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陳彥小說對中國傳統美學的融通

2022-05-15 12:15黃小瑩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寓意意境意象

黃小瑩

摘要:陳彥的小說呈現出中國傳統古典文學美善相間的審美特質以及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整體意識”。其小說美學特征的呈現離不開意象的書寫、意境的營造以及融通儒佛道思想所帶來的小說寓意的開放性與多元性。在此意義上分析陳彥小說對中國傳統美學的融通,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美學建構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陳彥 意象 意境 寓意 中國傳統美學

陳彥是近幾年由戲劇創作轉向小說創作的一位作家,其作品《裝臺》獲得了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主角》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陳彥的小說創作注重在現實主義的寫作中融人中國傳統美學的因素。陳彥曾說:“我一直希望能夠寫出有中國文化質地、體現中國人的審美情緒、反映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狀態的作品?!雹僮x陳彥的小說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其小說呈現出的中國古典傳統文學美善相間的審美特質。通過小說文本分析陳彥所選擇的意象、所營造的境界以及融通儒佛道思想所帶來的小說寓意的開放性與多元性,對融通中國古典傳統美學,探索這種美善相間的小說審美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意象的書寫

關于意象,楊義先生在《中國敘事學》中指出:“意象不是某種意義和表象的相加,它在聚合過程中融合了詩人的神思,融合了他的才學意趣,從而使原來的表象和意義都不能不發生實質性的變異和升華,成為一個可供人反復尋味的生命體?!雹陉悘┰谶x擇意象時,注重意象與文本敘事精神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之間相互滲透的關系。意象的內核精神與人物的精神人格相互滲透,從而影響整個文本的敘事精神,由此,使得整個文本始終貫穿著一種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審美倫理教化。

《西京故事》中陳彥所選擇的主要意象是文廟村院子里的千年唐槐和主人公羅天福在老家陜南山區的兩棵六七百年的紫薇樹。中國文學歷來就有對樹的描寫,樹被作家們擬人化,成為一種精神品質與生存境遇的象征。例如,對松、梅、竹精神品質的贊譽,“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對人生境遇的書寫則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樹賦》),以及當代詩歌“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里,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曾卓《懸崖邊的樹》)?!皹湟庀蟆币呀浬羁谭e淀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之中?!段骶┕适隆分刑苹焙妥限睒渚图耐兄骷覍χ袊寮覀鹘y價值觀念“仁、義、禮、智、信”的堅守。文中的唐槐由東方雨老人看護,東方雨老人的人格精神和唐槐構成了一種相互映照的關系,都成為西京城儒家精神持守的象征。羅甲成進入西京城之后,面對物質與精神上的巨大撕裂,精神崩潰,想要逃避現實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東方雨老人以其“知行合一”的行為與“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給予他再次面對生活的勇氣。而對整個文廟村的人來說,他們在古戲樓旁的唐槐下演唱秦腔,唐槐所在的地方成為戲臺,秦腔幾千年的高臺教化在唐槐之下傳遞出中國傳統的儒家教化。由此,唐槐又和秦腔的高臺教化聯系在了一起。同時,羅天福在陜南山區的兩棵紫薇樹,也是一種精神人格的象征。羅天福曾想把這兩棵紫薇樹賣了,這樣就可以供兩個孩子上學了。但是,當他回陜南山區準備賣這兩棵古樹時,卻做了一個與樹神對話的夢。醒后,羅天??粗@兩棵古樹,頓生悔意,不再砍樹。在這樣一個以經濟效益為主的時代里,羅天福選擇了一條有持守的路,“以誠實勞動安身立命”。陳彥以兩棵古樹作為《西京故事》中的“文眼”,顯示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具有凝聚倫理教化,凝聚儒家精神的功能?!堆b臺》中貫穿全文的一個意象是螞蟻?!拔浵仭币庀蠓謩e出現在文本的第1章、第13章、第29章、第65章、第80章?!拔浵仭币庀蟮闹貜统霈F,在文本中包含著隱含作者對文本意義闡釋的遞進與升華。第一章出現的“螞蟻”意象,含有“奔命”的意味,“還不都是為了一口吃的,在世界上奔命哩”。第13章中出現的“螞蟻”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有的面對重物,是扛起來,又跌下去,又扛起來,反正死不丟棄”。第65章中,順子在夢境中變成“螞蟻”。夢境中順子游蕩在螞蟻群體中的經歷可以說是順子在現實社會的一種投射。不同的是,螞蟻社會卻有著與人類現實社會不同的生存規則。在人類社會中順子這一類的勞動者是卑躬屈膝,甚至奴態卑顏地討生活,而在螞蟻社會,勞動者則是通過勤奮勞動而獲得尊重。甚至有一個“螞蟻”嘲諷順子的行為“你咋是這么一副點頭哈腰的可憐相,都不怕把腰閃了”,“我們這兒憑本事吃飯,沒誰搞這下三濫的事情”。③文本中的隱含作者,借用一個“螞蟻”的視角,批判了人類現實社會中“奴顏卑態”的處世方式。夢境中的遭遇也改變了順子對于自己職業的看法,順子由人變成蟻,發現了蟻的精神,喚醒了順子作為裝臺人的尊嚴與驕傲。第80章,順子再次看到螞蟻搬家,“他突然覺得,它們行進得很自尊、很莊嚴,尤其是很堅定”④。在文本敘事上,“順子的裝臺生活”和“螞蟻的集體生活”這一明一暗的兩條線索,共同構筑了《裝臺》這一文本的敘事內涵與敘事空間?!拔浵仭币庀蟮倪@條敘事是以隱含線索出現的,在整個文本的構建中,卻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意義建構過程。陳彥借用“螞蟻世界”的故事,說明體力勞動是有價值和尊嚴的,任何一種勞動都應該得到尊重,不應該也不能把勞動變成為一種奴態卑顏的討生活,這是對勞動的一種踐踏。由此可見,作者在兩條線索上都顯示出了對現代“勞動”價值觀念以及傳統美德“勤勞樸實”的一種認同。而在敘事意義上,“螞蟻”這一意象也具有疏通行文脈絡,貫穿敘事結構的功能。

除此之外,《主角》中出現了“老鼠”意象,這個意象的出現是和佛教的因果報應聯系在一起的。劇團中的郝大錘總是在劇團里抓住老鼠“點天燈”,任由煤油火往死里燒。最后郝大錘的結局則是喝醉酒跌進井里,被老鼠啃得只剩下骨架?!袄鲜蟆币庀蟮倪x擇是陳彥融入了中國的民俗佛教的因果報應觀念,所傳達的則是民間樸素的生命倫理。陳彥的小說中所選擇的意象是與文本的敘事精神高度契合的。以意象作為文本中所穿插的一個線索,可以起到整合文本內涵的作用。

陳彥的小說中,其所選擇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沉淀下來的、具有倫理教化功能的意象。同時,陳彥小說的寓意又是與意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就使得對陳彥小說的解讀可以朝向中國傳統文化方向。同時,不同的意象在不同的文本之中有不同的含義。在《西京故事》中表現為一種“文眼”的意義,具有凝聚文本主題的意義。在《裝臺》中則起到了一種貫通敘事的作用,在《主角》中則體現為蘊含著一種善惡感化的宗教意味。

二、意境的營造

意境是中國傳統文論的一個核心范疇,也是評價文學作品常用的批評術語。意境的形成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古風在《意境探微》中指出:“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是由實境的‘情景交融’與虛境的‘象外之情、景’合構而成的?!雹蓐悘┑男≌f由文本中故事的情與景與戲劇表現的情與景合構而成,由此指向文本外人生境界的思考與感悟。

從《裝臺》的文本人手,刁順子的每個人生處境都有戲劇里的唱詞作為其境遇的一種應照。那一首首唱詞,也將讀者的思緒引向了文本之外廣闊的藝術空間與人生思考之中。當刁順子娶了第三任老婆蔡素芬時,他想起了《楊貴妃》里的那幾句唱詞:“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⑥,這是他疲于奔命里的幸福。在面對女兒對自己的不尊重、看不起時,則有一出因果報應的戲——《天雷報》相對應,戲劇可以使用傳奇手法引天雷來懲戒不孝順的兒女,而在日常生活中卻是父母始終包容兒女。在小說的最后,第三任老婆蔡素芬因女兒菊花的刁難離開了,第二任老婆留下的女兒也因和菊花的矛盾離開了西京。女兒菊花本已經嫁給了譚道貴,卻因譚道貴賣假酒而被捕入獄,菊花又重新回到了家里。而刁順子則因要照顧工友的遺孀,又有一個女人和繼女要進入這個家庭。刁菊花和這個女人的關系或許會和蔡素芬的矛盾一般,再一次上演。此時,刁順子想起了《人面桃花》中的一段唱詞:“花樹榮枯鬼難擋,命運好賴天裁量。只道人世太吊詭,說無常時偏有?!雹?,刁順子對人生的感受,通過“花樹榮枯”“命運好賴”“人世吊詭”“無常有?!敝T多人生狀態與情緒的融合構筑,都指向了一個充滿著悲歡離合、愛恨交加、萬千羈絆的人生體驗過程。李敬澤評論:‘《裝臺》或許是在廣博和深入的當下經驗中回應著古典小說中的至高主題:色與空——戲與人生、幻覺與實相、心與物、欲望與良知、美貌和白骨、強與弱、愛與為愛所役、成功和失敗、責任與義務、萬千牽絆與一意孤行……此處是盛大人間,有人沉淪,有人修行?!雹?/p>

在《主角》中,秦腔主角的退場都營造出了一種超出生命而朝向藝術修行的大境界。憶秦娥的師傅茍存忠在表演《殺生》的時候,將生命奉獻給了舞臺?!霸谶M行吹火的時候,吹了三十六口的‘連珠火’。師父控制著氣力,一口,兩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強,直到‘連珠火’將賈化、廖寅、賈似道、賈府,全部變成一片火海。繼而天地澄凈,紅梅綻開”⑨。而這時茍老師已經在舞臺上耗盡了氣力,死在了舞臺上。作者通過描寫戲劇表演技術難度的層層增加以及戲劇舞臺情緒的層層渲染,使讀者與文本情景形成一種情感共振,進而一種強烈的審美力量也就躍然于意境之中了。而在清乾隆年間,花部泰斗魏長生也是死在了舞臺上?!霸谘莩銮厍弧侗惩捱M府》時,他以驚人的毅力,唱完了最后一個音符,當藝人們再用椅子將‘端坐著’的他,抬上前臺謝幕時,狂熱的觀眾怎么也沒想到,一代大師的心臟,已在剛才下場后,驟然停止了泵動”⑩。魏長生以及茍存忠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呈現出了為藝術獻身的悲壯境界。憶秦娥在離開秦腔舞臺的最后時刻,陳彥用了一闋詞《憶秦娥·主角》著力營造出一種天地正大的境界。

易招弟,

十一從舅去學戲。

去學戲,

洞房夜夜,

喜劇悲劇。

轉眼半百主角易,

秦娥成憶舞臺寂。

舞臺寂,

方寸行止,

正大天地。(11)

“創造意境的目的,是要誘使讀者產生聯想,將人物形象與活動環境有機地融合成一個完整的藝術體”(12)。最后這一闋詞,以其簡短、留白、意蘊豐厚而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文本內的憶秦娥半百的生命流程溝通起了文本外的讀者的人生歷程。由此,整個文本營造出了一種雄渾而完整的生命境界與文化氣象。

在陳彥的小所中,所采用的戲劇、唱詞是陳彥營造意境的一種手法,他通過這種手法將我們的思緒引向了一個更大的宇宙,人世、天道、世俗、命運似有一種渾然對于人生的思考。而這種由個人的人生境遇指向一個混沌而未知的天道宇宙世界,這是只有中國人才會有的關于宇宙人生的思考,這也是中國傳統美學所說的“境生于象外”?!熬撑c天地自然、與整個宇宙是相通的,與此相應,境所使人產生的就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13)。這也是陳彥在《主角》后記中所說,他希望“力圖想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的裹挾與牽引”(14)。而這種由意境所帶來的“韻外之致”“味外之旨”它是與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整體意識”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強調,天、地、萬物、人都處于同一生命系統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15)。

三、小說寓意的多元性與開放性

閱讀陳彥的小說,我們可以體會到其小說中有著豐富的寓意。對于陳彥小說的寓意,可以從小說的文化寓意、哲學寓意、道德寓意、結構寓意、形象寓意、寓意手法等多方面進行探究。正是因為小說中所融匯的思想是豐富的、博大精深的,小說寓意的解讀也呈現出了多元性與開放性。

《西京故事》中,陳彥所描寫的是當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后,看到了城市的燈紅酒綠、真實迷亂,他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生存與精神之間的撕裂?陳彥想通過儒家積極的人世精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處世觀、取財有道且寡欲的義利觀”(16)來抵抗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下人心的浮躁。由此,陳彥在文本中塑造了兩個具有儒家風范的人物:羅天福和東方雨。在東方雨老人看來羅天福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依我看,在今天能持守正道,以誠實勞動安身立命的人,就是真正的脊梁”。在羅天??磥?,東方雨老人是飄逸出世的,是圣人賢者。但在人物形象具體的塑造過程中,陳彥也流露出以“仁、義、禮、智、信”安身立命的羅天福在當代社會的尷尬境遇,以東方雨老人這位智者的精神來喚回羅甲成對于生活的希望也是顯得單薄無力。反而是羅甲秀這樣一位靠著自己內心的堅韌,勇敢地面對生活的人更具有日常生活的光彩,她撿垃圾、勤工儉學,畢業后創業,始終自信地面對著自己。她說:“一切都必須面對,稍一虛飄,就會真正失去本性,變得虛偽做作起來,痛苦也會加倍產生?!保?7)這才是面對生活真正的含義。在《裝臺》中,刁順子的人生態度則貫穿了羅甲秀的生活態度,腳踏實地面對生活。刁順子的人生信念則更多的是來自于秦腔“高臺教化”的倫理浸染。刁順子在裝臺的過程中,一遍遍接受著傳統劇目的影響?!吨苋驶馗分械闹伊x《游西湖》中的情義、《天雷報》中的因果報應《人面桃花》中的人生無常,這些都深刻浸潤到了刁順子的信念之中。刁順子雖然卑微的下苦,卻始終堅持以自己誠實的勞動來獲取生活所需。在《主角》中,陳彥著重塑造了憶秦娥這個人物形象,她是有著儒佛道多重文化內涵的人物形象。她有著佛家的悲憫情懷,“把戲唱好就是最大的修行”,莊子的佝僂承蜩的精神,“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數十年如一日的練習秦腔的技藝,還有儒家的進取精神,敢于承擔起人世的責任與擔當。陳彥是想通過憶秦娥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去面對當代社會所出現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出在陳彥的創作中,儒家文化的義理其實是融筑于秦腔的“高臺教化”之中的,正如陳彥在《說秦腔》中指出:“農村人的歷史、地理、文化甚至包括倫理、道德、價值觀,有許多是從‘高臺教化’中獲取的?!保?8)秦腔表演中的“高臺教化”中所蘊含的“社會倫理架構和忠、孝、節、義”,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秦地人民的思考方式、做人做事、性格形成。而在秦腔之中,同時也融筑著被世俗化了的佛教義理?!胺鸾痰膫魇谙底V演變為神譜;佛教的輪回學說被理解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直接倫理報應;佛教的解脫境界變成了對‘現實’彼岸世界的向往追求;佛教要勘破一切的修行實踐,異化為希施求福的生活方式……中國民俗佛教很快地余道教相混而成為古代中國的生活宗教”(19)。中國戲曲中所集中展示的就是這種民俗佛教,而關于道家的精神的融筑,則主要體現為由技人道的精神弘揚。羅天福的攤餅技術、刁順子的裝臺技術以及憶秦娥對秦腔技藝的追求,最后都是要達到一種渾然天成的境界。小說中豐富的儒佛道思想內容的熔鑄以及中國傳統美學因素的融入,都使得陳彥小說的寓意呈現出一種開放的、多元的特性,而這也正是陳彥所追求的?!啊都t樓夢》的創作技巧永遠值得中國作家研究借鑒。松松軟軟、湯湯水水、黏黏糊糊,丁頭拐腦,似乎才更像我理解的小說風貌”⑩,而這種風貌所呈現出的就是一種寓意的書寫。

作為一名由戲劇創作轉向小說創作的作家,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陳彥注重對中國傳統美學因素的融入,意象的選擇、意境的營造以及多元小說寓意的建構,都使得他的小說文本呈現出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善相間的審美特質以及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整體意識”。正是在此背景下,陳彥的小說創作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美學建構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①陳彥,楊輝:《文學的力量,就在于撥亮人類精神的微光》,《文藝報> 2021年5月28日第005版,第2頁。

②楊義:《中國敘事學》(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第369頁。

③④⑥⑦陳彥:《裝臺》,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第345頁,第428頁,第45頁,第427頁。

⑤古風:《意境探微》,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頁。

⑧李敬澤:《修行在人間——陳彥(裝臺)》,《西部大開發》2016年第8期,第136頁。

⑨陳彥:《主角(上)》,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第275頁。

⑩(18)陳彥:《說秦腔》,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版,第223頁,第125頁。

(11)(14)(20)陳彥:《主角(下)》,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第887頁,第894頁,第898頁。

(12)吳士余:《中國小說美學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頁。

(13)(15)樊美筠:《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頁,第50頁。

(16)劉恒山:《儒家人世精神及現代價值》,《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第9頁。

(17)陳彥:《西京故事》,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第55頁。

(18)顧偉康:《論中國民俗佛教》,《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3年第3期,第74頁。

猜你喜歡
寓意意境意象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撫遠意象等
《莊子》中的舞蹈意象
來自林間的風
春色滿園
模仿老鷹的烏鴉
一朵花的意境
環境——雕塑意境的延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