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觀察

2022-05-07 14:28宋丹丹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9期
關鍵詞: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

宋丹丹

摘 ?要:目的 ?討論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方法 ?以回顧性研究法,選擇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兒科接受診療的50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以經鼻正壓通氣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25例與研究組25例。對照組: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研究組: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觀察指標:血氣指標、呼吸力學指標、癥狀消失時間、治療時間、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結果 ?治療前兩組pH、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氧合指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d后,研究組pH、血氧分壓、氧合指數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呼吸機使用時間、氧療時間及住院時間指標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氣道峰壓、平均氣道壓、吸氣阻力及呼吸頻率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d后,研究組氣道峰壓、平均氣道壓、吸氣阻力及呼吸頻率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呼吸加快消失時間、皮膚青紫消失時間、呼吸性呻吟消失時間、吸氣性三凹征消失時間指標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研究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予以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措施有利于顯著改善其血氣指標及呼吸力學指標,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縮短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時間。

關鍵詞: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

中圖分類號:R72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141-04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由其機體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相對缺乏而引起,具體臨床癥狀表現有發紺以及進行性呼吸困難等,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將直接導致死亡[1]。在對該病癥進行治療時,采取必要的正壓通氣治療措施十分重要,傳統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不僅應用范圍相對較窄,且存在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的缺點[2]。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的不足,此項治療措施實施期間無需進行氣管插管操作,會通過以鼻罩輔助呼吸的方式來有效減少并發癥及肺損傷,且可產生良好的通氣功效,促進患兒血氣指標恢復[3]?;诖?,本次研究對2020年9月~2021年9月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采取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與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后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接受診療的50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以經鼻正壓通氣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25例與研究組25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日齡1~8 d,平均日齡(5.32±0.53)d;體質量2~4.5 kg,平均體質量(3.54±1.25)kg。研究組中男13例、女12例;日齡1~7 d,平均日齡(5.87±0.82)d;體質量2~4.4 kg,平均體質量(3.71±1.32)kg。本研究經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與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制定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2006)[4]中有關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標準相符;②積極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疾病;②自身免疫系統障礙;③嚴重性感染。

1.3 ?方法

對照組: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即將0.12 g的固爾蘇注射液(生產企業:Chiesi Farmaceutici S.p.A.,注冊證號H20181201)注入下部氣管內,拔出氣管插管,并連接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裝置。研究組: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準備好呼吸機(生產企業: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Drager Babylog 8000),將呼氣末正壓設置為4~6 cm,吸氣峰壓設置為15~20 cm H2O(1 cm H2O≈0.00978 kPa),呼吸頻率設置為30~50次/min,吸氣時間設置為0.35~0.45 s,依據新生兒經皮血氧飽和度適當地調節吸入的氧濃度,確保其經皮血氧飽和度維持在88%~95%。

兩組均采取通氣治療至達到撤機標準,即吸氣峰壓及呼氣末正壓分別降低至<26%、3 cm H2O,血氣指標恢復正常,癥狀基本消失[5]。

1.4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血氣指標、呼吸力學指標、癥狀消失時間、治療時間、治療效果及并發癥。①血氣指標:包括pH、血氧分壓、氧合指數指標、二氧化碳分壓等,本次研究中并未選取所有血氣指標作為觀察指標,僅選取治療前后變化顯著指標進行觀察。②呼吸力學指標:包括氣道峰壓、平均氣道壓、吸氣阻力及呼吸頻率,本次研究中并未選取所有呼吸力學指標作為觀察指標,僅選取治療前后變化顯著指標進行觀察。③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呼吸加快消失時間、皮膚青紫消失時間、呼吸性呻吟消失時間、吸氣性三凹征消失時間。④治療時間:包括呼吸機使用時間、氧療時間、住院時間。⑤治療效果:治療效果中顯效、有效及無效指標評定標準分別為:血氣指標恢復正常,癥狀消失;血氣指標改善,癥狀大致消失;未能達到以上標準[6]??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

數×100%。⑥并發癥:包括低氧血癥、張力性氣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偘l生率=(低氧血癥+張力性氣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6.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H、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氧合指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d后,研究組pH、血氧分壓、氧合指數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氣道峰壓、平均氣道壓、吸氣阻力及呼吸頻率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d后,研究組氣道峰壓、平均氣道壓、吸氣阻力及呼吸頻率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呼吸加快消失時間、皮膚青紫消失時間、呼吸性呻吟消失時間、吸氣性三凹征消失時間指標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比較

研究組呼吸機使用時間、氧療時間及住院時間指標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的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的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機械通氣為有創治療方式,若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采取此項護理治療措施,將增加患兒聲門損傷及創面感染概率[7],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在此疾病治療中得到了極大的應用,該項治療常見的有經鼻間歇正壓通氣與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兩種類型,其中以前者治療方式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更具優勢[8]。

本次研究發現:治療后研究組血氣指標、呼吸力學指標、癥狀消失時間、治療時間、治療效果及并發癥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比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經鼻間歇正壓通氣不僅可以盡快改善患兒血氣指標及呼吸指標,促進癥狀緩解,提高療效,縮短住院時間,且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減少治療后不良事件發生率。王太艮[9]在其文獻研究中對43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采取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后療效有效率達到95.35%,該指標與本研究研究組96.00%相近,說明本次研究療效獲取結果有一定的可信度。袁艷冰、劉海燕[10]在其文獻研究中對36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采取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后,患兒pH、血氧分壓(PaO2)、氧合指數(OI)、二氧化碳分壓(PaCO2)指標均明顯改善,這與本次研究的血氣指標結果結論一致,再次驗證本次研究的科學性。經鼻間歇正壓通氣基于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發展而來,屬于一種間歇正壓呼吸支持模式,可作為呼吸支持治療的初始模式,也可用于氣管插管拔管后,其會通過間歇性膨脹及升高壓力的方式來促使患兒進行呼吸運動,以此有效提高每分鐘潮氣量與通氣量,確保氣體順利抵達肺部,并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提高肺部充盈度及肺泡氧彌散面積的效果。此項治療措施實施原理為:以提高間歇性壓力的方式,來協調胸部呼吸運動及腹部呼吸運動,使之產生良性刺激,避免患兒發生呼吸衰竭及呼吸暫?,F象,且此項治療無需氣管插管,可降低鼻損傷概率,提高治療安全性[11]。經鼻間歇正壓通氣實施后將顯著改善患兒的血氣指標,且會在其正常呼吸周期內使氣道壓力處于穩定水平,使之減少其呼吸做功概率和呼吸肌疲勞概率,最終減緩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消耗水平,以擴張氣道,提高肺部組織順應能力,降低二氧化碳潴留與低氧血癥概率。要保障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實施安全有效,還應在治療期間注意監測患兒血氣及呼吸等情況,并結合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以提高此項治療的科學性及嚴謹性[12]。此外,予以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后,臨床醫師應在對患兒病情做出全面性評估后再作出撤機決定,并在撤機后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后續鼻導管吸氧或頭罩吸氧等干預手段,且還需在撤機后繼續加強對患兒呼吸狀態及血氣指標的觀察分析。

綜上所述,予以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措施有利于顯著改善其血氣指標及呼吸力學指標,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縮短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宮紅梅,楊偉,劉曉娟,等.容量目標壓力控制通氣聯合壓力控制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比較[J].安徽醫學,2020, 41(12):1461-1464.

[2]楊麗,王亞亭.INSURE策略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兵團醫學,2020,18(4):2-5.

[3]王海燕,吳海霞,吳冬.高頻振蕩通氣與間歇指令機械通氣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血氣指標及預后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0, 33(23):113-115.

[4]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2006)[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7,16(4):343-349.

[5]盧鵬程.經鼻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評——《兒科呼吸系統疾病實例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0, 29(11):1182.

[6]潘紅,劉世英.高頻振蕩通氣結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3):3282-3283.

[7]張慧,李鋒,張樹清.鼻腔持續與間歇正壓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J].兒科藥學雜志,2020,26(9):28-31.

[8]藍麗,鄧云森,李盛強.無創輔助通氣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轉化生長因子-β1、miR-21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25):5-8.

[9]王太艮.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經鼻間歇正壓通氣的應用臨床效果[J].中外醫療,2020,39(24):17-19.

[10]袁艷冰,劉海燕.經鼻間歇正壓通氣與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吉林醫學,2020,41(11):2629-2631.

[11]程可萍,方程鈺,胡曉慧,等.經鼻同步間歇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對患兒PCO2和PcCO2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6):3007-3010.

[12]王漢玲,馮利.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 24(15):108-111.

猜你喜歡
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兒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INSURE技術與常頻通氣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比較
足月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高頻震蕩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研究
雙水平持續正壓通氣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不同正壓通氣方式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早期治療中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