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療法在兒童社會工作中對孤殘兒童的運用研究

2022-05-16 14:30吳海祥
藝術科技 2022年1期
關鍵詞:音樂療法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

摘要:音樂能夠讓人進入一種放松的狀態,幫助人們打開內心世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關研究表明,音樂療法作為一種治療疾病的特殊方法,憑借自身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關注。同時,音樂療法作為一種藝術治療方法,對解決孤殘兒童身心成長中面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作用?;诖?,文章探究音樂療法運用在兒童社會工作中孤殘兒童身上的可行性,以幫助孤殘兒童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關鍵詞:音樂療法;孤殘兒童;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1-0-03

1 音樂療法概述

1.1 音樂療法的概念

音樂療法又稱為“音樂治療”,是利用音樂美妙的旋律和動聽的節奏,以及運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對身心存在問題的患者進行治療,幫助患者緩解心理沖突帶來的痛苦。在現階段的醫學領域,音樂療法被很多醫學人士用來治療患者的心理疾病,以促進患者心理健康。并且音樂療法適用于各種心理疾病的治療,可以通過音樂讓患者放松下來,以及通過一段時間的音樂引導、想象、治療,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礙,使患者能夠積極融入現實社會[1]。由此可見,音樂療法作為一種可以治療心理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1.2 音樂療法的類型

第一,聆聽法。聆聽法是患者在舒適的音樂環境中聆聽特定的音樂,從而達到舒緩身心的目的[2]。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通過聆聽音樂舒緩身心,讓自己進入忘我的狀態。針對特殊兒童身心方面面臨的困境,可以根據其自身情況隨機聆聽特定的音樂,使特殊兒童慢慢地進入音樂情境中,喚醒處于休眠中的音樂細胞。

第二,主動參與法。主動參與法是采用與音樂相關的音樂字謎、歌曲表演、你畫我猜等形式進行干預治療,引導患者對音樂活動產生樂趣,親身體驗視覺、聽覺等多感官音樂的樂趣[2]。面對特殊兒童的問題,音樂療法可以激發特殊兒童參與音樂相關活動的興趣,提升特殊兒童的學習、交流能力,使其打開封閉的內心世界,克服心理障礙,進而融入社會。

第三,即興法。即興法是在對音樂產生興趣的基礎上,引導患者自由演奏樂器,如吉他、古箏等,讓患者與樂器之間建立起一種屬于自己的聯系,并通過樂器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增強成就感[2]。因為,樂器是音樂的一種載體,即興演奏是一種促進交流能力提升和改變個人行為的特殊治療手段。對于特殊兒童在生理、心理、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自由演奏樂器,與樂器建立關系,找到興趣一致的伙伴,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1.3 音樂療法的優勢

音樂療法與傳統療法不同,它是一種藝術療法,是一種通過音樂系統進行干預的療法,有著動聽的旋律和美妙的音符,治療師可以通過各種音樂對患者進行治療,發揮音樂療法的優勢,達到音樂治療的效果。根據惠勒和伍爾伯格的理論,可將音樂療法的干預分為三個層次:支持性、活動取向的音樂治療;教育、內省和過程取向的音樂治療;重建、分析和宣泄取向的音樂治療[3]。通過三個層次的音樂治療,可以發現音樂療法是在治療過程中,通過美妙動聽的旋律優勢,讓患者舒緩身心,放松心境,讓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快樂健康地成長。

2 孤殘兒童在身心成長中面臨的問題

孤殘兒童一直以來是黨和政府特別關注的兒童群體。目前,全國大約有幾十萬孤殘兒童在福利院,此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增加,社會救助力量無法滿足救助需求。孤殘兒童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政府無法面面俱到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大多數兒童在生活、成長過程中會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2.1 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孤殘兒童是被父母拋棄或父母雙方死亡無人撫養被福利機構收養的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不愿與外界接觸,長期在福利院生活。長此以往,孤殘兒童在內心形成與社會隔絕的隱形墻,進而缺乏自我認同感,對自己沒有科學的角色定位,對事物缺乏興趣,對生活沒有上進心。加之一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孤殘兒童在心理、生理方面存在問題,內心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是無用之人,對自己非常不自信,內心非常自卑,非常膽怯,不愿與人交流,有明顯的自卑心理。

2.2 內心孤僻

大多數孤殘兒童在身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礙,如智力殘疾、身體殘疾、心理殘疾等。雖然衣食住行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但他們很多從一出生就缺乏原生家庭生活體驗,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福利院雖然有相關老師的教育,但僅僅是給孤殘兒童的普遍性教育,老師還是無法像父母一樣,在成長中給予兒童毫無保留的關愛。又因自身的特殊性,孤殘兒童害怕被一些同齡人嘲笑,內心會發生激烈沖突,進而不愿與外界交流,討厭外面的世界,難以融入社會。

2.3 家庭歸屬感缺失

原生家庭及父母的陪伴對一個兒童的成長十分重要,如果兒童成長缺乏家庭教育,那么就會缺乏家庭歸屬感,對其人格產生影響。而孤殘兒童沒有原生家庭生活的體驗,或被父母無情拋棄,或父母離開人世無人撫養,被福利院收養,多數時間是在福利院生活,與同齡人在一起。由于需要照顧的兒童比較多,福利院的老師及工作人員不會像父母一樣給他們應有的照顧,可能對孤殘兒童照顧不周。福利院的生活照料及教育難以為孤殘兒童提供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孤殘兒童無法體驗到來自家庭快樂的關愛,導致孤殘兒童無法體驗到家庭帶來的快樂,進而缺乏家庭歸屬感。

2.4 品行不端

福利院的孤殘兒童,除了有內心自卑膽怯以外,還有些兒童患有孤獨癥,會通過重復自殘的行為傷害自己,有著與其他兒童不同尋常的行為。有些兒童有攻擊性的行為,會通過特殊的方式攻擊其他人,從而增強自我滿足感。有些兒童性格暴躁,憑借自身優勢,總是喜歡恃強凌弱,欺負膽子小、內心自卑的兒童。這些兒童的行為與其所處的環境、教育方式及自身的心理因素有關。

2.5 人際交往困難

大多數孤殘兒童由于長期生活在封閉的福利院,接受的教育有限,難以接觸到新的事物,又因自身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與他人交流。即使部分兒童能在附近的學校上學,但他們對外界的認識還是非常少,缺乏與社會交流的機會,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福利院與同齡人在一起或是獨自一人。同時,在陌生的環境中常常會保持沉默,不會主動跟陌生人說話,從而造成社會人際交往困難。

3 音樂療法應用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的作用

音樂療法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不同領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而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可以重塑孤殘兒童的學習認知,增強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孤殘兒童的行為問題。

3.1 重塑孤殘兒童的學習認知

孤殘兒童作為特殊群體,在學習認知上存在偏差。針對其學習認知情況,社會工作者在運用音樂療法治療孤殘兒童的過程中,無論使用哪一種治療方式和方法,目的都是讓孤殘兒童重塑學習認知、增強自信心,讓其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并且使用音樂療法能讓兒童在聽覺、視覺、感覺等感官上體驗到音樂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讓孤殘兒童對音樂保持期待,有想學習的欲望,進而逐漸產生自我學習的意識。因此,在運用音樂療法治療過程中,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常識通過音樂的方法納入其中,幫助孤殘兒童學習一些基本的概念,如認識數字、顏色、基本生活工具等[4]。學習認知對兒童的成長十分重要,這也是決定兒童未來人格發展不可忽略的因素。

3.2 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音樂作為語言和非語言表達的一種載體,受到大多數人喜愛。音樂節奏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讓人對音樂有著不同的理解。針對孤殘兒童在語言溝通和交往能力上存在的困難,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孤殘兒童的性格特征和身體特征,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兒童選擇,以提升兒童的辨別能力,找到喜歡相同類型音樂的同伴,體驗音樂的魅力,用語言表達出對音樂的理解,能在日常的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對方,為自身以后的社會人際交往奠定基礎。

3.3 增強自信心

一些孤殘兒童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梢酝ㄟ^聆聽音樂,讓孤殘兒童的身體和心理放松下來,進入忘我的狀態。還可以通過演唱和彈奏音樂,把內心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鼓勵孤殘兒童積極參與音樂相關活動,勇敢地表現自己,增強自信心。針對孤殘兒童的心理特點、面臨的心理問題,音樂療法還可以打開兒童封閉的內心世界,幫助孤殘兒童重塑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積極陽光地面對未來的新生活,展現出自信心,健康成長。

3.4 糾正行為偏差

孤殘兒童相對于留守兒童、自閉癥兒童等群體,在行為上出現的問題相對特殊一些,如暴力、偷盜、攻擊他人、自殘等。面對孤殘兒童的行為問題,要根據孤殘兒童的不同行為表現使用不同的音樂療法。并通過音樂訓練舒緩兒童的負面情緒,創作一些可以糾正孤殘兒童行為偏差的音樂作品,進行團體交流,激發孤殘兒童的生活積極性,從而培養孤殘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

4 音樂療法運用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音樂療法作為藝術療法,與傳統的治療方法有所區別,運用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時,社會工作者尤其要時常注意孤殘兒童的身心,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4.1 專業關系建立與音樂療法

社會工作者是專門從事社會工作與提供社會服務的專業人員,同時具備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在提供社會服務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孤殘兒童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用音樂療法與之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十分重要,這也是開展治療的第一步。同時,社會工作者要注意用音樂療法為孤殘兒童提供服務時,要充分考慮孤殘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如孤殘兒童感興趣的音樂類型和喜歡的樂器,制定好充分為孤殘兒童提供治療的介入策略,以在服務過程中獲得孤殘兒童的信任。社會工作者在整個治療服務過程中,對孤殘兒童的服務社會工作者必須遵守相關原則。音樂療法作為社會工作者與孤殘兒童建立良好專業關系的橋梁,能為后續的治療服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4.2 音樂療法與專業方法相結合

在運用音樂療法介入孤殘兒童行為時,社會工作者不僅要充分考慮孤殘兒童在身心方面的特殊性,還要將音樂療法和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相結合,對孤殘兒童進行治療。通過具有科學性與專業性的方法,針對孤殘兒童對音樂感興趣的程度、喜歡的音樂風格,隨機調整治療策略。

社會工作者在運用音樂療法治療孤殘兒童時,要注意音樂治療和專業知識的結合,總結和反思該療法對孤殘兒童的治療效果。同時,音樂療法與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相結合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需要繼續探索和完善,總結和反思兩者結合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效果,為將音樂療法應用于其他社會工作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4.3 孤殘兒童的特殊性與歌曲探索

歌曲與器樂曲是兩種不同的音樂體裁。它們之間的不同在于歌曲是以歌詞存在,注重歌詞的內容。器樂曲相對于歌曲來說,沒有歌詞的引領,注重旋律,有著較強的抽象性[5]。在將音樂療法運用于孤殘兒童社會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時刻注意孤殘兒童的特殊性,根據兒童對音樂的感興趣程度、參與度以及身心情況,讓兒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和樂器。通過演唱和彈奏歌曲,社會工作者要時時注意孤殘兒童展現出的狀態和變化,做到將孤殘兒童群體的特殊性與音樂相融合,發揮音樂療法的作用。

5 結語

音樂療法作為藝術療法中的一種療法,被運用于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音樂療法重塑孤殘兒童的學習認知、提升社會交往能力、消除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發揮音樂療法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的作用。筆者認為,在使用音樂療法為孤殘兒童提供治療服務時,不僅需要社會工作者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做到音樂療法與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對孤殘兒童的成長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應鼓勵更多的學者研究音樂療法在社會工作中呈現的效果,為后續的研究積累更多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梁暉.音樂藝術與音樂療法的內在聯系[J].藝術品鑒,2021(36):142-144.

[2] 陳昱宏.自閉癥兒童音樂療法[J].通俗歌曲,2017(3):195.

[3] 王索婭.音樂治療的應用領域(二)[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21,19(2):153-155.

[4] 黃威,曾果果.團體音樂療法在孤殘兒童心理及行為問題中的應用[J].心理月刊,2020,15(23):229-230.

[5] 夏娟.集體音樂療法在孤殘兒童心理治療中的實踐路徑與意義[J].當代音樂,2021(12):37-39.

作者簡介:吳海祥(1995—),男,貴州岑鞏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社區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音樂療法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
被動式音樂療法改善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PACU 音樂療法對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患者麻醉后恢復的影響
社會服務機構中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