約化、綠色化發展的方向,繼續實施20個以上重點食品飲料產業項目,全力打造形成一批規模適度、梯次結構合理、競爭力突出的特色骨干企業群體,形成食品產業集群發展的“雁陣隊列”良好局面,帶動食品包裝、智慧物流等關聯行業融合發展。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年營業收入過億元以上15家,其中5億元以上6家,10億元以上3家,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試驗室5家以上,食品產業集群得到突破性發展,打造成為全國特色縣域產業集群。

4 主要任務和重點領域

4.1 主要任務

(1)招大引強。立足現有產業基礎,依托上下游關聯效應,積極對接食品飲料行業產業龍頭,圍繞保健食品、配方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新興領域,有針對地引進一批龍頭型、基地型重大項目,完善接續現有食品飲料產業鏈條,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打造競爭優勢突出的食品產業新業態。

(2)培塑骨干。按照骨干企業做強、中型企業做大、小型企業做精的思路,支持服務味珍、鴻潤、利豐、盼盼、錦川等現有食品企業拓展延伸鏈條,創新產品、擴大產能,實現規?;?、集約化發展,形成梯次結構合理的骨干企業群體。

(3)延展鏈條。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方向,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圍繞肉禽加工、果蔬飲料、薯類制品、糧油加工等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建立完善、補齊補全產業鏈條,促進各環節有效銜接,提高精深加工環節體量,壯大食品產業結構性規模,打造門類齊全、市場互補、鏈條緊密、循環持續的食品產業體系。

(4)集聚集群。以縣經濟開發區和部分鎮街雙創園區為依托,推動食品飲料企業項目向專業園區集中,助推食品飲料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形成區域集中、鏈條緊密、協同發展的食品工業布局,全面提升資源集約利用水平。

(5)關聯帶動。通過食品產業的加快發展,引領帶動食品包裝、食品機械、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訂單農業、農工旅等行業結合發展,實現以食品飲料產品制造為基礎支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4.2 重點領域

立足全縣資源條件、產業優勢和行業發展趨勢,重點實施“4321”工程,即重點發展薯類制品、礦泉水及果蔬飲品、肉類和糧油加工4大產業;鼓勵發展營養保健食品制造業、綠色有機食品制造業和生物制造產業3個市場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引導現有白酒、葡萄酒2個產業升級改造;推動糧油1個傳統優勢產業發展。

(1)薯類制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甘薯加工由初級向精深、多層次、多品種轉變,傳統工藝向現代技術,資源直接消耗向高效利用型轉變。除粉條、粉皮及淀粉等傳統產品外,以健康產品、旅游食品、快餐食品、方便半成品等為重點,開發各類成型食品,發展膨化薯片、薯條、薯脯等休閑食品;甘薯酸奶、甘薯益生菌發酵產品、甘薯飲料、甘薯低度酒等新潮食品。以利豐食品為依托,推進產業一體化發展。吸引有實力的資本方投入甘薯加工產業,推動甘薯產業化經營模式的構建,進一步完善“公司+科研(高校院所)+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2)酒水飲料。依托“中國泉鄉”的獨特資源優勢,以娃哈哈、潤和酒業、匯源圣水峪公司等為重點,鼓勵豐富產品,提高品質、擴大產能、培育品牌,打造飲料、白酒、葡萄酒規?;堫^企業。穩步推進圣公山、西峪、雙鳳泉等優質礦泉水的開發利用,引導企業制定差異化和高端水市場戰略,培育形成競爭優勢;支持含乳蛋白飲料、果蔬汁、復合果蔬汁、植物飲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立足優質原料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全汁發酵干型高中檔葡萄酒,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發展有特色、高品位的生態旅游葡萄酒莊,促進葡萄種植、加工、旅游、消費一體化。

(3)肉類加工。立足泗水縣畜禽養殖加工基礎優勢,以味珍食品、鴻潤食品、鴻毅食品等為培育重點,鞏固擴大畜禽屠宰分割加工體量,逐步提高調理肉食品、半成品、休閑熟食的產能占比,逐步推進低溫肉制品、凍干肉粒、速凍肉制品、湯料及發酵肉制品,帶動冷鏈物流運輸、倉儲、標準化養殖等關聯行業發展。打造泗水冷鮮肉、中高檔肉制品品牌,提高產品檔次和品牌知名度。采用生物工程等先進技術,搞好畜禽皮、毛、血及臟器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

(4)糧油加工。以花生食品、烘焙方便食品、專用飼料等為培育方向,以錦川、巨烽、慧豐等企業為龍頭,拓展豐富糧油深加工產業鏈條。重點發展小麥粉加工、面制品、焙烤食品、配餐食品、速凍食品等產品,鼓勵建設以速食快餐食品、雜糧功能性食品及食品配料生產,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傳統主食品工業化龍頭企業。

(5)新興食品。加強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方面的應用,以鑫晟生物、銀河生物、唐樂生物、利豐食品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研發生產新型功能性食品,推動甘薯纖維、甘薯蛋白等資源的深度利用,培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增長點和增長極。

參考文獻

賈敬敦,蔣丹平,陳昆松.食品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161-166.

孫寶國,王靜.中國食品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J].中國食品學報,2018,18(8):1-6.

馮銘言.息縣食品產業發展路徑及對策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8,30-50.

楊晨宇.縣域經濟主導產業的選擇與發展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3,10-20.

楊志燕.邵武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8,30-40.

孟偉.山東泗水:延展產業鏈招商助力產業發展[J].中國食品工業,2021(3):126-127.

孫雙雙.山東泗水: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的三大因素[J].中國食品工業,2021(9):98-99.D8014BDB-7B5D-4207-8D8B-E7C4155A44CB

猜你喜歡
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發展戰略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基于產業集群導向下中小型企業工業產品創新設計模式再造
新常態下蚌埠市玻璃產業集群發展探究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民航運輸企業的發展探究
從財務角度分析公司發展戰略問題探討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飲品產業集群效應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