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政策協同視角下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2022-05-16 18:29努爾比婭吾買爾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減貧

努爾比婭?吾買爾

摘要:從政治協同的角度來看,減貧與農村振興協同的聯系和理論是一致的。其政策實施目標、政策實施方式和政策供給內容具有多維度、多層次的政策協同效應,因此,將政策協調作為一個分析框架,從政策協調的內容來看,搞好工業發展、社會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從政策協調入手,廣泛推進縱向協調和橫向協調;從政治協調機制上,我們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結構機制和程序機制,以挖掘減貧與農村振興之間的有效聯系。

關鍵詞:政策協調;減貧;農村振興

以減貧和農村振興本身為代表的“農業、農村地區和農民”治理活動是一項目標和復雜、系統、整體和分階段的任務,它們之間的聯系涉及多個層次和維度。本文件從政治協同理論出發,闡明了在減貧與農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過程中,不同主題、政策和制度之間的互動、協調與合作,并對兩者的有效和持續推進過程進行適當調整,以便為鞏固和擴大減貧成果以及廣泛促進農村復興奠定堅實基礎【1】。

1.減貧成果與農村振興有效聯系過程中的政治協調內容

1.1工業發展的政治協調

從農村建設的角度看,農村工業經濟的繁榮推動基礎設施的完善,進而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從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看,產業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僅可以提高當地的社會保障水平,,農業發展要與其他產業發展相協調,充分利用土地政策,稅收政策和科技政策,協調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充分協調產業政策與環境政策的關系,做好產業發展與文化發展的協調工作,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和文化政策的合力。

1.2社會保障方面的政治協調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保障。這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這是治國安邦的一個重要問題【2】;做好自下而上政策與穩定政策的協調工作,消除政治差距;搞好穩定政策和現代化政策,推進政策現代化。

1.3基礎設施建設的政治協調

農村基礎設施為全面推進農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建設貫穿于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全過程;在減貧階段,農村基礎設施從“無”到“有”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在鞏固和擴大減貧和農村振興成果的時期,我們必須注重促進從“是”到“優秀”到“少”到“多”的協同作用。我們必須做好保持和鞏固扶貧開發成果的后續工作?;谠诔跏茧A段投資的成果,我們必須提高成果的可持續有效性,避免停滯和停止。同時,要加強智能數字設施建設,提高村級全球服務能力,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另一方面,在反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以農村實際需求為導向,逐步增加基礎設施的數量和種類,實現全區域、全領域的覆蓋。

2在將減貧與農村復興有效結合的過程中進行政治協調

2.1高層和下級政府之間的縱向政治協調

縱向協調旨在確保政治效果與決策者的預期效果一致,并更加關注政策的實施過程。各級政府之間的協調,特別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調,在中國特色的地方-中央關系中,中央政府作為元政策的決策層,對政策協調具有絕對的權威和控制權。憑借這種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和制度優勢,兩者在政策目標上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地方政府將根據中央文件發布地方實施意見。

2.2同級政府之間和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橫向政治協調

一方面,橫向協調旨在確保不同部門發布的政策相互支持,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政治問題在充分協商和對話后進行整合的過程。農村振興是一項國家戰略,涉及全國范圍廣泛的領域和行業。它們的全面推廣已經超出了現有政策和任何單一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如果縱向政策協調側重于推動政策的深入實施,橫向協調則更側重于解決規模問題。

3減貧與農村振興有效背景下的協調機制政策

3.1優化政策的結構性協調機制

根據協調機制分析框架,組織結構可分為正式結構、半正式結構和非正式結構。正式結構主要指政府部門之間協調形成的結構形式,是“基石”為了加強正式結構的建設,我們必須強化責任制度,在澄清如何評估政治協同效應的基礎上建立問責機制,在縱向和橫向協同中明確不同政策主題的責任分配,并改進政治協同的制度化和標準化。半正式結構指官方和非官方協調狀態,這是對政策協調進程的有力補充。

3.2優化政策協調的程序機制

3.2.1優化信息協作機制,完善信息共享平臺。

在縱向協調方面,信息溝通應針對不同層面的政策問題,了解基層對政策執行問題的政治反饋,以便及時進行政治調整;在橫向協調方面,各部門應打破信息系統壁壘,共享必要的基本信息。與此同時,簡報和定期會議也有利于政治決策的相關性。

3.2.2優化激勵機制,增強協同效應。

激勵機制是確保政策協調目標實現的外部驅動機制。這一機制主要在縱向協調方面發揮作用。上級政府作為下級政府整體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協調目標的實現程度。同時,對不適當履行職責的,要依法予以懲處。

3.2.3優化區塊協調機制,打破區塊分割。

積極借鑒自上而下建立的扶貧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黨委農村工作組的作用,建立統一高效的決策、討論和協調機制,鞏固和擴大扶貧和農村振興成果【3】?!?/p>

4結論

總之,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決定了二者之間的連接期是充滿政治協同的時期,一方面,跨境綜合體的問題需要政治協調來解決,需要協同治理理論和全球治理理論我所代表的協調政策也為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協調過程往往伴隨著資源、權力和關系的匯集【4】它還將消耗一定的政治成本,這是對傳統治理理念的新挑戰。作為一個需要在長期實踐中不斷調整、改進和發展的政策過程,以全面推進農村復興戰略,政治協同效應但是,需要更詳細地協調“三農”問題的特點?!罢螀f同理論應更廣泛地應用于政策實踐,這是實現農村地區最佳全球治理的職能指令手冊。它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 張青,郭亞元.內部邏輯和減貧與農村復興之間的有機聯系[J].理論觀點,2020(10):55-60.

[2] 新華社.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辦公室第十次集體學習講話[EB/OL](2018年11月26日)[11,2020]

[3]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關于鞏固和擴大減貧成果與農村振興之間實現有效聯系的意見[M].北京:公共編輯,2021:4:

[4] 魏超.政治協同的內涵、特征和實現條件[J].理論指南2016(1):56-59.

作者簡介:努爾比婭·吾買爾,女,維吾爾族,新疆烏魯木齊,1992.9.19,碩士,助理研究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830000),伊斯蘭教現狀

基金項目:課 題 名 稱:和田縣朗如鄉刀孜亞村深化去極端化對策思考,課題編號:20QZ03

猜你喜歡
減貧
報告
湖南省農業減貧的間接效應研究
試論大理州民生改善中的“減貧”問題及建議
最低工資制度對農村減貧效果影響研究
支農貸款減貧效應的實證研究
扶貧,我們在行動
中國的減貧成績單
農村普惠性金融發展和減貧的研究進展
湖北省恩施州減貧問題探索
各國領導人論“減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