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

2022-05-16 01:46賀如夢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情緒調節心理健康青少年

摘要: 情緒調節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擁有情緒調節的能力不僅能改善我們的情緒,還能促進人際溝通,減少沖動。青少年階段是個體身心從不成熟到成熟過度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青少年情緒波動較大,具有沖動性和不穩定性。因此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可以幫組他們合理掌控情緒,提升生活滿意度,保持心理健康。

關鍵詞:青少年;情緒調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良好素質的前提和基礎。不同年齡階段的群體有其特定的心理健康問題,而青少年正處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轉化的時期,其身心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加之缺乏對外部壓力的合理調控方法,往往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從而導致學習障礙、情感障礙和適應困難等心理健康問題,阻礙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全球每年因抑郁癥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種種跡象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顯,如加以正確引導,將促進他們心理健康,有助于他們今后生活學習的發展;倘若不被引起足夠重視,也將嚴重影響今后的身心發展。對于心理健康的干預方法有很多,外界的干預往往是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而對于個體本身可以通過自我調節進行干預,其中良好的情緒調節則有助于維持心理健康的穩定,【1】Gross認為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可以幫助個體減少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個體的人際交往、學習和生活都有積極地作用。本文首先對情緒調節的概念、策略進行介紹,然后系統分析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以期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參考。

一、情緒調節

情緒(emotion)是一種復雜的內部心理活動,包含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個成分,它對個體的認識和活動發展有一定的影響。青少年時期又被稱為情緒的“快速變化期”,這一時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平衡,青少年處于各種矛盾中,因此情緒波動也比較大,往往從一個極端變化到另一個極端,具有,明顯的兩極化。情緒可以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是指個體需要獲得滿足時所產生的感受,而消極情緒則往往是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的體驗。情緒調節不僅可以控制消極情緒,也可以維持積極情緒,使個體更好的適應社會和生活環境。因此,情緒調節可以被定義為:個體根據內外環境的要求,在對情緒進行監控和評估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行為策略對情緒進行影響和控制的過程,是個體為保持內外適應的機能反應。其主要策略有認知重評和表達抑制,認知重評指個體從認知上改變對情緒誘發情景或事件的理解,從而改變情緒體驗,它發生在情緒產生過程的早期,并在情緒反應傾向完全產生之前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改變后續的情緒軌跡;表達抑制指個體對當前或即將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為進行抑制,它在情緒產生過程中出現較晚,雖能有效控制、減少情緒行為的表達,但不能減少情緒體驗的頻率。不同的情緒策略與心理健康的相關行不同,【2】劉文和張妮等人通過元分析方法考察青少年情緒調節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青少年認知重評與其心理健康積極指標顯著正相關,與消極指標顯著負相關;表達抑制與心理健康積極指標相關不顯著,與消極指標顯著正相關。

二、情緒調節和心理健康

傳統醫學有“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的說法,認為情緒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說明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是保證我們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適應生活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維持自身的心理平衡,并發揮自身的潛能。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人們需要根據不能的環境和生活境況進行情緒調節。青少年需要同時面對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大環境,所接收到的壓力來源也各不相同,如人際關系、親子關系、學業壓力等等,都會影響其心理健康。在人際交往中,為了和同伴保持友誼,個體往往需要控制自己的不滿情緒,避免因為沖動而傷害朋友,如果個體缺乏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就可能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難以建立親密的友誼;在學習中,面臨日益增多的學業壓力,青少年在體驗成功和失敗過程中會產生開心、激動、焦慮、擔憂等情緒,合理的調控自己的情緒,將有助于個體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成功中提取關鍵點,以便自己在下一次的學習中更好的提升。反而,如果個體無法合力調控自己情緒,就可能因為失敗而自責、焦慮甚至否定自己的付出,或是對自己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不錯,從而止步不前。這些都會影響青少年的學習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三、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以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認識生命、世界以及社會,正確觀察和客觀分析事物,從容不迫地處理事物,提高對挫折和心理沖突的容忍度,防止心理障礙的發生。

(二)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消極刺激和消極情緒,如考試挫折后的苦惱,互相爭吵后的憤怒等。因此,除了通過心靈對話和宣泄尋找親友、同學、老師之外,還應該提醒和警告自己,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青少年應該盡可能地參加一些積極的體育活動,以防止消極情緒的出現,放松心情,這對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主動進行人際交流。在青少年的正常的交流中,青少年可以交流他們的思想和感情,得到了啟發及指導還有幫助,從而大大增強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減少了心理問題的出現。這是保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Gross J 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299

[2]劉文,張妮,于增艷,張靖宇,車翰博.情緒調節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關系的元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28(05):1002-1008.

[3]楊李. 高中生情緒調節策略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其團輔干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0.

[4]曾盼盼,俞國良.情緒調節與青少年心理健康[J].教育科學研究,2008(Z1):89-92.

作者簡介:賀如夢(1993.03-),女,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碩士研究生,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認知神經科學

猜你喜歡
情緒調節心理健康青少年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淺議排球運動員賽前不良情緒的表現形式
大學生情緒調節特征的相關研究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第二單元 做自立自強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