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茶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

2022-04-26 13:02趙仁亮牛旭旭鄭先波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3期
關鍵詞:新農科創新創業實踐教學

趙仁亮 牛旭旭 鄭先波

摘 要: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高等農林院校要依托專業特色,加快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農林人才。本研究從傳統茶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雙創教育與茶學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以及河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的實踐經驗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旨在為新時期茶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農科;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茶學專業

自2019年教育部啟動新農科建設以來,各高等農林院校都在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對傳統農科專業進行改造和提升。地方農業高校在長期的實踐中,證實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進一步創新實踐教學是提高農林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高等農林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對本專業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增強高等農林院校大學生實踐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高等農林院校需要依托專業特色,運用多種實踐教學手段,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并通過設置科研項目、創新創業項目等,鼓勵大學生開展各種創新創業活動,調動大學生創業的興趣,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潛力。茶學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特色專業,也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個專業,同時涉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由此可見,依托實踐教學加快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是茶學專業適應新農科建設、培養卓越農林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傳統茶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茶學教學體系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茶學學科是一門兼顧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的綜合性學科,既要求大學生懂得基本理論,又要求他們掌握操作能力。近年,隨著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新技術與新設備不斷涌現,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更新不及時,這一點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彌補。

目前部分高校茶學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課時數偏少、教學平臺缺乏、師資力量薄弱、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實踐教學仍然處于從屬地位,實踐教學體系不完整,因此實踐教學開展的質量不高。

(二)實踐教學方法和內容缺乏創新,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農業高校茶學專業普遍面臨著實踐教學方法和內容較為陳舊、不能與時俱進等問題,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相關學科教學實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驗證性實驗,缺乏創新性實驗。

茶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新的產業形態不斷涌現,但目前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造成國內不少高校茶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無法很好與實踐教學目標相匹配。

(三)茶學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實踐教育缺乏融合

受傳統理念制約,不少茶學專業大學生對創業理念、創新意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能真正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習。與此同時,茶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很少融合雙創教育,無法有效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探索進一步提高新時期茶學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對于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理念和能力的茶學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四)實踐型及“雙創型”師資隊伍建設比較薄弱

當前高等農林院校的教師多是博士學歷,他們大多一畢業就從實驗室走向講臺,沒有經過專業的實踐訓練。還有部分教師本科階段所學專業并非茶學,只是在碩士、博士階段研究茶學,對茶學專業基本知識了解得不夠深入,對茶產業了解不多?;谝陨显?,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能機械地完成理論教學,難以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無法激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因為存在職稱評審的壓力,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投入的精力有限,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研究與改革。

二、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訓練相結合的重要性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新農科建設的重要舉措

部分高等農林院校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沒有統籌兼顧理論講授與實踐教學,只側重于理論講授,設置的理論講授課時數大大超過實踐教學課時數,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懂理論,缺乏實際操作及創新能力,不能解決產業中的實際問題,從而使得人才培養與新時代產業的需求不匹配。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實踐教學更需要與產業緊密結合,共享資源,協同育人,培養出高素質的卓越農林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對日益復雜及嚴峻的就業形勢,教師需要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這在新農科背景下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近年,國家相關部門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各種創新創業比賽,其本質是依托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來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創業潛力,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而實踐教學正是培育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創業潛力的途徑和橋梁。因此,加快推進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訓練的深度融合,是高等農林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

以雙創能力與專業能力培養為導向,進一步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提升新時期茶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對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利于提升茶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在當前形勢下,高等農林院校需要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同時,要拓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近年,隨著茶產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茶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整體較好,但也存在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不高、跳槽率高等問題??梢?,在過去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高等農林院校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可選擇的職業及崗位不多。因此,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高等農林院校需要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三、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茶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

(一)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2020年年初,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相關政策,結合茶學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重新修訂了茶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了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在原來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學院把創業基礎課設為素質類必修課程,開設在第六學期,設置2學分,32學時,并要求選修課中的創業教育類課程要達到11學分。

(二)構建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鑒于茶學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交叉學科,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在課程教學中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形成了專業核心課程實習、校外綜合實踐、卓越園藝師培養、畢業論文(設計)、暑期“三下鄉”等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專業核心課程實習在專業核心課程開設當學期完成,以便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校外綜合實踐統一安排在第四學期,學生深入信陽茶區,基于全產業鏈從茶樹品種、茶園管理、茶葉加工、茶企文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綜合實踐;卓越園藝師培養和畢業論文(設計)統一安排在第六學期,實踐周期為19周,學生深入一線茶企,系統完成生產實習,并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多年來,學院堅持開展的卓越園藝師培養計劃,大大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2020年,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為81.90%,位居學校榜首,學院被評為河南農業大學2020年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2021年,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茶學專業兩個班的就業率分別為96.7%和93.1%,在學校名列前茅。

此外,按照學校的要求,園藝學院每年暑假安排學生到茶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課題組指導的2017級茶學專業1班學生,在2018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深入信陽羅山茶區,利用夏茶鮮葉開發了黑茶、高香紅茶,并對信陽茶葉資源利用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根據此次實踐活動,該團隊申報的“園藝學院送科技下鄉,助力茶產業扶貧攻堅實踐”大學生“三下鄉”項目,在學校的相關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該團隊的一些畢業生2021年分別考上了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知名院校、機構的研究生,還有畢業生考取了河南省委選調生,另有一些畢業生到知名企業工作,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都非常高。

學院通過構建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大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汲取知識、科學研究、思維創新等綜合能力,使大學生開闊了眼界,開拓了思維,了解到國內外茶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

(三)推行科研助理制度,讓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培養其創新能力

秉持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并重的新農科人才培養理念,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鼓勵本科生早進課題組、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生和導師之間的溝通交流。

學院制定了《園藝學院普通本科生科研助理選拔程序及錄取辦法》,從大二本科生中選拔科研助理。有意向招收本科生科研助理的導師,可以填寫《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招收本科生科研助理意向表》,且每位導師招收的科研助理不能超過2人。各班根據“大學一年級沒有考試不及格現象,總體成績排名在班級前2/3”的要求,統計上報符合條件且有濃厚科研興趣的學生。有意愿且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根據《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招收本科生科研助理意向表》,填寫《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本科生科研助理申請表》,可以根據導師擬開展或在研項目等信息,慎重填報3個志愿。導師根據大學生填寫的申請表確定科研助理名單,并上報學院備案。被選拔為科研助理的大學生,在大二期間進入指導教師的研究團隊,跟著碩士、博士們一起參與科學研究。這樣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興趣,提升其創新能力。

(四)依托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鼓勵大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構建以賽促學的實踐模式,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院引導大學生積極申報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得資助的團隊,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項目訓練。近3年,河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大學生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項、省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項。課題組指導的1項省級創新創業項目中,參與的大學生的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團隊發表論文1篇,申報專利2項,獲授權專利1項。

學院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茶藝大賽、手工制茶大賽等各項比賽,構建以賽促學的實踐模式,進一步提升了茶學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河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本科生團隊負責的“懂小茶”項目,分別獲得了2018年河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河南賽區選拔賽二等獎、2018年“創青春”河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競賽二等獎。團隊負責的“茶飲料加工技術與創新應用”項目獲得了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項目選拔賽二等獎,負責的“懂茶網”項目獲得了2017年河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河南賽區選拔賽二等獎。

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隨著茶產業的發展與高等教育的轉型,新型茶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為很多高校關注的焦點。通過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將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培養現代茶產業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成為當前本科高校茶學專業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問題。

茶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學科,依托實踐教學,可以實現本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夠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水平,而且可以開拓大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課題組基于新農科的建設背景,從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早進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構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實踐教學模式等方面,對河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與探索,從而為其他高校茶學專業實踐教學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游藝,李德平.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社會科學家,2018(2).

[2]周仲海,朱昌平,陳秉巖,等.“雙創”背景下協同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7).

[3]王雁,張竹,李承霞.中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要素與基本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9(17).

[4]王正加,王晨,黃堅欽,等.新農科背景下農林類專業實踐教學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1(3).

責編:瀚 海

基金項目:河南農業大學2019年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茶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編號:19JX0201);河南農業大學2021年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新農科背景下植物生產類(園藝類)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編號:2021XJGLX016)

作者簡介:趙仁亮(1983— ),男,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茶葉加工與品質化學;牛旭旭(1988— ),女,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育管理干事,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研究生教育管理;鄭先波(1977— ),男,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果樹分子育種及輕簡化栽培。

猜你喜歡
新農科創新創業實踐教學
基于“新農科”發展的《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
“新農科”建設背景下《資源昆蟲學》課程教學改革
基于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的《動物生理學》課程思政建設初探
新農科背景下觀賞果樹栽培與資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武陵山片區高校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的建設與啟示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