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職語文課堂交流活動的幾點思考

2022-05-09 02:16徐文達
新基礎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交流中職

徐文達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在育人成效不明顯、成就感缺失的現狀下,經常處于教育無果的尷尬境地。分析其原因,中職課堂教學模式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新課標的普及,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響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張活躍課堂,開展特色活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旨在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團結合作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語文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交流是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一種最基本的交際形式,是學生最基本的語文能力。學生的課堂交流能力,是新課程理念倡導下的學生必備的語文素養,中職學校也不例外。

一、中職語文課堂交流活動的現狀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中職語文課堂改變了原有的教條化、模式化、靜態化、單一化的模式,迎來了繁華的景象——師生互動頻率增加了,課堂熱鬧起來了。這樣的變化著實令人欣喜。我們在看到這種新式課堂交流活動帶來的積極成果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力等基本素養卻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得到發展,課堂交流的時效性降低了。

廣大教師為了踐行新課改理念、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經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間競賽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響應、自覺配合課堂交流活動。顯然,這些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因為受到教師課堂調節能力和教材情感基調等因素的影響,課堂出現了“為交流而交流”的現象,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中職學校學生中多數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低,對語文課學習不感興趣,課堂教學活動也不自信。課堂上,師生之間經常上演的是貓捉老鼠的游戲。在小組討論的環節,很少有同學真正地討論問題。教師巡視時,說上幾句相關的話;教師轉遠了,立刻恢復沉默。當老師請同學來陳述討論結果時,根本說不出實質的內容,甚至顧左右而言他。同時,教師更注重的是交流的結果,而不是注重課堂交流的實質內容和信息反饋,不能對不合理的、不完善的思考方式給予引導。充分的交流空間最終變成交流的無界限,既耗時間又沒效率。

這種僅局限于形式上而不是真正實質上的有效的交流并不是新課改所提倡的,更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二、中職語文課堂交流活動的誤區

由于對“課堂交流活動”缺乏準確的定位和深入的了解,有些教師在課堂設置上為交流而交流,把注意力放在交流的數量上而忽視了交流的質量,走入了課堂交流活動的誤區,大大降低了課堂互動交流的有效性。

誤區一:提問就是交流活動

大多數的課堂無非是教師在上面講解并夾雜著提問,學生們不斷地機械地迎合著。表面上看起來師生互動熱烈,但是師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真正的溝通又有多少?就像某些老師一節課有很多的“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這樣的課堂教師只是起到了傳播的作用,并沒有引導學生去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學生的想法是怎樣的,以及學生對文本理解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師毫不關心。

誤區二:交流互動越多越好

許多教師試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然而卻沒有做到融會貫通,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烘托學生,把課堂放出去后收不回來了。學生過多的提問和交流活動,使得整堂課脫離了教學目標。如在講授《藏羚羊跪拜》時,學生提到“朝圣”、“動物滅絕”、“狩獵”,這些點都太大太空,沒有實際意義,學生也不知道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哪。

誤區三:交流等同于發言

很多教師認為交流活動就是學生在課堂上開口說話。提問、發言毋庸置疑是交流活動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交流不等于提問和發言。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改變交流活動的形式,適當地采取其他的方式,如把發言改成寫作、聽音樂、看視頻,那么將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優化中職語文課堂交流活動的策略

作為教師,要想做到高效的語文課堂交流活動,需要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設計教學方案,積極思考,及時有效地調度課堂,才能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活力。

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作為交流主體的地位。

教師要給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思索,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有學生自己學會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如果只是流于表面,沒有針對性的問題或情境出現,那學生就成為了裝知識的容器。在學生發表見解時,應創設交流的場景,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無論是言語上的直接交流還是寫作上的間接交流。善于抓住每一個思維靈感和頓悟,給學生提供更多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

其次,教師要重視交流氛圍的營造。

羅杰斯提出:“學生只有在身心感到安全下,學習才最有效?!币虼?,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采用多種方法,營造輕松、和諧,讓學生感到安適的環境。中職生的文化基礎差,如果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要及時地加以引導,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強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意識。同時,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富有新意的教學語言、活動設計,平等互助的課堂氛圍,可以達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再次,教師要重視交流問題的設置。

要讓學生樂意學習,就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學習熱情需要教師設置有趣的問題來培養。清晰明了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一看就明白答題的方向。獨特有趣的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進入一個積極的思維狀態,產生交流表達的意愿。當然,這種問題也要圍繞教學目標來設置,不能脫離本課的教學目標,并且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梯度,即讓學生想一想、跳一跳能夠摸得著。做到了這些,學生的交流活動也就很自然地開展了,整個課堂也就趣味橫生了。

此外,教師要重視交流過程的調控。

為了使交流過程有序進行,教師必須轉換角色。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演員”更是“導演”。教師應注意掌握好最佳交流時機,如講到課文的重難點、知識點的遷移時,學生對問題迷惑不解、學生精力分散、課堂氣氛沉悶等時機進行及時交流,有利于課堂的和諧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要不斷巡視交流情況,適時進行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最后,教師要重視交流意愿的激發。

為了達到良好的交流效果,需要激發學生的積極交流的愿望。合作小組的確定與交流成效有著極大的關系,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機會選擇合作成員,降低交流恐懼。運用聽覺和視覺等多重刺激,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貼近學生的生活的交流活動,激發學生的交流愿望。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采用豐富交流的形式,讓學生可以用文字、語言、圖畫等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在交流時,抓住時機進行激勵性的點評。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交流愿望,課堂中的交流活動就可以有效推進。

要在中職語文課堂中實現有效的課堂交流活動,突出主體是前提,合作互動是關鍵,寬松氛圍是保障,讓學生在交流中增強意識、培養交流,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交流中職
“對分課堂”在體校語文課堂應用初探——以《囚綠記》為例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如此交流,太暖!
巧用應答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實效
淺談游戲化教學提升低年級語文課堂實效的策略研究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語文課堂生成資源運用例析
交流平臺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交流平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