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2022-05-16 06:17張藝凡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動手能力小學美術培養策略

張藝凡

摘要:由于新課改理念的實施,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已經慢慢地體現出時代發展中的新元素,并非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當作唯一的關注度,而需要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置于一個核心位置上?;诖?,在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則需要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幫助其獲得濃厚的學科興趣,這對于增強學生美術學科的基礎是有積極作用的。接下來筆者總結出幾個論點,對其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動手能力;培養策略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掌握賞析美術作品的技巧,而且還需要指導學生參與動手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造能力。由于小學生存在強烈的視覺沖擊能力,在面對一些新鮮事故的時候,其視覺捕捉能力非常強。此時教師需要通過挖掘小學生的這一生理潛能,加強教學模式的改革,盡可能地幫助小學生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有積極意義的。

1.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發揮的作用

關于小學美術課堂的活動設計來說,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訓練非常重要,其表現包括: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增強其學科核心素養,這也是確保學生能夠學好這一門課的一個重要前提要素;小學生若要具備較強的美術能力,一定要具備較強的學科核心素養。②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能夠使其更直觀、全面地感受到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為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做鋪墊。

2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的應用對策

挖掘學生的發展潛能,注重個性化發展的差異性等,則是優化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對此,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期間,小學美術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學生的親自實踐與親身體會,方可彰顯學生的課堂主體,促使其相關能力得到提升。

2.1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模式參與實踐應用

在小學美術課堂活動中,教師必須要分析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喜好、學習基礎、認知規律等對其科學分組,確保各小組的學生人數在4-6人之間。并且,組內的學生不管是性格、基礎,還是綜合素質等,都應該體現出較強的互補性。對此,教師必須要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鼓勵每一小組的組員一起創作美術作品,逐步鍛煉及提升組員的應用實踐能力。比如:當要求學生“畫人物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為單元的方式布置不同的創作主題人物,在繪畫期間,需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人物畫的繪制技巧與注意要點,每一小組的組員數量比較多,能夠發揮集體的力量優勢,而且對于創作思路來說,能夠達到集思廣益、持續改進的目的,以便于能夠讓所有學生的創作能力得到提升,由此來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術創作與動手應用的興趣愛好。

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的技法進行指導與訓練,方可在鞏固學生的美術創作基礎的前提下,確保學生的創作技法不斷增強。例如:油畫棒、水彩筆在造型、勾線、上色等方面的區別;手工課的裁剪、粘貼等操作要點等。由于技法訓練需要圍繞著每一堂課的教學重點進行推進,所以一定要具備整體的全局觀,讓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同時得到教師的輔導與指點,從而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

2.2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來提高其動手能力

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地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滿堂灌”思維,它通過一個創新性的手段幫助學生應該自主思考、探索與研究,從中掌握學習的方法與要點,由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促使其參與積極性不斷增強。對此在小學美術課堂活動中,教師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期間,必須要引入自主探究法,這也是現階段新課改理念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與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趨勢相吻合,并且也與現代化教育理念相同步。比如:在向學生介紹色彩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安排學生參加一些課外活動,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參與、深入探索的方式去觀察自然界中的不同顏色,當學生通過不同的植物、動物等去感受大自然的過程中,能夠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返回教室,此時需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感繪制出來,同時還需要融入學生的想象力與聯想力,這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為鞏固學生的美術基礎帶來極大的幫助與指導。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探究學習對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是有重要作用的。美術是一門藝術,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是實現創新創作的一個重要源泉,對此,在實際教學中,自主探究方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尋求知識,并進一步擴大學生想象空間,促使其動手能力不斷提升。

2.3通過構設個性化的教學情節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學,都對應不同的教學情境。對此,教師需要運用情境教學法來鼓勵學生參與實踐訓練,這也是增強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藝術來自于生活,同時又超越于生活”,對此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直觀的情境下中積極學習,能夠獲得高效的學習成效。比如,當向學生介紹“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手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創設一個個性化的立體空間,由此能夠讓學生深刻、形象、客觀地認識到立體空間的特征,引導學生通過直觀想象與聯想的方式進行構思,由此能夠明確不同的創作主題與方向,然后指導學生認真創作,由此來逐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也能夠隨之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

3.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設計來說,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當作一個重要目標,唯有如此,才能夠設計出能夠滿足學生實際發展要求的教學內容。具體來說,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思考、情境構設等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訓練,指導學生不斷改進與提升,這對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美術基礎是有積極意義,而且還能夠為實現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朱婷婷.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剪紙教學為例[J]. 小學時代(奧妙), 2020, 000(005):25-26.

[2]賈云麗. 勤于動手外化于行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探討[J]. 讀天下(綜合), 2019, 000(029):1-1.0324C0C8-25C5-42A1-AC60-9252FE508157

猜你喜歡
動手能力小學美術培養策略
動手能力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培養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