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音樂核心素養,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2022-05-09 02:16李路
新基礎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中華核心傳統

李路

一、聚焦學科核心素養,踐行音樂課標新理念

中小學音樂教育使學生獲得基礎的音樂知識和實踐音樂的能力,作為一種靈性的教育使得學生的人格變得更加完美?!兑魳氛n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同時也向音樂教育發出新的挑戰,步入二十一世紀?!薄八刭|教育”在當代中國的教育中,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被大力提倡?!傲⒌聵淙恕弊鳛楦骺平逃虒W的根本任務,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宏偉目標。各個學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倡導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中心。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通過音樂學科課程的學習形成的具有音樂學科特點的關鍵成就,是音樂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音樂學科確立了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這三個方面的核心素養,直接引導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教師要深入研究這三方面的內涵指向,準確的把握其在學生生活及音樂環境中的具體表現。更要善于在音樂教學中運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手段,有針對性的培養和增強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學生將來面對的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型社會,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美國當代音樂教育哲學家戴維·埃里奧特給出了這樣的定義:“音樂素養等同于音樂理解,而音樂素養是多維的有效理解,而后者在本質上是程序性的和處于情境中的。也可這樣來表述,藝術性的音樂制作和專業的音樂聆聽涉及一種多維的、相關的、連貫的、生產的、開放的和可教育的認識,這就是音樂素養”。音樂教學是培育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心環節,在具體的音樂課堂中落到實處。小學基礎音樂教學工作是音樂教育過程中最基礎的環節,它的好壞直接會關系到我國音樂藝術普及與質量的提高。因此,每一位音樂教師都必須重視它。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轉變思維,從舊課堂中跳入新常規課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倡導音樂實踐,鼓勵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強調音樂課程中的人文性、審美性與實踐性,并將三者交互融合?,F代化音樂教育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和以往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不同的是教師不僅只是被要求教學生彈琴與歌唱,還需在課堂中貫徹和融入音樂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其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以促進他們健康發展的高尚品格。

二、傳承中華音樂文化,發展民族器樂教學

我國有著56個民族的璀璨音樂文化,這56個民族的音樂文化都以不同的形態樣式存在著。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對我國中小學生教育的普及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有利于發揚我國的優良傳統文化,還能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和愛國熱情。鼓勵學生不忘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去欣賞、學習和深入了解我國的民族樂器和民族民間音樂,讓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心也不由滋長。李嵐清在《李嵐清教育訪談錄》中說:“中國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珍貴的財富[1]?!敝行W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通過中華民族器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凝聚團結的愛國力量。

著名美國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墨塞爾曾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領域?!弊尅懊恳粋€孩子學會演奏一件民族樂器”,是基礎音樂教育現在與未來的教育目標之一,是很多孩子心中的夢想。器樂和聲樂是音樂表現的兩個方面,器樂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具有聲樂所不能代替的、更是無法企及的作用[2]??v觀古今中外,許多智力超常的偉人志士的成功都離不開音樂對其智慧的啟迪作用。如我國偉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精通音律,喜好古琴演奏;近代偉大的科學家李四光、錢偉長、梁思成精于小提琴的演奏,并且中國最早的小提琴作品《行路難》正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所作;現代社會中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同樣喜好演奏小提琴。在國外,古希臘的柏拉圖、英國的肖伯納、印度的泰戈爾、俄國的托爾斯泰等不少偉大哲學家、作家都認為音樂對他們的思考與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舉一位典型的例子是關于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酷愛音樂,尤其是演奏小提琴。他能夠通過在學習和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開拓自己的想象力、感知力、審美力。藝術與科學向來聯系都十分的緊密,互相促進互相推動。他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中啟發來的”。演奏樂器強調聽覺、視覺、與運動覺的高度協調,不僅能進一步深化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還能對人的潛能開發起到獨特作用。

三、中華小四弦進課堂的實踐可行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弘揚民族文化?!爸腥A小四弦”是根據十三五美育工作規劃作導向,并針對于中國的音樂教育現狀,課堂樂器普及等方面,為中國傳統音樂定制的適合中小學生初學樂器演奏的民族樂器。中華小四弦的外形如琵琶、中阮的外形,堅持了對我國民族樂器改良的傳承。音色和演奏技法融入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特色,是傳統彈撥樂器與現代弦樂器的完美結合。它體積小上手簡單易于掌握,實現了快速讓孩子掌握演奏一件民族樂器的教學目標。促進了核心素養在音樂課堂中的有效落實以及學生在音樂素養方面的全面發展。中華小四弦適合孩子們邊彈邊唱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還可以用它彈唱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音樂及戲曲作品。如若生長在荊楚一帶的學生們,老師可以教他們彈唱有關荊楚文化湖北特色的曲目。例如著名的龍船調、催咚催、六口茶等曲目。不僅在慶祝重要的傳統節日時學生們可以進行展演,還能在學校有外來賓客來訪時作為歡迎儀式進行演出。這樣既彰顯了學生們朝氣蓬勃獨樹一幟的風貌,又完美的宣傳了當地傳統音樂文化特色。促進了民族音樂文化的交融與發展,傳承了中華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

中華小四弦在課堂中不僅可以作為一件獨奏樂器演奏民族音樂,又能作為教師與學生學習民族傳統音樂時作為伴奏樂器形式存在。在古代,如春秋時期若只彈琴不唱歌,就有點不可思議。從文獻上能夠找到這樣的記載:“弦歌之聲不絕”,“詩三百,子皆弦歌之”,即《詩經》的305篇,孔夫子每一篇都能彈琴來伴唱。中華弦歌、文人音樂和古詩詞音樂都可作為彈唱的曲譜來源,中華小四弦傳承了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在弦歌雅韻中品味中華詩詞的琴韻之美,凝聚了中華民族彈撥樂器的“形”與“魂”。在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的同時立足于中華傳統音樂之傳承,推向中華傳統音樂走向世界,讓民族之魂綻放光彩。

柯達伊認為,如果沒有自己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所有的音樂教育就毫無意義,就只能是為外國音樂提供一個“容器”而已[3]??傊?,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將核心素養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始終,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傳遞給祖國的花朵。既要注重學生的內在品質及能力的培養,也要關注所培養的能力和品質能夠得到提升。讓他們學習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就像學習漢字一樣那么根深蒂固。從小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熱情以至于不會讓我國的傳統音樂之花凋謝和枯萎,加強民族傳統音樂的教育對我國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中華核心傳統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少年力斗傳統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