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間性視域下的中德文化關系

2022-05-16 19:03楊寧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

楊寧

摘要:在跨文化交際中,最理想的交際模式是具有文化間性的跨文化交際,而文化間性的實現有賴于文化自信。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背景下,中國與重要的合作伙伴--德國之間已經初步建立了一種“君子和而不同”的良好關系。雙方應以文化間性為目標,可持續地發展動態的交際關系。

關鍵詞:文化間性;文化自信;中德文化關系

一、文化間性的概念

文化間性是間性理論的一個分支,是主體間性理論在文化研究領域的體現。文化間性這一概念由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在《包容他人》中提出。哈貝馬斯是在國際政治領域定義文化間性的,他認為文化間性作為一種對話政治原則要求世界上的每個民族都得到無差別的尊重,并且這種尊重不能使其民族性超越國家性。由此,文化間性可以消滅文化間的傲慢與偏見,并將所有民族都囊括在一個相互尊重的共同體之中。1

跨文化的存在和發生取決于跨文化交際活動的參與者??缥幕降奈幕掷m被重新創造,真正的跨文化處于“第三世界”,即一個不完全符合交際雙方任何一方的生活環境的“中間世界”。這個第三世界并不是一個確定的空間或時間存在,而是一個交際行為發生的情境和過程。因此,具備文化間性的跨文化交際不是交際雙方將本文化以一定比例進行組合而產生的,這種組合是靜態的,機械的,停留在多文化交際層面。在真正意義上的跨文化交際中,會產生一種全新的交際質量,一種動態的協同作用,交際的任一方都無法單方面實現這種進步。

二、文化間性源自文化自信

在唐朝時期,中國社會經濟鼎盛,文化自信,是文化輸出大國。同時各民族空前交流融合,中國文明對外來文明吸收眾多。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清朝施行閉關鎖國策略,本質上是對本國經濟和文化的不自信,對陌異性采取了敵對態度,既然沒有能力消滅對方,最起碼要隔絕于對方以保自身安全。而經歷了外敵強勢入侵后,清朝末期及民國時期的民眾尤其是知識分子的思想則是完全投向了外國文化的懷抱,其根源在于國力的衰弱讓人們對本國制度及文化產生了懷疑和否定,主動或被動同其異化(Entfremdung)。

今日中國,已經充分具備了經濟自信、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從宏觀層面來看,也已經具備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影響不僅發生在文化方面,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政治民主、乃至軍事戰略等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文化自信指引著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也對中國在世界經濟、政治舞臺的發展前景至關重要。

文化間性必須以文化認同作為前提。在交際過程中,對陌異性的認定以確定什么是自己的為基礎,而也只有同陌異對象進行接觸,才能觸發對自我的反思和認同。二者處于一種互為前提的動態關系中。沒有文化自信作為文化認同的支撐,文化間性無法發生,只能導致他文化對本文化的剝奪和同化。

三、中德可持續性動態文化關系

《論語·子路》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自古以來對此解釋眾多,其中廣受認可的是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說道:“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夠調和左右矛盾的意見,而自己的中心思想還是獨立而不移。小人不一樣了,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別人縱然影響了他,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關頭,意見相左,相處就不會融洽,自然而然變成同而不和了?!?

中德之間多年來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可謂“君子之交”。早在2014年3月,“中德合作是兩個偉大民族的相互學習。盡管中德歷史傳統和發展軌跡不盡相同,但兩個民族擁有很多共同的優良品質,比如勤懇耐勞、謙虛認真、踏實苦干、勇于創新。這為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相親相敬、取長補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友誼建立在尊重、信任、包容基礎上,國家交往亦是如此。當前,全面深化中德關系,缺的不是利益契合和共同目標,而是勇氣、胸襟、視野?!蹦藸枌Υ松畋碚J同,德方理解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面臨的各種挑戰,“認識中國不能套用德國的標準”。在同默克爾總理的會晤中談起孟子的名句——“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在近期同默克爾通話中說道,中德關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雙方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注重合作共贏,推動優勢互補。

多年來中德兩國文化互動頻繁,交際質量逐漸加深,雙方都在主動提供更好的了解對方及讓對方了解自己的途徑。從德國方面來看,旨在促進國外的德語語言教學并從事國際文化合作的歌德學院于1988年進駐北京,現已在多個城市設立了文化中心、考試中心或語言中心;德國國家旅游局在微博、微信等各大媒體平臺設有官方中文賬號,旨在向中國民眾宣傳德國風土人情、地理自然,吸引中國游客;今年5月,德國電視臺ARTE更是推出了一部三集紀錄片:《純銀時代:中國如何成為世界強國》(Pures Silber. Oder: Wie China zur Weltmacht wurde),展示了過去 500 年白銀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影響,從德國學界的角度幫助德國民眾了解中國的過去,理解中國的現在,展望中國的未來。從中國方面來看,多年來孔子學院已在德國多處設立機構,除提供漢語學習機會外,還增加了德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同德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于2008年成立的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政府設立在德國首都柏林的官方文化交流機構,旨在向德國公眾全面展示中國在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的發展狀況和成就,目標也在于推動兩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和促進兩國關系發展;2017年3月,新華社首檔德語電視節目《你好德國》(nihao Deutschland)開始在德國全境播出,如實記錄了“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德兩國民眾和企業之間交流的故事。該節目已播出500期,其中既有德國網紅在中國美好生活的真實記錄,也有旅居德國多年的漢語教師親自見證了出于各種工作、生活的需求,及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向往,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熱情和堅持。經過中德雙方多年的努力,心與心逐漸靠攏,刻板印象逐漸減少,曾經中國人用希特勒同德國人攀談,并行納粹軍禮開玩笑式的打招呼早已絕跡,曾經德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要素斗笠、齙牙、瞇眼和細長胡須也早已淪為過時的笑話。希望不久的將來,某些情境中用“青長蟲”(Ching Chang Chong)代指中國人的指稱也會經由人們對中國的了解和反思而被主動淘汰。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習主席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德語從業者除了肩負向德國乃至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責任,也應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同德方一起努力,共同思考、相互感知、通力合作,構建出一種克服了同化或對立的,具有“第三方秩序”(die“dritte Ordnung”)3的文化間性。

參考文獻:

[1]曹卜文.“文化間性”與對外漢語教學.[J].現代交際,2019 年 11 期.

[2]陳仲庚.君子人格的核心內涵:“和而不同”的共存意識.[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 年 9 期.

[3]Alois Wierlacher. Interkulturalit?t. [M].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2003.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自信”三喻
為何要堅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文化自信,登高望遠
網絡文學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淺析習近平“文化自信”的四個維度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