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參與縣域內交流輪崗的激勵機制建設

2022-05-13 06:02宋天敏
教育家 2022年18期
關鍵詞:輪崗意愿縣域

宋天敏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背景下,教師的作用日益凸顯,交流輪崗制度作為均衡師資配置、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自2014年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關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以來,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推動政策落實,教師交流輪崗呈現多樣化的實踐樣態,盤活了縣域內教師資源,釋放骨干教師能量,政策成效初顯。但政策要有效保障優質學校對薄弱學校、鄉村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真正推動義務教育公平而有質量地發展。目前,該政策實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瓶頸性問題。一個關鍵因素在于教師參與縣域內交流輪崗的激勵機制建設不完善,自上而下的政策模式將壓力傳導至教師群體,作為政策執行主體的教師,其流動意愿并未得到有效激發,“人在心不在”的情況屢屢可見。本文基于內容激勵和過程激勵的理論視角,探索建立教師參與縣域內交流輪崗的激勵機制,以期增強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積極性,提升政策成效。

教師參與縣域內交流輪崗存在的問題

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意愿不高。已有研究發現,許多地區面臨著教師參與交流輪崗意愿不高的情況。一項對全國18個省共13411名教師的研究發現,縣城教師去鄉村學校交流的意愿不高;云南省針對5個縣共3115位教師研究發現,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意愿較低,38%的教師幾乎沒有交流輪崗意愿。教師顧慮的因素可歸結為家庭、學校和個人三類:一是安排的交流輪崗學校距離較遠、交通不便,教師擔心無法照顧孩子和家庭;二是教師擔憂不能適應新學校的教育理念、人際交往和生源,有一定的畏懼情緒;三是擔憂交流輪崗不利于自身專業發展,影響在原學校的業績和晉升。

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主動性不強。筆者對上海894名參與過交流輪崗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數據顯示52%的教師主動參與交流輪崗,42%的教師是經學校動員后有參與意愿,有6%的教師雖然經學校動員后參與了交流輪崗,但內心仍不太愿意??梢园l現,約半數的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并非出于自愿,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主動性不強?!蛾P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規定,申報高級教師職務職稱和特級教師必須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教師參與交流輪崗趨于被動。

教師是交流輪崗政策的實施主體,當前教師參與意愿不高、主動性不強的問題,直接關系著交流輪崗政策的實施進度與實際成效。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積極性的提升需要政府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勵機制,尊重教師個體需求,激發內在動力,促進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師個人成長與交流輪崗政策的共贏。

內容與過程激勵的視角下影響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因素分析

激勵理論為分析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問題提供了解釋路徑,激勵理論可分為內容型激勵理論和過程型激勵理論,前者解決“用什么去激勵”的問題,后者則是“怎樣去激勵”的問題。在激勵內容方面,參考阿爾德佛(Alderfer)提出的ERG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核心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和成長需要;在激勵過程方面,參考波特(L. Porter)和勞勒(E. Lawler)提出的綜合激勵模式,該理論介紹績效與行為的三個影響因素,一是角色概念,即對自己承擔的角色和應起作用的理解,否則會出現無效行為;二是能力,個人績效受到其能力的制約;三是工作環境,一個人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其個人能力,取得應有的成績。

教師的生存需要。作為個體的教師,首先需要滿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包括交流輪崗期間獲得適當的津貼補助、安排合理的通勤時間、到偏遠地區享有周轉房保障等。根據已有研究,津貼補助和住房福利能顯著提升教師的交流意愿。但部分地區對交流輪崗教師的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缺乏配套資金支持、津貼補助發放不到位、教師通勤時間過長的情況,教師在學校和家庭之間疲于應付,大量時間耗費在路程上,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激勵,對交流輪崗工作產生抵觸心理,影響了教師群體參與的積極性。

教師的交往需要。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需要與其他教師、校長、學生、家長等群體進行頻繁的互動交流,人際交往亦是教師的重要需求。交流輪崗教師因初到新學校,往往面臨著全然陌生的環境,亟待重新建立人際關系,流入校校長、教師、家長等群體對交流輪崗教師的接納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心理狀態和工作熱情。此外,交流輪崗教師也需要原校校長和教師的關懷,讓教師感受到溫暖與關愛。筆者調研發現,少部分教師曾發生人際關系摩擦,如不適應流入校生源、遭到家長投訴等,教師心態失衡,導致教學質量出現下降趨勢。

教師的成長需要。專業發展始終是教師個人的關鍵問題,部分教師擔憂參與交流輪崗會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教師在交流輪崗中如果能獲得個人專業素養提升,享受到評獎評優、職稱評聘等傾斜待遇,可以顯著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蛾P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中規定各地要在職務職稱晉升、業績考核、培養培訓、評優表彰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基層在實際操作中需要進一步細化。如在業績考核方面,在流入校工作的教師其績效工資通常由原校發放,績效考核和發放分屬兩所學校,需要流入校、原校定期對接溝通,方能保障交流輪崗教師享受應得的公平待遇。

教師的角色概念。教師在參與交流輪崗前,需要對自己承擔的角色和應起作用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交流輪崗并不僅僅是換一所學校教書,更不是放逐教師,而是需要優秀的教師發揮輻射作用,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帶動相對薄弱的學校發展。教育部門與學校應在前期與交流輪崗教師進行充分溝通,引導教師了解政策意義,明晰自身承載的使命,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完成日常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學科建設等工作。

教師的能力。教師的個人能力是其出色完成交流輪崗工作的基礎,一位優秀的教師往往更能取得好的工作績效。這對學校選拔交流輪崗教師的標準提出了要求,學校只有派出優秀教師,薄弱學校才會有獲得感,逐步形成正面導向,交流輪崗政策取得較高的社會認可度。但一些學校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愿意將優秀的教師派往他校交流輪崗,“普通教師流動多、骨干教師流動少”成為許多地區的真實寫照,無法切實帶動薄弱學校發展。優質師資參與交流輪崗仍然是政策的難點。

教師的工作環境。交流輪崗教師作用的發揮受到學校因素的直接影響,教師在良好的學校環境中方能充分發揮其個人能力,取得應有的成績。學校在安排工作時應尊重教師的個體需求,提前協商好未來擬定流動的學校與年份;進入流入校后,學校為交流輪崗教師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協助教師充分發揮個人能力。但學校層面的交流制度建設和文化環境建設往往是薄弱項,容易受到忽視。

促進教師參與縣域內交流輪崗的激勵機制建設

未來教師交流輪崗政策深入推進的關鍵舉措是健全教師參與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的激勵機制,關注教師需求,尊重教師意愿,優化工作環境,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主觀能動性。

激勵內容從單一走向多元。在激勵內容上關注教師的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和成長需要,從滿足單一需求走向多元化,一是地方政府落實交流輪崗教師的津貼補助和必要的周轉房,保障合理的通勤時間;二是鼓勵學校探索建立交流輪崗教師的關懷機制,如組團流動、定期慰問、安撫家屬等,幫助教師盡快融入新工作崗位;三是切實保障交流輪崗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的傾斜政策落實到位,將教師交流輪崗政策與學校后備干部選拔相結合。

激勵方式從外在走向內生。在激勵方式上注重激發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內生動力,一是學校加強政策宣傳,積極引導教師了解政策意義,明晰自身使命,從心出發踐行教育公益責任;二是建立校內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協商機制,鼓勵學校指導教師制訂個人未來五年內的交流輪崗計劃,充分尊重教師個人的意愿;三是創設良好的校園工作環境,滿足教師工作需求,鼓勵教師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研科研、學科建設、師徒結對等工作,充分發揮交流輪崗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

猜你喜歡
輪崗意愿縣域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體環境的縣域媒體技術創新
別讓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變了味
讓輪崗教師感受溫暖獲得成長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鄉村教師輪崗交流緣何如此難?
農民工城市落戶“意愿—行為”轉化路徑及其機理研究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