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現實題材新格局 讓廣播劇煥發新“聲”
——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播劇《不負青山》為例

2022-05-05 08:35章成霞
中國廣播 2022年6期
關鍵詞:長汀縣廣播劇總臺

☉ 章成霞 楊 寧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中國之聲以福建省長汀縣的綠色嬗變之路為題材,策劃制作了3 集廣播劇《不負青山》,生動再現長汀縣人民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下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文明,讓“火焰山”變成“花果山”的奮斗故事。2022年8月3~5日,《不負青山》在中國之聲、央視新聞、云聽、央視頻等多個平臺上線,帶來大范圍的追劇熱。截至2022年8月6日,該廣播劇的音視頻版在總臺所屬新媒體平臺(央視新聞、央視頻、云聽客戶端)播放量為243.6 萬次;在新浪微博,“一部廣播劇是如何誕生的”“廣播劇不負青山”“不負青山綠色行動”“馮遠征演播的長汀縣第一代護林員”等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4200 萬次,現實題材廣播劇迎來又一個高光時刻。

一、創新讓廣播劇在新時代煥發強大生命力

近年來,伴隨著音頻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廣播劇再燃生命力,更多作品打破既有創作格局,展現出歷史厚度、時代廣度及現實深度。

總臺中國之聲在重大主題報道領域不斷推陳出新,打造獨特的聲音產品,先后推出《生死關頭》《不忘初心——尋找張人亞》等優秀廣播劇作品。尤其是2021年推出了兩部以建黨百年為主題的廣播劇《到延安去》和《大涼山》,其以敘事方式、表現手法上的優勢為基礎,開發多元化的傳播內容,打造立體化的傳播渠道,引發各界關注和強烈反響,獲得了廣大新媒體受眾的認可。

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總臺中國之聲繼續在“守正”中“創新”,發揮聲音優勢,打造系列優質廣播劇產品,生動刻畫中國發展成就畫卷。

廣播劇《不負青山》海報

二、定名《不負青山》,講好生態文明故事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引領億萬中國人民走上生態文明之路。

202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召開,《長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實踐》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生態修復典型案例,為世界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這一消息引起了主創團隊的注意:中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福建省為何是水土流失重災區?福建省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經驗有何獨到之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

查閱大量圖書資料和新聞報道后,主創團隊了解到,由于地質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長汀縣多個鄉鎮“山光、水濁、田瘦、人窮”,長汀縣曾是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治理長汀縣的水土流失工作中,習近平總書記曾傾注了大量心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后5 次深入長汀縣,進村入戶、體察民情、調查研究,推動長汀縣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

由此,主創團隊確定了廣播劇的主題,即以長汀縣的綠色嬗變之路為題材,再現長汀縣人民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指導和推動下,治理水土流失,推進鄉村振興,讓“火焰山”變成“花果山”,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奮斗故事,并將該部廣播劇定名為《不負青山》。

三、打造原創劇本,扎根現實主義

一是精心打造原創劇本,讓故事立得住?!恫回撉嗌健愤x題確定后,主創團隊趕赴長汀縣,循著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汀縣的足跡,走訪河田、策武、濯田等多個水土流失治理、林下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實踐的典型村鎮,采訪十九大代表、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前黨支部書記沈騰香、福建省三八紅旗手標兵馬雪梅、長汀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范小明等多位水土流失治理典型人物,挖掘大量鮮活故事,獲得了大量珍貴素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化和審美化創造,打磨出劇作扎實、細節生動、人物鮮活的原創劇本。

《不負青山》廣播劇共3 集,題目分別為《荒山》《綠洲》《家園》,通過長汀縣河田鎮南村第一位女村支書林水秀從青春到暮年的成長奮斗故事,完整展現發生在南村的一場生態文明建設生動實踐。

二是用現實筆觸書寫故事,小故事展現大主題?!恫回撉嗌健吩趧撟髦嘘P注真實生活中的煙火氣,著墨于描繪家長里短、鄉村圖景。同時直面村民在改變家園環境中遇到的困境,不回避矛盾,帶給受眾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正是劇作的初衷,讓聽劇的人不再置身局外,而是主動走進故事,感受時代的脈搏。

四、強強合作,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

《不負青山》依托“聲音大腕+高品質劇作”經典模式,邀請多位知名話劇演員和配音演員演繹劇中角色。

《不負青山》錄制籌備期正值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70 周年,借此契機,主創團隊力邀馮遠征、徐帆、唐燁、嚴燕生等人藝著名演員及商虹、趙嶺等多位優秀配音演員出演,打造戲劇人跨界廣播劇的看點和賣點,引起了一批年輕受眾對廣播劇的關注。

“有了樹,山才有精神,水才有靈性”,“你養它二三十年,它就能養你千百年”,徐帆娓娓道來,生動演繹南村女村支書林水秀的“一生回眸”;“人養山,山才能養人”,馮遠征一秒入戲老護林員林木生,奉獻教科書式“演”技,用聲音調動聽眾的無限想象,以質樸臺詞展現生態文明大智慧。此外,這批優秀的演員還精彩塑造了水保局局長鐘炳華、林業局技術員劉曉宇、90 后新農人傅杰等一批有血有肉、立體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的成長史、奮斗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

五、可視化產品助力,打造突破圈層的影響力

在當下的媒介環境中,互聯網給音頻節目的制作和傳播帶來了巨大變革,主題策劃、內容錄制以及傳播途徑等生產流程正在發生變化,廣播劇《不負青山》在創作過程中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是廣播劇錄制“慢直播”。以往,受眾欣賞到的都是廣播劇完成后的成品節目,而廣播劇錄制“慢直播”則打開思路,將廣播劇生產的過程展現給受眾,這極大地引發了大家的好奇心和關注度。錄制《不負青山》廣播劇時,主創團隊在視頻平臺推出長達8 小時的全程“慢直播”及主持人探班直播,對廣播劇的生產過程進行全方位展示,對錄制的幕后花絮等進行妙趣橫生的采訪和解讀,讓廣大網友成為“云監工”,見證一部廣播劇誕生的臺前幕后。

廣播劇錄制慢直播《一部廣播劇的誕生》海報

廣播劇《不負青山》演員陣容

演員徐帆演繹劇中人物林水秀

演員馮遠征演繹劇中人物林木生

另外,由于錄音棚位于地下一層,無線網絡覆蓋差,為解決這一問題,主創團隊與制作方一次次前往現場測量調試;同時,通過復雜的技術調試以及導播臺前置等手段,保障“慢直播”的高清流暢輸出,大大提升用戶觀看體驗。

二是可視化的廣播劇。一直以來,廣播劇沒有畫面,只通過聲音來塑造聽覺形象。如何改變廣播劇只能“聽”無法“看”的缺憾?中國之聲創新表現手法,將廣播劇的錄制過程拍攝下來,剪輯成視頻,當廣播劇上線時,針對不同平臺的特點推出不同版本,云聽音頻平臺上線音頻純享版,央視頻、嗶哩嗶哩等視頻平臺則推出可視化廣播劇,在看得見的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演員的演繹創造,激發強烈的情感共鳴。

廣播劇“慢直播”、可視化廣播劇是符合新媒體傳播特點的創新模式,在年輕網民中引發討論,極大地豐富了廣播劇的傳播路徑。

六、線上線下齊發力,讓生態文明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讓好創意落地,是提高媒體影響力、提升傳播長尾效應的重要一步。中國之聲依托廣播劇主題推出“不負青山 綠色行動”線下活動,在故事原型地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內設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公益林”,號召聽眾網友通過收聽收看廣播劇、參與新媒體平臺互動,免費領取樹苗、獲得證書,參與義務植樹活動?!胺N一棵樹,添一片綠意盎然;出一份力,護一方綠水青山”,公益活動的落地,讓廣播劇所承載、傳達的生態文明思想轉化為身體力行的實踐活動,同時也讓廣播劇的影響力“破圈”,在實地續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長汀縣廣播劇總臺
夏收“豐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五周年座談會召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召開青年英才座談會
長汀縣優質煙葉種植氣候適宜性分析
福建省長汀縣鳥類資源多樣性與區系分析
廣播劇還有前途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評出2019年國內十大體育新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民政部聯合攝制的《中國地名大會》開播
淺析微廣播劇有效傳播的三大特質
2018中國廣播劇年會在遼寧丹東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