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心育課程資源建設的區域實踐

2022-04-29 17:41張佩尚新華
江蘇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4期
關鍵詞:課程資源心理健康教育家長

張佩 尚新華

【摘 要】家長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支持作用”最大的課程資源,建設有助于提高家長心育水平和家長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課程資源是落實家庭教育成效的重要載體。鄭州區域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理論進行科學化、系統化、模塊化的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2-0019-04

【作者簡介】1.張佩,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鄭州,450000)教師,一級教師;2.尚新華,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鄭州,450007)心理健康教研員,正高級教師。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明確提出,要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建立學校、家庭和社區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和協作機制。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目前,國內的家庭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是系統性不夠、針對性不強、形式單一。因此,科學化、系統化、模塊化的家長心育課程資源建設是提高家庭教育服務質量的必要途徑。

20世紀90年代,積極心理學在美國心理學界興起,它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內容。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家庭教育,或者為家庭教育提供心理學的關懷,是當前家庭教育科學化無法繞開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鄭州市整合區域資源,共享團隊智慧,在家長心育課程資源建設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理念、方法、工具,結合心理繪畫、OH卡牌、沙盤游戲等可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心理技術,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化體系,開發素材性課程資源模塊群,服務于家長和孩子,實現家庭立德樹人的職能。

一、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歷程

鄭州區域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經過了6個階段(見下頁圖1),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是組建團隊,梳理課程資源開發構想。鄭州市具有優質的專兼職心理教師團隊及心理課程資源,實現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體系建設是團隊的構想,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成為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體系建設的起點。

第二階段是編制家長、班主任、學生問卷,了解家長心育現狀及需求。為進一步了解家長的家庭教育觀、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困惑、教育需求以及家庭關系現狀,為家長心育課程資源建設提供客觀的數據和策略,團隊成員查閱資料,編制了家長、班主任和學生問卷,面向實踐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現,學生、班主任、家長們普遍認為家長需要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技能,如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指導孩子學習的技能、與孩子積極溝通的技能、培養孩子品格及優勢能力的技巧。

第三階段是篩選擁有積極品質的學生,對其家長進行訪談。運用學校心理測評系統,對具有積極品質的學生的家長進行訪談,了解家長培養孩子積極品質的家教故事或者經驗,積累相關課程資源。

第四階段是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構建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體系。以大綱為指導,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支持,以家庭教育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為依據,構建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體系。

第五階段是開發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群。按照課程資源體系重新梳理前期積累的課程資源,并結合當下先進的心理技術開發相關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群。

第六階段是整合課程資源,在實踐中優化課程資源。嘗試突破講座、家長會等傳統形式,采用工作坊、網上微課堂的形式幫助家長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助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另外,根據評價結果修訂課程資源內容,實現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的不斷優化升級。

二、區域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化體系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了“幸福理論”的PERMA模型,即幸福由5個方面構成: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m)、投入(Engagement)、人際關系(Relationships)、意義(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s)?!度珖彝ソ逃笇Т缶V(修訂)》(以下簡稱《大綱》)是構建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體系的重要依據。我們將“幸福理論”的PERMA模型的主要內容與《大綱》中不同階段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內容要點進行一一對應后發現,兩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我們將積極情緒、積極投入、積極關系、積極意義、積極成就作為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的五大主題,每個主題又包含內容不同的若干子主題(見下頁表1)。

鄭州區域以學段維度、主題維度、技術維度為依據構建了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化體系,具體內容如下。

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化體系以子女所處的學段為第一維度;以5個積極心育主題——積極情緒、積極投入、積極關系、積極意義、積極成就為第二維度;以6種實用的家庭心育技術——積極語言、家庭雕塑、角色扮演、家長互助、家庭會議、心理繪畫為第三維度。其中,學段維度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家庭心育側重點的結合;主題維度關注家庭心育的重點內容;技術維度關注當下科學、實用的心理輔導方法,借由角色扮演、家庭會議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讓他們收獲科學的養育方法,從而助力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心育課程資源可以按照3個維度中的要素拆分成若干子模塊,這些子模塊又是一個有機整體。

總體來說,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化體系為開展家長心育課程提供了便利。教師在運用課程資源時可根據實際需要從學段、主題、技術3個維度中任一維度出發,就像查字典一樣,快速鎖定目標資源模塊,如“高一—認識情緒—繪畫法”模塊,或“高三—做孩子的壓力‘緩沖墊—角色扮演法”模塊,從而進行靈活組合,開展家長心育創新實踐工作。

三、區域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的運用與實踐

鄭州區域前期開發了系統性的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群。作為實踐校的鄭州101中學與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家長心育課程資源實踐探索。

1.專題課程。

以專題課程的形式帶領家長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更新家教觀念。如,鄭州101中學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家長開展的心育專題課程(見下頁表2)。

2.工作坊課程。

工作坊課程是一種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的學習模式,具有主題鮮明、時間緊湊、形式靈活、效果顯著的特點。通過家長工作坊聚焦家教技巧訓練,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參與人數30人左右。如,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開展了8期家庭教育工作坊課程,該課程主要針對遇到家庭教育困惑的家長,運用角色扮演、心理繪畫、家庭雕塑等心理技術,通過體驗性、互助性活動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融入課程,讓家長獲得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孩子的積極心理品質,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網上家長心育課堂。

網上家長心育課堂將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起點,借助互聯網遠程在線互動平臺,為家長提供有效的網絡培訓環境,向家長普及和傳播科學的家庭心育觀念和有效的家庭心育方法,從而提高家長素質,助力家長成長。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的網上家長心育課堂(見表3)充分發揮網絡的靈活性和受眾廣等優點,將心理學理論與家教實踐有機結合,既有專業知識的講解與學習,又有學生家長的經驗分享,以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為目標,實現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

四、反思及展望

鄭州區域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家長心育課程,對積極心理學中的核心理論進行提煉,構建了家長心育課程資源模塊化體系。該體系使得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有據可依,為課程的專業化、系統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目前,該體系中的課程資源還不夠豐富。如何充分把握國內外家庭教育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動向,綜合運用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豐富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完善評價體系,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今后,我們將致力家長心育課程資源體系的不斷升級,繼續以服務家長、服務學生為最終目的,立足于開發實踐層面的家長心育課程資源,為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課程資源心理健康教育家長
家長錯了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家長請吃藥Ⅱ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