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教學策略與課程開發的路徑探尋

2022-05-09 02:16周金平
新基礎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棗兒戲劇探究

周金平

一、研究現狀及思考

(一)單元整體教學概念

單元整體教學,就是以單元為單位,明晰教學目標,理清語文要素并在單元教學中進行共性和個性的結合、閱讀與寫作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知識與能力的結合等綜合性學習和訓練,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①

筆者以為,單元整合,是從文本呈現出來的內容信息、情感主題和表達特質等維度出發,將具有共性元素的文本統整聯系起來,形成教學資源的合力??梢?,單元整體教學即通過類比辨析、統整聯系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同中求異、異中尋同,實現由一篇向一類文本的輻射。

(二)語文學科開展大單元教學的必要性

現行統編版語文教材的單元設計與處理的需要;語文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建構知識,讓學生在活動與探究的情境中學會運用知識,讓其所學有意義、有價值。

統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說:“統編版語文教材的單元板塊設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綜合性也有所加強。老師們使用教材時,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雹?/p>

(三)開展單元教學需考慮的問題

開展單元教學需考慮以下四點:1.以教材單元為基礎;2.以活動任務為載體;3.以整散結合為原則;4.以單元設計為落點。

大單元設計應以語文素養為本,有機整合提煉單元主題與目標,使教學目標更加集中,統領單元的情境、任務等設計,更加自然流暢地實現單元的多重教育價值。

二、單元教學的策略與實施

(一)單元導學及目標研究

戲劇單元活動·探究(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如何開展,教材第96頁作了具體的描述。據此,我確立的本單元教學(學習)目標如下:

(二)如何整體、有序推進本單元教學?

這三個任務形成連貫性大任務。教學中,筆者要求每個學生全程參與、全環節經歷,包括閱讀劇本、選擇劇本、改編劇本、分工合作、排練演出、評議寫作等。筆者還緊扣單元任務目標,準確把握戲劇的要素和特點來開展活動?!叭蝿找弧笔钦麄€單元活動的起點,是開展后續活動的基礎,是從文本學習進入戲劇課程開發的聯結點;“任務二”重在通過實踐活動,進入戲劇的情境,體驗、感知戲劇的特點,把握劇本要義,這既是對“任務一”的鞏固、深化和拓展,也是“任務三”開展的前提;“任務三”,除了演出展示,還要評議和寫作,是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的過程,這需要調動更高層級的思維。具體操作如下:

(三)【案例呈現】

案例1:《天下第一樓》活動·探究課教學設計(2課時)

學習目標:

1.梳理劇本情節,把握戲劇沖突。

2.體味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各色人等命運。

3.深入理解劇本反映的時代風貌和社會文化狀態。

活動與探究過程:

【活動一】了解《天下第一樓》相關知識

1.了解作者

2.閱讀《天下第一樓》全劇劇情梗概

《天下第一樓》是編劇家何冀平創作的一部三幕話劇。這部劇作以老北京繁華的商業區前門為背景,講述了在清末至民國動蕩的歲月里,老字號烤鴨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搖搖欲墜到東山再起、名噪京師而后又衰退敗落的曲折故事。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具體內容此處略)

【活動二】把握戲劇沖突

作者曾用“桌前推杯換盞,盤中五味俱全;人道京師美饌,誰解苦辣酸甜”四句話來概括全劇,本文戲劇沖突是圍繞福聚德由盛轉衰的原因展開的,請圍繞沖突梳理情節。

【活動三】分析人物形象,撰寫人物名片

從常貴、盧孟實、修鼎新、羅大頭等“烤鴨店職員”中任選一位進行分析。

請結合人物名片,為他寫一篇介紹性文字,分析他是否稱職,字數300字左右。

【活動四】品味戲劇語言

通過閱讀《天下第一樓》和《茶館》選段,感受京味語言的魅力。每篇文本找出五處,反復誦讀,談談你們是從哪些方面感受到劇中的京味風格的,分析其語言特色及對于表現人物、主題的作用。

師生齊讀、賞析得出:1.《天下第一樓》方言、俗語符合老北京人的語言習慣,鮮活,滲透著北京文化?!暗每諆骸薄百I行頭”“置場面”“人五人六的”有著濃郁的北京味道和生活氣息。

2.講究禮節,客套、委婉的表達方式?!俺蚰f的,這樓上樓下不都是您老唐家的”。

3.人物形象與市民精神,追求體面的文化心理、閑適的時候態度。

此案例的活動設計,是用“說戲”“寫劇中人”等活動加強對劇本人物的理解,通過言行分析,更立體、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物,為準確深刻地演繹角色做準備。

案例2:《棗兒》自讀課教學設計(1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夠根據人物臺詞和舞臺說明分析老人、小孩形象,并深入理解其形象意義。

2.理解劇本中“棗兒”這一意象的含義及其象征意義。

活動與探究過程:

【活動一】閱讀劇本,自主梳理劇本情節

1.爺爺給男孩棗吃。2.

3.男孩要帶棗回家等爸爸,爺爺挽留。4.

5.爺爺思念兒子,男孩哄爺爺開心。6.

【活動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選擇老人與男孩的各三段臺詞以及舞臺說明,用劇中人物的語氣誦讀,你從中讀出了老人、男孩怎樣的性格特點?思考:他們的形象在今天有什么象征意義?

【活動三】比較分析矛盾沖突

從戲劇沖突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形象,也能感受到戲劇沖突與特定時代、社會和人際交往的關聯。比較《天下第一樓》《棗兒》的矛盾沖突類型,完成表格。

【活動四】探究象征手法,理解劇本內涵

自主探究:《棗兒》中棗兒這一意象貫穿劇本始終,你如何理解劇本中棗兒這一意象?

師生共同探究后明確:在情節上,全劇以棗兒為線索貫穿劇情,老人和男孩因棗兒相遇、親近,又因棗兒而引起他們對各自親人的思念。

棗兒凝聚著老人的感情和經歷,代表的是親情和歷史,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的象征;也是傳統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園的象征。

此案例的活動設計,是由教讀過渡到自讀,重在閱讀方法與策略的建構和遷移。運用策略自讀劇本,完成對劇本的理解,為后續設計表演奠定基礎。

案例3:《范進中舉》課本劇改編設計與表演展示(2課時)

選擇《范進中舉》“進學被罵、喜極而瘋、胡屠治瘋”三個情節中的一兩個改編為獨幕劇或簡單的多幕劇,并進行表演展示。

【活動一】改編與討論

任務一:觀看話劇《駱駝祥子》片段,了解劇本特點。說一說,一場好的課本劇,有哪些基本要素。

師生討論后明確:精彩的故事情節、精湛的表演、細致傳神的細節處理……

①選取典型事件 裁剪、節選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情節

②確定角色,打磨人物個性化特征 適當增刪人物的語言、動作等,以便更突出人物個性和形象

③添加舞臺提示 服裝、背景、道具和上下場提示等

任務二:我是小編劇

【活動二】表演與評議

表演活動設計:

年級舉辦“校園紅鷹獎”表演大賽,作為參賽選手,與小組成員選擇一個改編好的劇本,認真研讀劇本,理解劇本中的人物形象、矛盾沖突和主題,與小組成員相互分工配合,進行話劇演出,角逐“校園紅鷹金獎”。

此案例的活動設計,重在引導學生除需要講好臺詞的重要性外,還要特別注重結合劇本的背景、情節和角色的生活體驗拿捏好語氣、語調和語速等。

三、戲劇單元課程的拓展與開發

根據布魯姆認知能力分類表,結合我校九年級學生的學情(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領會(理解)、應用和分析能力,但在綜合、評價等思辨能力(高階思維)方面,還是欠缺的)?;谶@一學情,我們有必要對戲劇課程進行再拓展、再開發,讓語文核心素養真正落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③

(一)戲劇課程的拓展:

1.將課內經典文學篇目(選段)改編為課本劇

文本資源:《三顧茅廬》《唐雎不辱使命》《孔乙己》《駱駝祥子》《我的叔叔于勒》

案例:將《唐雎不辱使命》改編為課本短劇。

2.選擇一篇課內(外)小說,先續寫其結尾部分或改寫其中某一情節,再將這個續寫或改寫改編為課本劇,并在班級表演。

文本資源:《孔乙己》《刷子李》《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麥琪的禮物》

案例:合理發揮想象,先續寫《變色龍》的結尾,再根據你的續寫改編成課本劇。

(二)戲劇課程的開發:將“讀紅色經典作品”(簡稱“讀紅作”)與“演紅戲”融合

作品資源:《紅巖》《長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閃閃的紅星》《青春之歌》《保衛延安》

選擇其中一部作品(其中的經典情節),改編成話劇,課余時間進行排練,這是筆者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一點思考。如在七(八)年級閱讀這些紅色經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提前接觸戲劇,將“讀紅作”與“演紅戲”融合,讓學生對紅色經典作品有深度的理解與體驗,培養學生閱讀與表演的實踐綜合能力,使語文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四、單元教學的再思與展望

教育教學的不斷變革,告訴我們一線語文老師需要隨時去擁抱變化,敢于嘗試未曾經歷過的挑戰,讓“大單元、大問題、大任務、大概念”這些詞匯伴隨我們的學習和實踐,嘗試著從單篇到整體,從零碎到整合,做一名“單元整體教學的踐行者”、“項目化學習的探索者”,讓這些實踐與探索展現在我們的日常課堂中、教學反思和日常備課里,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研究必將進入一個高階狀態。

猜你喜歡
棗兒戲劇探究
傳統戲劇——木偶戲
秋棗兒
設問引導探究
謊言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作
棗兒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記憶中的美味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戲劇就是我們身邊凝練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