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穿和腰大池引流結合鞘內注射對開顱術后顱內感染的治療效果分析

2022-05-10 10:42王小林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7期
關鍵詞:開顱手術萬古霉素

王小林

摘要:目的:分析開顱術后顱內感染治療中,選擇腰穿和腰大池引流結合鞘內注射的效果。方法:取50例開顱術后顱內感染患者分2組。對照組實施腰椎穿刺鞘內注射萬古霉素,觀察組腰大池引流實施鞘內注射萬古霉素。對比腦脊液蛋白質、白細胞等指標。結果:較之對照組,觀察組腦脊液蛋白質、葡萄糖、白細胞、顱內壓及治療有效率均優(P<0.05)。結論:腰大池引流鞘內注射療法,可以更好保證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減少患者痛苦,改善腦脊液蛋白質、顱內壓等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腰椎穿刺;腰大池引流;鞘內注射;萬古霉素;開顱手術;顱內感染

【中圖分類號】 R749.1+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7--01

顱內感染是開顱手術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不僅影響患者后期治療,還會損傷患者腦部組織,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加強治療以及控制病情極為重要[1]。本文著重分析腰椎穿刺鞘內注射與腰大池引流實施鞘內注射的效果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資料時間:2021年1月-2022年3月;以50例開顱術后顱內感染患者,抽簽分2組各25例。對照組男、女為10例、15例,年齡25~70歲,平均(52.64±3.21)歲;觀察組男、女為12例、13例,年齡23~68歲,平均(52.33±3.1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后均予以血糖、血壓控制,降低顱內壓等常規治療,并應用抗生素抗感染,按照腦脊液培養和藥敏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用藥劑量。

對照組給予腰椎穿刺鞘內注射萬古霉素療法,具體為:每12小時對患者實行1次腰椎穿刺,每次放40mL腦脊液,之后鞘內注射20mg萬古霉素,以無菌生理鹽水5毫升稀釋。

觀察組給予腰大池引流實施鞘內注射萬古霉素療法,具體為:每12小時通過引流管鞘內注射10mg萬古霉素+5mL無菌生理鹽水,關閉引流管,2小時后打開引流管,開始引流操作。按照腦脊液的壓力控制引流量,24小時引流量控制在150-250毫升左右,引流管的留置時間為一周,若拔出引流管后仍有感染現象,需按照實際情況實行腰椎穿刺或另選其它位置腰大池置管引流。

1.3 觀察指標

(1)觀察腦脊液蛋白質、葡萄糖、白細胞、顱內壓水平變化情況。

(2)對比治療有效率。顯效: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癥狀消失,顱內壓正常;有效:生命體征基本穩定,癥狀有所緩解,顱內壓穩定;無效:以上所述均無變化或改善[2]??傆行?[(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腦脊液蛋白質、葡萄糖、白細胞、顱內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腦脊液蛋白質、葡萄糖、白細胞、顱內壓水平,對照組30例(1.54±0.75)g/L、(1.32±0.56)mmol/L、(26.58±2.87)*106/L、(342.59±37.88)mmH2O,觀察組30例(1.52±0.73)g/L、(1.34±0.58)mmol/L、(26.24±2.85)*106/L、(341.02±36.13)mmH2O,兩組比較無差異(t=0.105、0.136、0.460、0.164,p=0.917、0.892、0.647、0.870),(P>0.05);治療后腦脊液蛋白質、葡萄糖、白細胞、顱內壓水平,對照組30例(0.95±0.11)g/L、(2.39±1.06)mmol/L、(15.23±1.62)*106/L、(265.79±31.42)mmH2O,觀察組30例(0.49±0.08)g/L、(5.64±1.09)mmol/L、(4.36±0.87)*106/L、(212.43±23.15)mmH2O,兩組比較有差異(t=18.524、11.708、32.378、7.489,p=0.000、0.000、0.000、0.000),(P<0.05)。

2.2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對照組30例,顯效13(43.33)%例,有效7(23.33)%例,無效10(33.33)%例,總有效率20(66.66)%例;觀察組30例,顯效25(83.33)%例,有效4(13.33)%例,無效1(3.33)%例,總有效率29(96.66)%例;兩組比較有差異(x2=9.016,p=0.002),(P<0.05)。

3 討論

顱內感染臨床表現為顱內壓升高、意識障礙、高熱等癥狀,具有治療困難、預后查差等特點,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該疾病的發生和多種因素相關,主要發病機制是因血腦屏障受到破壞,降低防御能力,加之醫源性影響,致使中樞神經系統被致病菌侵入。

本次實驗表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蛋白質等指標均優(P<0.05)。這就說明,萬古霉素屬于糖肽類的抗生素藥物,主用于細菌感染治療中,是通過抑制細菌生長殺死細菌,還可通過干擾細胞壁的肽聚糖阻止細胞壁合成,抑制多肽和磷脂生成;該藥物可以較好控制致病菌造成的顱內感染,目前采用鞘內注射方式用藥,這種方式可讓藥物在腦脊液中迅速到達治療濃度,且操作便捷、可重復給藥等優勢。

腰椎穿刺鞘內注射可讓治療藥物直接進入到蛛網膜下腔,無須經過血腦屏障,可確保腦脊液中的藥物濃度,從而提升抗菌藥物的療效;雖有一定優勢,但需要反復穿刺,增加患者創傷性,且每次釋放的腦脊液量較少。腰大池引流鞘內注射給藥,可以持續且勻速地把腦脊液引流出來,可使顱內壓降低,起到刺激腦脊液分泌作用;還可排出細菌與炎癥反應代謝產物,利于腦脊液循環改善,避免反復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在本研究運用中,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反復穿刺造成的疼痛,確保治療安全性及有效率。

綜上所述,腰大池引流鞘內注射療法,可以更好保證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減少患者痛苦,改善腦脊液蛋白質、顱內壓等水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鄭家濤.神經外科開顱術術后顱內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0, 15(24):45-47.

[2]李同寬.美洛培南與萬古霉素鞘內注射對開顱術后顱內感染的治療效果觀察[J].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1,31(3):64-65.

課題基金項目名稱:腰大池引流與間斷腰穿釋放腦脊液治療顱腦術后顱內感染臨床效果Meta分析。

項目編號:20210409049

猜你喜歡
開顱手術萬古霉素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患者的臨床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萬古霉素血藥濃度與腎功能指標間的關系
靜脈滴注萬古霉素致中國人群急性腎損傷危險因素的系統評價
萬古霉素致兒童白細胞減少不良反應分析
萬古霉素血藥濃度對老年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改良眼科醫用粘貼膜在開顱手術中應用效果觀察
微創與開顱手術在腦出血治療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的危險因素分析
顳肌骨膜瓣縫合對開顱術后頭皮下積液發生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