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農村初中學生思想責任意識培育的研究

2022-05-18 22:46梁文平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1期
關鍵詞:初中學生策略研究

梁文平

摘要:在科學育人觀的大力倡導下,教師紛紛探尋中初中歷史教學的科學構建策略,以此促進學生進行主體化信息交流、高效化信息積累和整合化信息處理,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和精神 境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責任意識培養日益呈現出非常突出的緊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學生思想責任意識培養逐漸成為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核心任務之一,并以此成為未來學生擁有高度職業素養與敬業精神的思想基礎。

關鍵詞:初中學生;思想責任意識;策略研究

引言:對歷史教學來說,關于責任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學 目標。同時也是學生自身價值觀的體現。在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學內容都會涉及到責任意識和民族自豪感,能讓學生在歷史的事件和人物認知中慢慢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引導,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并讓責任意識在學生的心理根深蒂固。

一、利用電化教學強化學生責任意識

在責任意識培養過程中,學生獲得的感官刺激、心理沖擊和情緒感染越強烈、越直接、越有效,才會進入大腦興奮、情緒激動、心理激蕩和精神飽滿的良好認知狀態之中,學生獲得的認知印記和學習 效果才會更加堅實有效。因此,教師要在學生責任意識培養過程中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聽覺刺激和情感刺激,力求最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心海波瀾以及情感共振,借助強大的外界刺激有效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以此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抗美援朝”為例:“抗美援朝”雖說是中華民族幫助朝鮮人民抵御外辱、維護世界和平、匡扶人間正義的“俠義之舉”,人民志愿軍卻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因為當時新中國歷經多年的戰爭而剛剛成立,物質儲備消耗殆盡,加之朝鮮戰爭爆發非常突然,來不及物質準備,中國人民志愿軍沒穿棉衣就趕赴前線,而當時已經冬天。于是,在朝鮮戰爭中就出現了“冰雕連”一詞,整建制的志愿軍戰士由于在冰雪之中執行潛伏任務而被凍死。因此, 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冰雕連”的悲壯畫面以及“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惡劣物質條件必然能夠深深觸動學生,使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強烈的心理震撼和情緒激蕩。還有一個原因,當時美國人憑借著飛機優勢,牢牢掌握住制空權,導致我方物資運不到前線,從而使人民志愿軍長時間處于孤立無援的尷尬境地。這樣,學生就會在人民志愿軍以血肉之軀與敵人的飛機大炮進行無畏戰斗的悲壯場面中獲得強烈的視覺刺激、聽覺刺激、心理沖擊、心靈震撼與情感激蕩,必然能夠形成強烈的應激反應,而氣憤填膺、悲憤不已、熱血沸騰、亢奮不已。

同時,學生對于一個個人民志愿軍為了他人幸福而慷慨赴死、以身許國、從容就義,而感到扼腕嘆息、拍案而起。因此,學生自然就會產生保家衛國、維護和平、堅守正義、除暴安良的積極意識,責任意識也會慢慢 形成和提升。學生還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宣泄對美帝國主義以及一切丑陋行徑的憤恨之情,而積極學習、主動進步、提升技能、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獻上一份力。良知,是學生形成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的“沃土”,也是教師開展歷史教學、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教學方向,用責任激發良知,用良知培育責任,用責任詮釋生命。

二、利用主體教學強化學生責任意識

教師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緩慢提升、日積月累的“慢熱過程”,教師不能急功近利,要給予學生一個慢慢自省、逐漸成長的主體發展過程。因此,教師要積極創設主體教學,引導學生自覺參與、主動觀察、積極思考和交流認知,讓學生在觸目驚心、痛徹心扉、心海難平中留下久久難以忘記的認知痕跡和探究結果。這樣,學生的責任意識就會在主體感知、切身體驗中慢慢形成,并在教師的反復刺激、持續強化中逐漸提升,體現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以“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例:“抗日戰爭”源自日本軍國主義為了經濟危機、掠奪經濟資源、擴張國家版圖,從而給亞洲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戰爭災難和人類浩劫。因此,在“抗日戰爭的勝利”一課的教學過程中,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大討論,讓學生深入探究以下問題:第一,抗日戰爭的性質;第二,抗日 戰爭帶給中國人的苦難;第三,日本鬼子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第四,抗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第五,抗日戰爭對中國人的啟示;等等。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堂討論中主動參與、展開思維、積極思考、自覺探究,在主體探究中暢所欲言,在互幫互助中解決上述問題。因此,學生就會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看到帝國主義的殘暴與霸道,深刻明白人民軍隊是國家尊嚴、民族尊嚴的維護者,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為了提升責任意識的教育效果以及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開展層次,教師還可以為其提供紀錄片“抗日戰爭”,或節選出一些能夠刺激學生正義感、責任感與擔當意識的重要事件,如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731 部隊、三光政策、萬人坑等。教師要以此告訴學生,歷史不容忘記,我們沒有資格原諒“歷 史罪人”,牢記歷史不是為了復仇,而是居安思危, 讓歷史不再重演,任何一個熱血青年都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能夠責無旁貸地積極學習、主動成長、為國效力。

三、利用翻轉教學強化學生責任意識

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上探究中積極認知歷史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之中學習歷史、看清興衰、看懂榮辱。因此,教師可以實施翻轉教學,讓學生在充足的課下時間內慢慢思考、深度探究、整合發展、逐漸自省。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辨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因而能夠感悟歷史、看清潮流,積極向英雄志士學習,主動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體現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順水行舟,采取人性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早日具有責任意識。

四、利用實物教學強化學生責任意識

歷史,最注重真實性和可信性,因而歷史教學越有真實性與說服力,教學效果自然就會越好,學生獲得的認知信息也會越深刻、越有效。因此,教師可以將實物教學引入歷史課堂,讓學生親眼看到歷史畫冊中的真實“物證”,積極借助實物去感悟歷史長河中的滄桑巨變。實物教學能夠以無可辯駁的真實性給予學生最強烈的感官刺激和情感激蕩,幫助學生牢記歷史,因而非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切實體現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歷史課堂是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積累、凝聚人文教育滋養、提升責任擔當意識的成長基地,也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彼此幫助、密切合作、整合發展的生命樂園。因此,教師以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為核心任務,積極探尋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的有效性策略,力求加強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的有效性,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解東霞.中職歷史教學加強對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的有效性[J].知識文庫,2022(03):82-84.

[2]李慶翠.借熱點新聞助燃初中歷史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22(01):70-72.

猜你喜歡
初中學生策略研究
初中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體育技能評價能力發展的實驗研究
初中學生語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淺析
培養初中學生自信心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