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互聯網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精準扶貧

2022-05-16 10:50張靜靜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精準扶貧電子商務互聯網

摘要:精準扶貧工作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并獲取脫貧攻堅戰勝利的關鍵舉措。目前,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也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本文將從多個緯度探尋基于互聯網電子商務背景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電子商務;互聯網;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指了解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的實際狀況,依托科學技術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實現精準管理與精準幫扶目標。結合國情實際,國內各地區的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后期且面臨更大的難度?;诖?,圍繞互聯網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精準扶貧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1.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建立供求數據庫

互聯網的顯著優勢在于用數據替代龐大群體。為達成精準扶貧目標,工作人員可充分展現互聯網優勢,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創建供求數據庫,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完善供求數據庫;

第一、收集信息,了解供貨方的最大供給并保存供應信息,同時,收集需求信息資料。由于需求信息較為分散,政府各地政府可將任務下發至基層單位,由基層扶貧人員調研貧困戶數據,統計貧困人口真實信息并將上述信息精確地輸入到數據庫中。

第二、統計信息并分析信息,在完成數據信息的錄入工作后,科學分析數據信息,強化精準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值得注意的是,數據庫并非一成不變,而應是動態變化的。扶貧工作的持續推進也會持續優化數據庫信息,從多個層級推動扶貧工作發展,實時更新人口信息。相應地,工作人員可依托動態數據庫精確追蹤區域內的貧困人員,了解幫扶情況,緊跟扶貧工作進程。

2.設置專門的互聯網交易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依托移動智能終端輕松連接互聯網,而各地貧困農戶也可將勞動產品放置互聯網平臺并開展電子商務交易?,F階段,農產品與平臺之間的連接仍然具有矛盾性,無法滿足特殊銷售需求?;谏鲜霰尘?,專用交易平臺可拓展各地特色農產品流通范圍,方便需求方、供貨方了解實時的交易信息,有效處理信息溝通產品直銷的問題,降低交易成本,實現供求與供貨的合作共贏,極大提升精準扶貧效果。

3.結合區域特點創建公共品牌

國內多數農產品具有濃郁的地域元素,如,甘肅天水的花牛蘋果、四川的不知火柑橘。各地政府部門可結合地域元素與風土人情,搭建標準化、程式化的銷售生產流程,建立區域公共品牌。同時,各地政府也應加大支持力度,規范相關政策,嚴格把關產品質量與生產流程的規范程度,帶領散戶、小戶生產符合相關標準的優質產品。若各區域擁有公共品牌,則可轉型升級原有的銷售模式。當前,互聯網較為流行線上直播、產地直銷、網紅賣貨等形式,上述方式均有助于凸顯農產品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知名度。將上述銷售模式對接互聯網,可節約物力、人力、財力,降低經銷商、生產者的渠道成本,大幅提高經濟收益,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在創建公共品牌時,各關聯方也應充分尊重地域特色與風俗習慣。

4.借助信息技術創建多元電商模式

我國物產豐富,土地遼闊。國內貧困地區大多擁有優質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部分地區更擁有豐富多元的民族工藝品。過去一段時間,傳統電子商務的對接方式大多為企業對企業、個人對個人、區域對區域,其主要流通于經銷商、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上述銷售模式的顯著特點在于可供各方建立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有助于打通目標群體間的關聯性。但是,該種模式只能覆蓋小范圍,無法實現多渠道、大規模的經營流通。目前,國內部分貧困戶不具有集中化資源,無法有效承接網絡銷售任務,也難以支持運營工作。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發展,各地工作人員可集中相對零散的農業資源與生產能力,實現區域內的規?;?、程式化生產,進而對接穩定銷售渠道,構建長效機制,實現有效的精準扶貧。在信息化時代,各地應大力發展新型電商模式,建立適合農村的多元電商平臺,將傳統一對一的關系轉變為多對多或一對多,搭建多元化的信息整合平臺。上述信息整合平臺可拓展國內外的資源渠道與農產品市場,為國內極具特色的農產品、民族工藝品創建多元銷售渠道,有效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進步發展。

5.結合線上線下完善電商扶貧機制

過去一段時間,基于電商模式所開展的扶貧工作大多將精力集中于農產品入城市、工業品入農村兩個方向。盡管農產品的增長速度快且具有較大需求量,但其在電商領域依然被歸類于小品類。多數消費者依然采取傳統方式消費農產品,僅依靠電商模式依然無法全方位地取代傳統線下消費渠道?;谏鲜霈F狀,各地應努力整合傳統渠道與電商模式,推動線下與線上的協同發展。當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極大縮小城鄉差距,而脫貧攻堅重點也大多聚焦于民族地區。各地政府職能部門應創建線下消費、線下經營、線上營銷的綜合電商模式,依托預訂服務、信息提供、折扣促銷等多種手段向互聯網用戶推送線下商店消息,將線上客戶轉化為線下客戶群體。通過有機融合線下服務與線上引流,強化精準扶貧質量。上述電商模式的核心在于線上宣傳,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優勢,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產品信息,實現多方的互惠互利。

6.依托互聯網技術精準監督資金流向

在信息化時代,精準扶貧工作必然會涉及到網絡技術。各地工作人員應深入分析網絡技術的便捷性,實現扶貧工作的精確定位。過去一段時間,受限于諸多因素影響,扶貧工作遇到資金被隨意克扣、資金被非法挪用、資金流向不明等問題,極大影響扶貧工作效果?;诨ヂ摼W背景。各地政府應發揮網絡技術優勢創建大數據平臺,全程監管精準扶貧工作的每筆資金流向,有效杜絕上述問題。同時,監管單位應定期向上級部門匯報扶貧工作進展與資金流向使用情況,將上述信息錄入數據庫;上述工作可促進資金流向、扶貧工作的透明化發展,有效監督扶貧工作進程,切實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果與效率。

7.結束語

各地政府部門應明晰精準扶貧的含義,發揮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的技術優勢。通過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建立供求數據庫,設置專門的互聯網交易平臺,結合區域特點創建公共品牌,借助信息技術創建多元電商模式,結合線上線下完善電商扶貧機制,依托互聯網技術精準監督資金流向,有助于發揮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的多重優勢。高質高效地完成精準扶貧任務。

參考文獻

[1]劉黎黎,吳芳敏.文化精準扶貧模式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報,2020,37(06):78-80.

[2]陳小娟.“互聯網+文化扶貧”的現實挑戰與創新路徑[J].行政管理改革,2020(12):50-56.

作者簡介:張靜靜(1983年12月29日 -),女,漢,安徽宿州人,畢業于安徽大學,法律專業,安徽大學客座教授、研究生在讀,工作單位:安徽聯新科技有限公司,職位:董事長,研究方向:電子商務.E8524C2A-E807-45D4-98CB-3C4BA56312BA

猜你喜歡
精準扶貧電子商務互聯網
遼寧大拇哥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法草案首審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那些事兒
電子商務: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