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全社會研發投入結構 打造廈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2-04-29 04:24
廈門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廈門基礎研究

林 智

(作者單位:廈門市發展研究中心)

目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已進入大科學時代,高質量發展急需高水平科技供給和支撐。因此,面向“十四五”和中長期,廈門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必須在整體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研發投入結構。

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結構現狀

從全社會研發投入及結構(見表1)看,研究開發(R&D)經費內部支出增長相對較快,從2015 年的103.4 億元增長到2020 年的196.8 億元,年均增長13.7%。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編寫的弗拉斯卡蒂手冊(Frascati Manual),研究開發活動可劃分為3 種類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研究開發活動的三分法被國際組織廣泛采用,成為世界范圍遵循的標準?!笆濉逼陂g,廈門基礎研究支出從2015 年的2.7 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0.5 億元,年均增長31.2%,其中2019 年基礎研究支出達到20.7 億元,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11.7%,基礎研究成為拉動R&D 經費內部支出增長的動力之一。應用研究支出快速增長勢頭初步顯現,從2015 年的9.8 億元增長到2020 年的22.6 億元,年均增長18.3%,2020 年同比增長76.6%。試驗發展支出從2015 年的90.9 億元增長到2020 年的163.7 億元,年均增長12.5%。

表1 2015—2020 年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及結構

從全社會研發投入分主體及結構看,2020 年基礎研究支出主體仍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分別達7.2 億元和2.6 億元。企業仍是全社會研發投入最重要的主體。2020 年企業R&D 經費內部支出162.1 億元,占R&D 經費內部支出比重達82.4%。其中,企業是試驗發展支出的第一大主體,高等院校是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支出的第一大主體。

表2 2020 年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及分主體結構分布

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結構存在問題

“十三五”末期,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僅3.1%,未達到規劃預期目標4%的水平。雖然存在規劃目標設置偏高的問題,但全社會研發投入規??傮w仍然不高,研發投入結構不平衡、不合理。

1.基礎研究投入水平仍然較低

“十三五”以來,在國家大力倡導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的背景下,廈門基礎研究投入增長較快,包括中國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簡稱嘉庚創新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步伐加快。但從2019 和2020 年數值看其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仍然缺乏保障,在廈基礎研究機構布局仍然較少,應用基礎研究亟須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平臺載體和體制機制也亟待完善。

2.應用研究橋梁紐帶作用發揮不充分

應用研究是連接基礎研究和試驗發展的橋梁。一般來說,應用研究占全社會R&D 經費的比重應相應高于基礎研究比重。應用研究投入水平的高低、應用研究的機制和成果轉移轉化的生態,將影響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的成效,而穩定的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投入比例關系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關鍵。從“十三五”期間兩者比例關系看,也處于不穩定的局面。

3.企業向研發投入結構前端延伸不夠

全球科技創新競爭逐步向應用研究、基礎研究等前端環節延伸,科學、技術與創新之間的轉化和周期越來越短。2020 年廈門企業應用研究投入占企業R&D 經費內部支出的比重僅1%,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更加薄弱,表明目前企業及產學研合作向創新鏈前端延伸的動力和能力仍有不足。

優化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結構的建議

廈門“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 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5%,力爭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12%以上。以2020 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1%基數和2025 年GDP 1 萬億元預期目標測算,“十四五”期間廈門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需達到12%以上,基礎研究投入年均增長需達到32%以上。為此,要重點以全社會研發投入內部形成合理結構關系為目標,在加大高校院所基礎研究投入力度的同時引導適配相應應用研究投入,全面支持企業加大試驗發展投入,貫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優化全社會研發投入結構。

1.健全基礎研究穩定支持體系

一是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水平。結合廈門實際,以立法形式明確劃定最低投入比例,以此固定和穩步提高廈門財政科技支出中基礎研究投入比重,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創新實驗室建設等提供可持續的經費投入保障,并引導形成多元化基礎研究資金投入機制。進一步鼓勵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對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實施稅收優惠。二是優化基礎研究布局。圍繞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布局應用基礎研究,聚焦廈門優勢和特色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加快構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創新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工具支撐保障。三是完善基礎研究體制機制。健全適應基礎研究的經費管理制度,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和團隊激勵機制,改進基礎研究評價機制,完善基礎研究國際交流合作機制。

2.擴大應用研究橋梁紐帶作用

一是加大應用研究投入力度。以縱向和橫向科研經費為基準衡量和估算,對同一科研機構內部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的比例關系進行引導性優化和支持。從前端層面對基礎研究項目后續的應用成果轉化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從后端層面對試驗發展遇到的關鍵技術原理或“卡脖子”環節,加大應用研究中的基礎性理論研究。結合到2025 年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12%以上目標,建議將應用研究投入占比逐步提高到18%,即宏觀上按照1(基礎研究):1.5(應用研究)的比例進行總量調控和優化,進而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總的科學研究經費占比從2020 年的16.8%提高到30%。二是健全鼓勵應用研究機制。探索設立廈門市科學研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基金,優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支持體系和投入結構比例關系,推動應用研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著重強化目標導向應用基礎研究和純應用研究項目部署。應用研究更多以工程研究中心和產學研合作為載體形式,要進一步加快引導和支持建立多方合作的應用研究投入機制。加快對傳統科研院所進行分類定位和體制機制改革,實行區別化的組織管理、資源配置、科技評價、用人制度等改革創新舉措。對以應用研究為主的科研院所,則以解決重大科技問題和滿足市場需求為主要目標,以用戶、專家和市場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以國家重大任務和市場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進行績效評價管理。產學研合作資金是應用研究的一大重要來源,建議在市級產學研補助經費管理機制中,擴大切塊管理補助資金規模,根據切塊單位實際情況,不設定封頂補助資金規模,完善彈性管理機制。三是加強應用研究機構的公共研究導向。強化應用研究活動的公益性和長期性,調整傳統科研院所或新型研發機構傾向甚至過度投向試驗發展導向,強化和引導重新回到應用研究功能定位和主業。引導清華海峽研究院、廈門半導體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市場化運作新型研發機構,完善應用研究機制,通過基礎設施投入、項目經費支持、成果獎勵等形式,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承擔部分公共應用研究任務。四是優化提升應用研究平臺載體。結合引進國際一流理工科院校和廈門科學城規劃建設,充分發揮重大科研載體平臺作用,加快部署應用研究系列平臺載體,大力引進應用研究類科研院所。以應用研究為主體的科研院所為依托,圍繞“十四五”及中長期重點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和完善一批應用研究和產業共性技術開發平臺,面向企業需求進行集成創新和產業化示范。優化重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等應用研究力量,形成技術創新工程實體的平臺,積極爭創省級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應用研究平臺,支撐高水平、戰略性應用研究。

3.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的銜接貫通

一是完善科學研究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構建廈門對接市內外科學研究成果的信息網絡和合作渠道,通過舉辦優秀成果轉化對接會、提供科技政策咨詢及相關服務、提供孵化條件及應用場景等,拓展科學研究成果轉移轉化渠道,建立健全科學研究成果對接轉化落地的工作機制。二是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搭建項目孵化、轉化、中試平臺。整合科研項目、企業創新資助、風險投資等多方資源,為共性關鍵核心技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從小試、中試到產業化推廣的全方位支持。三是提升全流程創新鏈過程中關鍵中試平臺的支撐能力。探討設立中試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改善科技金融環境等措施解決中試難題,推動完善創新全鏈條中的中試熟化環節。四是支持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廈門)技術經紀人培訓。擴充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專業服務隊伍,探索建立高校院所技術經紀人制度,充分發揮技術經紀人在推動研究成果轉移轉化中的作用。

1 研發統計報表中,高校、科研院所研發統計由省級層面統計調查,且未對該類主體在廈的研發投入進行明確切塊,也未能提供納入該統計的名錄庫,因此無法從統計上對在廈高校、科研院所的應用研究及創新投入的詳細分布情況進行進一步解構分析。同時,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一般按照橫向和縱向來源進行經費管理,并未對來源經費及投向按照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的三分類進行管理。

猜你喜歡
廈門基礎研究
廈門正新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偶”遇廈門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心之廈門,夢想之旅(上)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