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文物修復的基本功及維修人員素質

2022-05-16 08:06劉歡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人員素質基本功

劉歡

摘要:文物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不可替代的歷史見證。在進行文物發掘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很多文物都由于時間過于久遠而出現了損壞。因此,如何提高文物修復水平、保護文物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由此,本文對文物修復的基本功及維修人員素質進行研究,結合實際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提高維修人員的專業素質。

關鍵詞:文物修復;基本功;人員素質

文物是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載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文物會受自身材質、儲存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逐漸發生損壞,這使得其本身的價值很難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文物修復人員需要根據文物的損壞情況,采取適宜的措施進行修復,從而使其歷史價值得到良好的體現。此外,文物維修人員還需加強對自身的培訓,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從而使自身的專業能力滿足文物修復工作的需要。

一、當前文物修復保護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業開放度較低

對當前文博行業而言,其首要問題在于對從業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F階段,多數文物修復人員供職于事業單位中,而這類單位在選拔人才方面對學歷的要求十分苛刻。如省市級以上的文博機構大多要求碩士畢業,即便是縣級單位也多以本科生為主要的學歷要求,很少向職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1]。其次,人員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對文博行業而言,從業人員的發展途徑主要為評職稱。然而,當前的職稱評定機制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僅以職工的外語能力、論文發表情況等作為核心的恒定指標,給文物修復人員的職位晉升造成了預定的阻礙。在這種情況下,其對參加工作的熱情逐漸消退,對專業工作的認同感較低。

(二)缺乏足夠的重視

現如今,我國長期處于文物修復人員匱乏的狀態,且從實際狀況來看,亟須修復的文物數量十分龐大,但能夠完成修復文物的工作人員卻非常少。同時,還有許多文物由于存放時間過于久遠,使得其修復難度過大,需要工作人員耗費極大的精力與時間才能完成修復工作,導致其工作效率始終難以提升[2]?,F如今,我國多數高校在歷史專業中僅開設了歷史與考古兩類專業,對文物修復這方面重視不足,這導致文物修復人員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現象。還有的修復師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因其自身的工作經驗不夠豐富,進而出現了較多的失誤現象。這不僅對文物修復工作的開展造成了阻礙,還可能對文物造成破壞。

二、提高維修人員素質的措施

(一)加強學校培養

若想切實提高文物修復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國家教育部門就需要為文物修復專業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支持,通過在高校中開設文物修復專業的方式,為國家培養專業的文物修復人才[3]。通過這一方式,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強化,能夠滿足文物修復工作的開展需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由于該專業本身的人才相對匱乏,因此,國家可以給予這一專業適當的政策傾斜與資金支持。而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注重將修復技巧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多利用多媒體等技術,使課堂氛圍得到活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文物修復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能夠主動參與到文物修復工作中。此外,學校還可以設置專項地想學金,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并在其畢業前讓其前往博物館等地進行實行,從而時需而生能夠真正明確文物修復工作的要點,推動其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校對自身的培養效果,從而提升自己的文物修復技術。另外,相關部門還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等途徑對文物修復師這一職業進行宣傳,使人們對這一職業產生了解,并逐漸激發其興趣,引導更多的學生進入這一行業中,為文物修復工作的穩定開展提供保障。在這些方式的支持下,人們對文物修復工作的認知更加明確,相關從業人員也能進行更加系統的學習,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復技術。

(二)積極開展專業培訓

除了加強專業建設外,在文物修復部門內部也需加強對文物修復師的培訓從而使其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專業能力也能得到強化。例如,管理者可以組織工作人員定期進行集體培訓,通過培訓使其掌握處于時代前沿的修復技術,并結合實際對該技術進行妥善應用,從而將現代技術融入實際修復工作中。同時,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修復人員也需要定期進行研討學習,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吸收先進人員的工作經驗,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另外,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修復人員也可以將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進行分享討論,使修復團隊能夠集思廣益,為整體專業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此外,由于待修復的文物數量過多,使得許多修復人員缺乏足夠的時間進行培訓。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培訓課程上傳至互聯網中,使修復師能夠通過微課的形式展開學習。由此,在這種授課模式下,修復師的專業水平得到提升,有助于文物修復工作的有序進行。

(三)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現階段,文博行業可定期開展文物修復及保護技術研討會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進行人才選拔。同時,其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資源共享平臺,從線上及線下兩方面同時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針對文物修復工作進行深入地交流與討論,從而促進校際交流。另外,學校還可以與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由學校及單位分別委派教師,通過雙師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開展實訓活動,從而完成教學成果的轉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實踐教學得以高效進行,有助于推動文物修復行業隊伍建設的順利進行。且其還需要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增進對教學資源的挖掘開發,從而實現業界資源共享,教學質量及行業發展也能得到保障。

結束語

現如今,文物修復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使傳統文化得到充分體現,還能為其傳承與弘揚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由此,本文對文物修復的基本功及維修人員素質進行研究,通過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學校培養、積極開展專業培訓、加強師生間的交流等措施,以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推動文物修復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瑾.淺談文物修復需注意的幾點問題[J].首都博物館論叢,2020(00):344-348.

[2]周希婧.對可移動文物修復中涉及法規、標準與原則工作思考[J].首都博物館論叢,2020(00):338-343.

[3]李劍.修復后陶瓷器的保管與養護[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24):68-71.

猜你喜歡
人員素質基本功
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功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問題研究
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信息時代基層檔案管理對策研究
氣象地面觀測人員素質培養與提高研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國內外案例對我國內部審計的啟示與思考
梅蘭芳苦練基本功
曹家莊完小開展教師基本功比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