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

2022-05-15 20:02張蘭月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4期
關鍵詞:模式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摘要: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明確強調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地位。在區域建設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的背景下,鄉村振興戰略的推行能夠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同時也能在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同時,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從而為中華民族的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模式探索

引言:2020年,習總書記在農村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脫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的背景下,應將鄉村振興作為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一發展趨勢也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出不同要求。

一、鄉村金融發展中現狀

(一)農業生產面臨多方面風險

農業生產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就生產環境而言,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僅可能導致農作物的產量大大下降,嚴重時可能造成顆粒無收的情況;就農作物的存儲而言,由于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存儲的過程中可能出現意外情況。除此之外,市場供需也能對農作物的收益產生直接影響,在供過于求的情況下,農作物市場價格將大大下降,從而對農民的收入帶來不利影響。此類因素的存在均有可能對鄉村發展產生負面作用。

(二)農民信用意識薄弱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銀行不愿意向農民提供信貸服務,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許多業務人員認為農民的信用度無法得到保證。因為許多農民的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且農村的發展水平相對較為落后,此類問題的存在對農民的信用意識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許多農民可能出現還款不及時的情況,從而加大銀行的風險水平。

(三)生產效率低下導致收益甚微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水平雖然得到顯著提升,但從整體上來看,當前我國的農業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尚未實現農業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此類問題的存在不僅不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對農民收入的增長帶來了不利影響。雖然國家采取系列三農扶持政策,但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由來已久,因此在短時間內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改變,這一問題也對金融服務的開展帶來限制。

(四)信貸抵押不成熟

當前,銀行在為農村提供信貸服務時主要以抵押貸款為形式。但就農村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基本不存在有效的抵押物。農村目前的土地產權為集體所有,農民只具備經營權,房屋財產也不具備正式的證明,因此不滿足抵押條件,極大制約銀行信貸業務的開展。

二、把握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方向和重點

(一)鄉村產業多方面發展

雖然我國農業的產業化程度相對較低,但與城市相比,農村在生態以及環境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農村可充分利用自身的這一優勢來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比如,可通過農家樂、水果采摘等業務來形成農村的獨特優勢,在不斷提高農村經濟水平的同時,實現農民的增收。

(二)開展鄉村旅游業

近年來,第三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作用和優勢日益明顯。因此,農村可充分利用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的有利契機來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幫助農村加快建設,同時也能為農村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除此之外,鄉村旅游業也能夠提高國民對鄉村的關注和重視,在促進產業鏈不斷優化和完善的基礎上,提高農民的收入,從而達到刺激農民消費的目的。

(三)提升鄉村公共服務

對于農村而言,鄉村振興戰略不僅為農村的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同時也對農村的基礎設施、政策等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不僅應關注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應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從而為農民的生活和消費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

(一)完善政策保障體系

有必要對當前的鄉村金融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加大財政補貼,從而為金融體系的完善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撐。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制約鄉村金融發展的兩大因素主要為法律體系以及抵押物。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兩大問題,金融機構首先應對目前的貸款利息、貸款政策等進行調整,增加小額貸款產品,在降低貸款門檻的同時,為自身業務風險的降低帶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還應對當前的法律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從而為鄉村金融服務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撐,確保鄉村普惠金融能夠健康、有序地推進。

(二)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

應以黨和中央所提出的意見為指導,來確保各項政策的落實。鄉村領導應以資金問題的解決為當前的工作重點,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來為農村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撐,從而為金融服務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通過政策、制度等方式來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業務的發展力度,在降低農民貸款工作難度的同時,不斷提高農村資金的流動性。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對金融服務加以創新,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達成提供有效保障。

(三)打造良好的鄉村金融生態環境

應提高對金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重視,從而為金融服務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金融生態環境的完善和優化不僅能夠促進金融衍生品的產生和完善,同時也能刺激消費者對保險、理財等的需求。同時,中介公司在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紐帶作用,因此,還應加強對中介公司的構建。

金融服務活動的開展與個人信貸體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為了改變農民信用意識薄弱的問題,政府應加大對信息共享平臺的投入,通過宣傳、培訓等活動來提高鄉村人員的信用和法律意識。并通過信息共享平臺來向農民定期展示各類信貸信息、信貸政策等。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運用程度越來越高。在開展鄉村金融服務的過程中,也可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對各類資源和信息加以調查、整合和歸納,從而為電商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確保農民能夠充分利用電商平臺來擴大銷售渠道,從而幫助其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四)創新金融服務“三農”方式方法

充分抓住國家大力解決三農問題的有利契機,以鄉村振興為核心,在促進傳統金融服務不斷發展的同時,從新農村建設、產業融合、智慧農業、鄉村旅游等多個維度入手來提高金融服務的創新水平,從而確保農村的全方位和多層次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建設已進入關鍵性時期,為了有效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有必要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農村金融業務中所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優化和改善,在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得以達成的同時,保證所有農民均能夠共享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果。

參考文獻:

[1]慕慧娟,崔巍平.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挑戰及展望[J].西南金融,2021(4):12.

[2]郭興平,高楊,王凡琪.新發展階段金融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思考[J].農銀學刊,2021.

[3]王燕.對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分析探索[J].環球市場,2019,000(011):44.

作者簡介:張蘭月,女(1989.08.18),漢族,籍貫:四川資陽,學士,講師,研究方向:金融保險、供應鏈金融。

猜你喜歡
模式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H銀行“非金融服務”平臺運營策略
工行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青海省設立4957個惠農金融服務點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語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小學英語讓學與生的教學模式探析
高?!胺D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