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資源的方法

2022-04-25 00:16華攸坤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歷史教學初中歷史

華攸坤

摘要:中學歷史是中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文化變化的窗口,也是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中學歷史知識內容比較繁雜,知識點間的聯系比較錯綜復雜,對學生的記憶力和信息的銜接能力要求很高,這就造成了一些學生在歷史教學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另外,由于某些誤區,很多中學歷史老師過分依靠教材來講授知識,而忽略了對歷史教材的開發與使用,導致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了厭倦、抗拒的心理,導致了整體的教學效果不理想。要想真正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使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切實地認識和發掘其內在的價值。

關鍵詞:史料資源;初中歷史;歷史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完善,人們對教育的定義越來越豐富,要求越來越嚴格,教育內涵也在不斷變化,許多教師都在有條不紊地利用著課堂以外的各種資源。初中作為一個特別而又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們才會真正地成長起來,他們的思想、學習傾向會逐步成熟,對于自己的發展也會有更多的個人需求。在此基礎上,作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對中學歷史教材的使用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剖析,以便更好地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討論。

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資源的意義

(一)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

初中歷史中的大部分內容為是對過往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內容的變動性不大,缺少新鮮的素材,相對而言更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學生雖已經有了一定的成長,但在學習方面仍較大地受個人趣味的左右,很難憑借個人的理性認知完成對課程內容的內迫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融入大量的史料資源,可以充分擴展學生形成認知的信息來源,為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解讀提供更豐富的知識基礎,同時,也健全了介紹、反映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角度體系,有利于引導學生發現歷史教學內容的內在趣味。除此之外,某一對象的史料通常還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其他方面的內容,這種關聯效應給學生提供了了解相關歷史信息的便利條件,滿足了學生結合個人喜好發掘歷史核心知識吸引力的需求。

例如,對于《秦末農民大起義》這一課的教學,教師可在講述陳勝、吳廣起義部分的內容時,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文獻中針對這次事件描述的細節化內容,如“勝書‘大楚興,陳勝王帛并藏魚腹”(《史記》)或“廣夜狐語,言‘大楚興,陳勝王”(《資治通鑒》)。對起義的準備階段從個人視角做一番描繪,讓歷史事件的情節更加飽滿,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增強歷史教學的科學性

歷史是典型的社會學科,具有很強的科學價值和積極的指導作用?,F代社會網絡通信十分便捷,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獲取到各種信息資源。在這種背景之下,缺乏健全判斷能力的初中學生很容易受到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的影響,再加上其對個性的追求心理,會對許多正確的歷史結論產生質疑乃至否定,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認知論。初中歷史教師借由豐富的史料資源,可對課程內容提供更為可靠的證明,為學生矯正錯誤的自我認知提供大量的依據,更可以用大量的事實對學生的不良歷史觀點予以有力的反駁,幫助學生擺脫不良思想的影響,樹立起正確且完整的歷史觀念。

例如,對于《第二次鴉片戰爭》這一課中關于“圓明園的毀滅”板塊的講述,有些人提出了“圓明園實際毀于監管太監之手,英法聯軍反而維持了秩序”這一謬論。針對這一說法,教師便可引用“英吉利人敲碎了第一塊琉璃瓦,法蘭西人緊隨其后”(《世界通史》)及“我從未見過這樣壯美的莊園,也從沒做過如此下作的勾當”(《雷諾中士的日記》)等材料,向學生證明英法侵略者才是導致圓明園毀滅的罪魁禍首。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資源的策略

(一)注重對史料的嚴格甄別

信息資源得以有效產生價值的前提便是切實保障其真實性。正如筆者之前所提到的,現代社會的信息流通速度非??焖?,捏造虛假資訊的成本和難度很低,很多所謂的“史料”往往出自今人之手,不具備時代指向性。另外,還有一些資料雖然確實和目標人物和事件處于同一時期,但個中卻摻雜了作者大量的主觀判斷和個人偏見,同樣無法作為真正的教學資源。所以,初中歷史教師在引用史料資源開展教學時,首先要對史料信息進行嚴格的甄別,具體可根據以下三項標準執行。一是,來源可靠性,保證資料出自目標事件的當事人或具備一定研究條件者之手,非今人偽作;二是,內容客觀性,保證對目標事件或人物信息的客觀陳述,不摻雜過多的個人看法;三是,立場正確性,保證史料對目標事件、人物的陳述和評價角度體現科學的歷史觀念。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這一課時,教師應重點通過國家檔案館、中國抗日戰爭資料網等平臺或紀實專著選取有關史料,而對一些等立場存疑、內容偏頗、來源可疑的史料則應謹慎選擇或進行批判性的講解。

(二)強調對教學重點、要點的補充

初中歷史的單位知識容量相對較大,對史料資源的開發和引入應該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否則不僅容易稀釋的課內知識要點,還可能因知識輸出密度過大而使學生在信息處理時產生過重的負荷。初中歷史教師在選用史料時應以本課的重點教學內容或知識要點為主要對象,對于次級知識可少選或不選,形成詳略相間、繁簡得當的綜合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在精力分配和興趣投入方面實現適配性的優化。除了這一點,初中歷史教師還要在選用史料時對知識要點進行補充,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在分析事件性質、影響和人物行為后果時有效地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史料資源達到體現課堂知識結構平衡性的預期目的。

例如,在講授《美國內戰》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應將史料資源引用的重點放在南北戰爭前南方黑人奴隸悲慘生活的具體體現上,可引用“每天須采摘8至10倍于體重的棉花”(《德克薩斯縣冊》)或“(黑人奴隸)午餐必須要在主人掐滅一支煙之前吃完”等內容向學生講述當時黑人奴隸所遭受的殘酷壓迫,而對于戰爭的過程仍應以概括性較強的教材內容為主進行講解。

結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睔v史不單是對過去的記錄和復述,更是對今天的啟示和對未來的指引。初中歷史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充分重視史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價值,幫助學生在立足于課本開展學習之余,獲得更加廣闊的歷史視野和更為豐富的歷史體會,以健全的感知和立體的角度品味歷史學習的意義與魅力,引導學生學習歷史、愛上歷史、品味歷史。

參考文獻:

[1]魯述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1(37):173.

[2]曹勁波.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2021(37):200.

[3]魏源.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思維與智慧,2021(18):52-53.

猜你喜歡
歷史教學初中歷史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農村中學歷史教學的反思與對策
“互聯網+微課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三 R”作用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