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工藝如何得“道”

2022-05-16 13:16龐晨旭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龐晨旭

摘要:《工藝之道》是柳宗悅先生于20世紀初發表的有關“工藝的問題”這一論題相關的論文合集,從而引發大家對于“民藝”的思考,更加強調的是“民眾、實用、尋?!钡摹敖】抵馈?,其內涵是非機械化的、樸素自然的、務實求真的“工藝之道”。

關鍵詞:柳宗悅;工藝之道;日本手工藝

“什么是真正的工藝”,這是柳宗悅提出并要解決的一個日本民藝所面臨的問題,作為“日本民藝學之父”的柳宗悅認為:美即是生活,這樣實用的民藝是唯一的,只有這樣有特色的民藝,才有如實表現民族獨立性的力量。

工藝之所以成為工藝,是因為它符合了正確的工藝的準則,一則是“用”,用是超越一切的工藝本質,一切的形態和造型都是為了工藝之所能,即是否“合手”且便于使用,如果將一件器物的焦點置于器物的外在形態,工藝的性質與美就會丟失。這里的用不僅僅是用物,還有用心制作物品的過程。僅僅是追求物品的作用例如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的“擺設品”,與其稱之為工藝還不如稱之為美術更合適,因為其脫離了實用品,所以遠離了美。

二則是實用,與高級而又貴重的器具相比,民眾們日常生活所用的鍋碗瓢盆或許就不能稱之為工藝品。在這些日常用品中都存在的共性那便是“適度”之美,從美術的角度來看,這些日用品并不美觀甚至可以說是形態丑陋,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在這些日用品上你可以找到最為純正的工藝之美,那便是自然賦予的美。

三則是“美”與“多”的結合,只有大量制作的物品,才是民眾都能夠“用”的物品而不是少數富有者獨有的物品,這樣工藝之美才能證明其存在的意義。在富人們所炫耀的少數作品中,很少有美的制作,取而代之的則是技巧的炫耀和過度的裝飾,這樣的作品便不能夠進入工藝的正道。對于工藝的“多”之美我們可以理解為個人作家的少量精美作品相比于民眾的工藝來說,其生命力太過于脆弱。

四則是工藝之美只有和勞動結合才能成為可能,工藝由手工轉到機械時,所失去的就是創造的自由,沒有工匠們汗水的浸入與反復的技巧訓練,就創造不出美的工藝,藝術家們在作品中所追求的感性、情緒和自我的表現等并不是工藝之美的寄托所在,而是在創作過程中的反復,勤勞與努力。唐代禪宗大師百丈懷海曾有語“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辈粌H工藝之美是勞動的產物,所有的幸福也都是勞動的產物。

五則是相關的工藝勞動者,工藝中存在的美如果與勞動相結合,那么負擔著勞動之命運的大眾就是相關的工藝工作者。不同于美術創造,美在美術中會選擇天才,而在工藝中會招來民眾,也只有如此,工藝才能被稱之為“民眾的工藝”。在美的世界里,比之更有魅力的則是事實,工藝代表的則是民眾對美的普遍認識。在正確的時代里,藝術家的作品不應該比民眾的作品更受追捧,若只是一味追求藝術家的審美,美就會停滯。

六則是合作創作的物品才能被稱之為美的工藝,古代的工藝作品大多都是通過合作才產生的,是將有著不同特長的工匠專業分工后的結合。廣義上來說,工藝應當是由所有民眾綜合創作出的產物,由此工藝之美即是社會之美,是社會集體相愛相助,協同共進的體現,這樣的社會集體沒有強大的富有者,也沒有屈辱的貧困者,民眾之間相互扶持,共同維護社會的利益,柳宗悅將這種工藝之美又稱為集體之美。

七則是沒有無視手工的工藝,柳宗悅在書中介紹這一法則是顛撲不破的永恒真理。無論如何精密復雜的機械作品,所顯示的美都是拙劣的。手工是伴隨著民眾們創作的自由,其中蘊含的無限的變化與創造能力,無論怎樣復雜的機械在手工面前都是單調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機械的使用解放了雙手,使用機械制作的物品較之手工產量更多,造型更加整齊精密,這是機械工藝的優點。

八則是正宗的工藝以天然為上。這里的天然指的是工藝一般所需求的材料。如果不依賴于好的材料,就沒有真正的工藝之美。在書中柳宗悅寫到如果沒有自然的慈雨沐浴,工藝種子便不會發芽。以顏料舉例,今天使用的化學顏料與千年前古人所使用的礦石、植物顏料相比,天然的色彩則更加純粹自然。故鄉之名有時也會成為工藝之名,就如China作為了中國之名而漆器Japan則成為了日本之名。

九則是無心之美,作為最高的工藝之美,相比較于多數器物花費了很多的功夫和心思,無心創作出的器物所顯現的優雅之美卻是永遠的。今天的人們都想通過在器物上展示自己高超的加工技巧來凸顯器物的價值,但結果往往與之相違背。無論是誰,都做不出孩童般的稚氣之作,民藝的創作也是如此,就如未受過教育的工匠與農民在自然的作用下質樸地生活,他們所創作的賦有生活氣息的作品正是因為其背后有自然,所以往往能夠顯示出驚人的創造力。

十則是無我,柳宗悅在書中將工藝比作是民眾之道、無心之道、無我之道,在柳宗悅看來,工藝是不分個性的,工藝的器物是要回歸到服務中,而器物上顯示了特殊的個性就不會成為公眾能夠平易接受的對象。而工藝就會被美術化,從而遠離實用。工藝不是“個人的藝術”,但這不是對個性的否認,而是對個性的解放。柳宗悅認為如果只是為了出名而制作,就是美術而不是工藝,只有對民眾保持親切感的工藝才能保持工藝之美。

十一則是單純之美,工藝中的單純是美的主要因素,復雜的造型會破壞其使用的便攜,復雜的材料會導致器物本體的瑕疵,復雜的色彩則會破壞器物本體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只有通過最普通的途徑、最簡單的方法、最單純的技術和最質樸的心境,才能表現出工藝最為單純的美。我們必須要讓工藝回到民眾的手中,讓工藝出自民眾之手并服務于民眾。

在當今社會,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們在接受西方文化輸入的同時卻也丟掉了許多優良的傳統技藝。在互聯網時代甚至有一些傳統手工藝被視為落后的生產方式要被人們予以淘汰,而其中的工藝美術也在努力脫離工藝而朝著美術的方向發展,這直接導致了傳統手工藝從人們的現代生活中脫離出去,取而代之的是工廠的機械化生產。正因如此我們自當重新認識傳統手工藝的優秀傳承,結合時代的特色,輔助以機械創造出服務于人民群眾社會生活的工藝。

參考文獻

[1](日)柳宗悅,著.徐藝乙,譯.工藝之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