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與不變

2022-05-09 02:16袁琳
新基礎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演講詞傳統作業

袁琳

時至今日,云課堂隨著疫情的變化已陸續進行了兩年多。當前,我國防疫能力強、疫情控制好,云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淡化,學校還是以傳統課堂模式為主。但是在瞬息萬變的當下,云課堂不但能在特殊時期成為常規課堂的有益補充,做到停課不停學,而且對激活和優化常規課堂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為傳統課堂,也應該勇敢面對云課堂所帶來的沖擊,主動汲取云課堂的優勢為己所用,從而不斷更新傳統課堂模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初中語文云課堂應用優勢

在5G時代,云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在初中語文課堂亦是如此。相對于傳統課堂,它有以下優勢:首先,自帶筋斗云,打破時空限制。語文是一門三分堂內、七分堂外的課程,一節課的容量有限,很多閱讀和拓展的任務無法完成,尤其是名著導讀,多年來都成為學生和老師內心共同的痛。通過云課堂,則可以通過提前布置閱讀任務、在線檢查閱讀進度、課后分享閱讀感受的方式進行,從而拓寬語文課的容量。其次,讓學生更主動也更輕松。初中生很在意自己在同齡人面前的表現,所以在傳統課堂上我們經常發現,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隨學段的增加呈遞減趨勢。但在云課堂,因為有了屏幕的“保護膜”,很多同學卸下了心防,更愿意主動參與課堂。我發現不少平時內向的同學在云課堂都積極地在互動面板上回答問題,平時背誦困難的同學參與詩歌背誦打卡的人數也有大幅度增加。再次,共享優質資源能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云平臺提供了國家、省、市的各種優質資源,我們通過云平臺隨時隨地都能欣賞北京老師的配樂朗誦、上海學生的課本劇表演、西北地區的安塞腰鼓,還可以在云端送教送溫暖。這種方式無疑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在日行千里中看到更斑斕的世界,感受更多彩的人生。

二、云課堂對傳統初中語文課堂的更新

(一)化單一為多元,實行多學科滲透

人們常說感官是相通的,其實各門課程之間也是相通的。特別是語文學科,這不但是順應現代教育學科綜合化發展的要求,更是由語文這一學科的歷史特點決定的。早在西周時期,《詩經》就將文學和藝術很好地融匯在一起?!睹娦颉费裕骸霸娬?,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碧圃娝卧~元曲亦是配樂吟誦。在進行一個語文教學活動的同時,若能滲透多個領域的學科知識,那么學生就會獲得整體而多元的課堂體驗。我在執教《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時,就線上邀請了歷史老師和美術老師跟我共上一節課。因為本文的第2——5自然段是講為什么中國的傳統教育缺乏格物致知精神,這對初二的學生來說陌生而晦澀,不易從文字的層面解讀,所以我就請出歷史老師用漫畫和影視劇的形式來為同學講解。在拓展環節,我又請出美術老師在二維的紙面上畫出有空間體感的圖片,從而告訴大家眼見不一定為實,凡事一定要堅守實驗的精神。

這節課同學們聽得興趣盎然,既了解了演講詞的相關知識、體會了丁肇中先生邏輯感極強的演講思路,又真正明白了在當下中國堅守實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樣以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就實現了。又如我在《子衿》一詩的講解中也融入了音樂的元素?!耙蝗詹灰?,如三月兮”這句是使用了主觀和客觀的時間差來強化情感,表達女子對心上人的愛與思念。這個概念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我就唱了光良的《都是你》,然后跟同學們說:“歌詞中有這么一句‘才發現,又另一個黎明’。明明是漫長又孤獨的一個晚上,但對歌者來說,只是一眨眼,又一個黎明到來了?!蹲玉啤芬彩沁@樣,明明才一天沒見,但在女子看來,卻足足有三個月那么長,這就是主客觀的時間差?!边@樣一解釋,不但同學們秒懂,而且還圈了不少粉絲。

(二)變主播為助教,進行角色的互換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一書指出,傳統的教育將教師的角色定位成“蠟燭”、“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和“維持教學秩序的警察”,這固然強調了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個人權威及教學技能,但忽略了教師與學生的合作關系,也淡化了教與學的創造性。在云課堂,若學生接收的畫面只是18線的主播們傳授的學科知識,他們聽到的聲音永遠都是熟悉的語調,那么盡管他們依然愿意連麥老師和在互動面板留言,但是倦怠感自會產生,有些自律性不夠的同學還會開啟讓手機自己上課的懶人模式。所以我在云課堂會進行角色轉換,即讓學生當主播,連麥教師回答問題。從學生不時送出的鮮花、掌聲和留言板的贊美可以看出,學生很喜歡這種上課模式。同樣,在傳統的課堂,若學生們所面對的始終是老師作為教授者的教學模式,他們也會對課堂產生審美疲勞。所以此時讓學生當主講,教師當助教則是激發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有效課堂模式。如我們八年級語文科組在上演講詞單元時,先由教師主講《最后一次講演》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通過這兩節課讓學生整體了解演講詞的相關知識,學會利用閱讀提示來學習作者的演講思路,并懂得把握演講詞的語言風格。接著由學生來講《我一生中的重要選擇》和《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學生們因為是第一次當主講,所以自發組隊,強強聯合,努力找資料、下視頻、做課件。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學生隨時找老師答疑解惑,在上課的過程當中老師也全身心地當好學生。一節課下來,學生講得痛快,助教和同學更是聽得過癮。后來,我們利用每周一次的語文活動課展開了師生的好書推薦活動。每節課由一位老師和一位同學各自推薦一本好書,推薦詞和串詞的撰寫也由老師與同學共同承擔。接著,我們又以深圳讀書月和學校語文節活動為契機,讓學生自主策劃讀書分享會、好書漂流、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吹綄W生們把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和照片貼在展板的那一刻,我充分感受到了學生的熱情、智慧和創造力。這不但拓展和深化了語文課堂,更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思維能力。

(三)轉嚴肅為幽默,更新評價語言

我除了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和年級的各項語文活動,鼓勵大家爭當“寫作達人”、“筆記達人”、“閱讀達人”、“書寫達人”、“互動達人”等各類達人外,還更新了作業的評價語言,尤其關注中等生和后進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希望通過文字給予他們一些溫暖和和撫慰。釘釘的作業評價里自帶一些諸如“這次作業完成得很好”、“有很大進步”、“作業不合格,請重新提交”的模板,雖然使用便捷,但這些評價太過單一,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反饋,更無益于師生關系的建構。我深知,直接而粗暴地寫出“書寫不工整”、“作業沒完成”、“作文審題不清”等評語對學生的傷害有可能是暫時的,也有可能是長久的;有可能是不痛不癢的,但也有可能是字字戳心的。常言道:“一句好話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我對釘釘評價語進行了改造,嘗試更新評語來營造一個輕松的話語環境。我希望當學生看到老師評語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會涌出一絲感動、一份快樂或者一抹驕傲。下面就用一張表格來作以說明: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我的評語得到了學生愛的回應。有時需要在釘釘提交的作業,我除了會收到文字和音頻外,還會收到部分同學發來的寶寶認真寫作業、頂流明星背書、萌寵交作業等搞笑圖片,這讓我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除了多出幾聲歡笑,更生出幾分欣慰。

三、結語

誠如“雙減”政策會倒逼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云課堂作為新時代的新生事物也會倒逼傳統課堂中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在我看來,最關鍵的就是要巧借云課堂的諸多優勢,并主動改造其不健全之處,才能不斷地為傳統課堂注入新鮮的空氣,通過教師的變化來帶動學生的變化,再用學生的變化來促進教師的變化,從而讓彼此充滿創造的活力。但不管怎么變,有一點我們不能變,那就是永遠對教育保有一份浪漫情懷,永遠對學生灑下一米陽光,永遠對自己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永遠讓自己的教學研究在路上。

猜你喜歡
演講詞傳統作業
“活動·探究”:實現演講詞的教學價值
少年力斗傳統
作業
從圖式理論角度分析演講詞的翻譯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