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往事幽居寺 一座古塔寫傳奇

2022-05-10 03:36李立華
鄉音 2022年5期
關鍵詞:佛光山幽居釋迦牟尼

■李立華

河北博物院《曲陽石雕》陳列廳,展出一組原供奉于靈壽幽居寺塔中的北齊佛造像——3 尊大型漢白玉佛像及15 尊小型彩繪白石佛坐像。在柔和的燈光下,這一系列石質細膩刻工不凡的造像,看上去精美至極。

靈壽幽居寺塔,創建于北齊,重修于唐代,是北齊趙郡王高叡為放置3 尊佛造像和供奉佛舍利而興建。古建專家稱之為“目前我國已知高型磚石古塔中確切年代最早的珍品,極為罕見,保存下來又極為不易,實在是一件難得的國寶”。

方形古塔中的珍品

幽居寺位于靈壽縣砂子洞村,距離縣城50 余公里。紅墻環繞的寺院,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綠樹草叢中,頗有些“幽居”的意思。

院內一座方形七級密檐磚塔,高20 余米,塔身建于簡樸的方形臺座上,平面約5 米見方。放眼望去,幽居寺塔的造型非常獨特,各層塔檐只用很少的疊澀(古代一種磚石結構建筑的砌法),主要是以方磚一角逐層挑出,呈堆砌蓮瓣狀。塔身逐層上收,塔檐出挑也逐層減少,一至三層各出挑六層蓮瓣,四、五兩層各出五層,第六層挑出四層蓮瓣,最上面的第七層只挑出三層蓮瓣,各層塔檐上部以反疊澀上收。通俗地說來就是,塔檐造型用了長方磚的一角,也就是把磚斜45 度擺放,每塊磚只露出一角,由此形成90 度的尖角造型,通過五層疊澀形成塔檐。這種簡潔樸素中求變的砌筑手法,俗稱“棱角牙子”。它的奇妙之處在于,只通過一個小小的變動就能讓呆板的直線形成曲折變化,堪稱靈活應用青磚的早期范例。

自第二層以上,塔每層的高度依次遞減,外部輪廓也逐漸內縮,使塔體外形呈方錐形,顯得優雅簡樸。整座幽居寺塔由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它既不同于漢族傳統的樓閣式寶塔,也不同于元代盛行的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喇嘛塔(瓶型塔),既自成一體又別具一格,堪稱我國方形古塔中的珍品。

千年古寺的前世今生

幽居寺有兩通北齊石碑流傳后世,立碑時間大約為北齊天寶八年(557 年)。塔內齊碑為臥式,系《趙郡王高叡修寺頌記碑》,碑文記載并頌揚了高叡與僧人標修寺建塔的歷史。塔外齊碑系《趙郡王高叡修寺碑》,龜趺昂首,渾厚莊嚴,碑額雕雙龍戲珠,躍然有飛騰之勢。碑額上部依照北齊寺廟碑的通例鑿一佛龕,內浮雕釋迦坐像一尊,碑陰上部佛龕浮雕釋迦、多寶佛并坐像。根據碑文內容可知:寺院初名“定國寺”,定州僧人標于東魏末年創辦。北齊天保七年,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趙郡王高叡為其亡父母、亡伯、亡兄、亡妻及自身功德,選擇上好的漢白玉石,敬造了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阿閦佛3 尊佛像供奉寺內,并擴建了寺院。高叡為北齊皇室貴胄,經其擴建后的寺院規模更加宏大,殿堂鱗次櫛比,成為當時一座名剎。據史料記載,彼時的幽居寺有僧舍200余間,行僧兩千余眾居之,短短20年的時間里寺院香火旺盛,誦經聲不斷,可謂盛況空前。

北齊是個尚佛的王朝,曾有佛教寺院4 萬多所,2000 多萬人口的王朝僧尼最多時達到200 多萬人。在短短28 年的時間里創造出中國石刻藝術的輝煌,至今在河北的南北響堂、水浴寺、媧皇宮留下了大量佛教雕刻藝術??上У氖?,北齊這個短命王朝僅僅存在了27 年。隨著北齊滅亡,寺院也逐漸荒寂。元代時,塔和寺院得到重修。又曾興盛一時。彼時,定國寺更名為“祁林院”,并有兩通元代石碑保留下來,一通為元大德五年(1301 年)的《大元歷代圣旨恩惠撫護之碑》,一通為元大德六年(1302 年)的《祁林院圣旨碑》。但是,“幽居寺”之名形成于哪朝哪代,至今尚無從考證。

到了清代,寺院被完全廢棄,規模宏大的殿堂建筑均已不存,磚塔成為寺院內唯一的建筑。塔內及周邊幸存的文物共計:經幢1 座,石碑4 通,石造像21 軀,成為這座千年古寺風光一時的歷史見證。

佛首回歸 金身合璧

由于地處偏遠條件簡陋,靈壽幽居寺不堪擔負珍藏文物的重責。20 世紀90 年代,犯罪分子無情地將塔內3 尊大佛的頭像割下,連同北齊臥碑部分、磚塔石門楣、石經幢等文物盜走。靈壽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兩個月后案件告破,抓獲犯罪分子20 多名。追回北齊臥碑部分、磚塔石門楣、石經幢3 件文物。然而,包括佛首在內的其他文物,卻被販賣到了大陸以外地區,不知所終。1997 年 以后,靈壽縣文物部門將幽居寺塔內外的石刻文物,凡能搬動者,全部運到河北省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前身)保管。2013 年6 月,河北博物院新館開館試運行,原在幽居寺塔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佛身、無量壽佛佛身、阿閦佛佛身,在《曲陽石雕》陳列展出。

2014 年初,兩位佛教信眾找到臺灣佛光山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希望把一尊輾轉來自大陸的北齊漢白玉釋迦牟尼佛首捐獻給佛光山。如常法師及時告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在接受信眾捐贈的這尊佛首后,星云大師痛心于佛像身首分離,發愿將佛首無償捐回大陸,讓佛像“金身合璧”。星云大師專程派員到北京,與國家文物局取得聯系。國家文物局立即展開線索搜集,組織專家從材質、年代、體量、審美等全方位比對鑒定,發現該佛首造像與河北靈壽幽居寺塔內的釋迦牟尼像佛身造像相吻合。

2015 年5 月23 日,佛首造像捐贈儀式在臺灣佛光山舉行,佛首與現藏于河北博物院的佛身實現了“金身合璧”。隨后,向臺灣民眾進行了為期9 個月的展示,有近500 萬民眾瞻仰了這尊佛像。2016年3 月1 日,佛首造像回歸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并進行了兩周的展示。同年3 月29 日,佛首造像從北京運抵石家莊,又經技術人員精心修復,終于在河北博物院與公眾見面。

“金身合璧”后的釋迦牟尼佛像,位于3 尊大型漢白玉佛像正中。佛首梳低平肉髻,面相渾圓,細眉長眼,雙目垂瞼下視,鼻直翼寬,唇豐滿,短促頸,大厚耳。身著袈裟,袒露前上胸,雙手作說法印,兩腿結跏趺坐,仿佛從未經歷過身首分離的大災大難。這尊來歷非常用工精雕的佛像,是代表北齊皇家審美和技藝的御制造像,也代表了北齊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3 尊大型漢白玉佛造像的基座上,有北齊天寶七年(556 年)題刻。題刻標明北齊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趙郡王高叡,為彰其亡伯、兄、父、母、妻及自身功德,選擇上好的漢白玉石敬造了釋迦牟尼佛(伯父和兄)、無量壽佛(父母)、阿閦佛(自己和妻子)3 佛,供奉塔內。據文物專家介紹,皇室成員銘刻紀年的石刻造像并不多見。高叡敬造的3 尊大型圓雕造像均有明確紀年,為研究北齊佛教及佛教造像藝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猜你喜歡
佛光山幽居釋迦牟尼
陶情偶寄
紙上幽居
人生只在呼吸之間
2016尹滄海禪意書畫展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隆重開幕
面對辱罵
題李凝幽居
赴臺北齊佛像佛身在佛光山開箱
我放下過天地, 卻從未放下過你
人間的佛光山
掃凈心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