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伯年寫意花鳥畫的特點及對繪畫創作的啟示

2022-05-16 01:46周欣月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任伯年啟示創作

摘要:花鳥畫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伯年的花鳥畫用筆簡練,造型精美,設色清麗,畫中表現出的強大生命力受到不同領域人們的好評和歡迎。通過對任伯年花鳥藝術特點的探究,對花鳥藝術的造型、章法等方面進行借鑒與參考,有助于提高繪畫專業理論和技法,為花鳥畫創作提供一種新思路,既要注重生活的積累,又要以現代觀念對待傳統。

關鍵詞:任伯年;花鳥技法;啟示 ;創作

寫意花鳥畫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縱觀歷代優秀花鳥畫作品,各具特色,自成一家。寫意花鳥畫一直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賦予了更多的時代氣息,做到了“師古而不泥古”“古為今用”,為新時代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傳遞新的時代使命。

當今寫意花鳥畫發展必然需要創新,大膽探尋的精神。而任伯年先生便是近代風格獨具的一位畫家,他的出現為海派的繪畫藝術帶來了強大的生命力。文章主要以任伯年花鳥畫為視角, 分析其在花鳥創作方面的特點, 以饗讀者。

一、任伯年花鳥畫藝術特點

(一)物象生動的造型

任伯年充分利用了西洋的寫生法與我國傳統的默記法,非常善于將動態與靜態物體相結合,甚至連固定在畫上的物體的姿勢都描繪得十分細膩,圖像鮮活而不失動感。如《鸚鵡圖》,這幅畫的主體是兩只體型較大并列而站的鸚鵡,周圍有花枝相伴。畫中鸚鵡的動作形態準確,轉瞬即逝的動態描繪使這幅畫充滿了活力。簡單的筆觸彰顯了自然的生命力,鸚鵡的靈巧之美也為觀看者帶來了活潑美麗的感覺,使人精神愉悅。任伯年用其高度熟練、概括、準確的寫實技巧、生動精到的形象刻劃,傳達對象內在的氣質精神,“以形寫神”,創造出神采奕奕,活生生的花鳥畫卷,為我們提供了成功范例。

(二)沒骨畫法的創新

任伯年的沒骨畫技法是以惲南田的沒骨繪畫技法為基礎,擴展其內涵。他的筆墨不拘一格,靈活多變,從動筆到使用顏色,從使用墨水到使用水和粉末,都沒有延遲,充分發揮筆法形態的作用,他總是趁色彩未干之際, 以水或粉再作勾寫點染, 因而色彩淡雅明潔,畫面具有強烈的透明感,這些特點使得他的花鳥畫呈現出生動靈活的多樣性,從而開拓了花鳥畫的新面貌。例如在《竹雞圖》中,任伯年使用沒骨法描繪了竹骨和花朵,整個繪畫的特點是水、墨、色相互交融,在花朵的處理上,冷調和暖調并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竹雞的后背則更加出色,使用了沒骨法中從未出現過的干筆和枯筆的筆觸。背部使用焦墨,這些特點使得任伯年的沒骨花鳥畫區別于西方的水彩畫,同時又兼顧了中國畫的審美趣味。

(三)著重畫面的章法布局

任伯年始終堅信整個畫作的章法對創作至關重要,他并不完全遵守古人的構圖規律,而是主張在繼承的基礎上尋求創新,力求繼承傳統繪畫“密不通風、疏能跑馬”的布局章法,吸取民間美術追求畫面整體而平面化的精髓,又受益于西洋畫焦點透視的觀察和造型方法。通過自身的不斷實踐與摸索,他創造出了許多新穎獨特、變化多端的構圖形式。如《荷花鴛鴦圖》,畫面四片肥厚碩大的淡墨荷葉占據畫面中部的顯著位置,或自然垂擺、或翻轉而舉、或凈影照水,雖未見風片,卻已可感風滿全圖。整體構圖分散而密集,物體前后穿插、錯落有致,筆與筆之間的留白,起到了透氣和清醒視覺的作用,斑駁迷離,實非功力深至不能輕達此境。畫面整體的結構合理、疏朗、活潑,構成了一個清晰的主題。

二、任伯年花鳥技法對繪畫創作的啟示

對于任伯年的評價,許多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觀點參差不齊。他精湛而熟練的繪畫技藝,粉體的生動自然運用,為繪畫史開辟了一個新視界。他的成功范例, 雖然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 但提供的啟示并沒有成為過去。

(一)注重生活積累

任伯年之所以能夠創作出生動的藝術形象,和他能夠熟練使用豐富而獨特的繪畫語言是分不開的。他經常會觀察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特征,包括物體的運動、表情、顏色變化等,并且繪制大量的草圖。通過長時間經驗的積累,收集相關的繪畫素材,再將生命力注入到寫意花鳥創作當中,在他筆下這些生動的花卉和飛禽中, 我們似乎也能感覺到大自然真實的美感以及清新的空氣和生命的搏動。作為一名對生活充滿情感的畫家,即使任伯年的繪畫作品中很少增加詩歌的成分,但作品中卻充滿了詩意。

(二)以現代觀念對待傳統

任伯年的花鳥繪畫技法經歷了從簡單嚴謹到灑脫,再到自然樸素的過程。他能夠敏銳地洞察代表藝術發展趨向的新的藝術觀念和新的藝術趣味,積極地尋求與之相應的有新意的藝術語言,面對東、西洋的藝術, 他并不將其拒之門外, 而是大膽的加以改造, 融入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鳥畫藝術風格,新穎而富有現代氣息,它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生生不息。

如今,環境、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創作花鳥畫時,應在優秀的傳統上創新,以現代觀念對待傳統,源于生活, 并高于生活,作品高明而不清高、通俗而不庸俗, 雖置我于觀眾當中, 而并非拋我于世界之處。創作出不失民族特色,符合時代審美的作品,做到筆墨當隨時代。

三、結語

當代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指出:“中國畫此后的道路,不但須恢復我國傳統運筆線紋之美及其偉大的表現力,尤當傾心注目于彩色流韻的真景,創造濃麗清新的色相世界?!比擞斜瘹g離合,自然亦有榮枯衰敗,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創造新程式。任伯年的成功,雖然時間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 但他提供給我們的啟示并沒有成為過去,創作不能一蹴而就,更應該靜下心來獨立思考,領略傳統藝術的魅力,不能人云亦云,一切學習前人的法都是“我用我法”,古為今用,創作出符合時代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向思樓.任伯年花鳥畫的藝術特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07):57-59.

[2]湯永炎.任伯年繪畫藝術研究[J].藝術百家,2007,23(S1):59-69.

[3]張麗. 海派花鳥畫對現代花鳥畫創作當代性的啟示與束縛[D].山東師范大學,2011.

[4]吉哲夫.任伯年花鳥畫色彩藝術特點分析及其對后世的啟示[J].藝術科技,2015,28(07):148+257.

[5]趙春恒.任伯年寫意花鳥畫的個性風格淺析[J].大舞臺,2014(06):17-18.

作者簡介:周欣月,(1998.11--),女,籍貫:江西吉安,漢,碩士 ,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美術)。

猜你喜歡
任伯年啟示創作
Jazz
賣假畫獲良機
任伯年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任伯年畫貓真“用力”
創作失敗
關于《翔》的創作
任伯年畫貓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