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道濕化護理的研究進展

2022-05-22 11:55李俊哲
醫學前沿 2022年5期
關鍵詞:重癥患者神經外科

李俊哲

摘要:闡述了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道濕化管理重要性,系統回顧分析了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道濕化管理的研究現狀,包括對氣道濕化的定義、濕化液的選擇、濕化方式、濕化量、氣道濕化效果評價等內容進行梳理,旨在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神經外科、氣道濕化管理、重癥患者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由于病情較重,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幾率較大,但建立人工氣道后容易吸入未經過生理氣道濕化的氣體,痰液黏稠,容易形成痰痂,增加肺部感染的風險,人工氣道的濕化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愈后,現將氣道濕化的應用研究綜述如下:

1 氣道濕化的定義

氣道濕化是指為了保護患者的氣管、支氣管黏膜,任何途徑向患者供氣前必須先經過濕化處理,將溶液分散成細小微粒,隨著吸氣進入氣道,以使氣道的濕化度增加,防止痰痂形成的一種物理方法[1],上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具有清潔、加濕和濕化的作用,如果濕化不足,黏膜干燥就會導致纖毛轉運系統無法正常將各種病原菌排出體外,誘發感染。

2 氣道濕化的現狀

2.1 氣道濕化液

2.1.1 0.9%氯化鈉注射液是我科常用的濕化液,屬于等滲溶液,可維持氣道黏膜、纖毛的生理功能,但水分蒸發后會濃縮在氣道,形成氣道內高滲環境,增加對氣道刺激,痰痂形成幾率增大,稀釋痰液作用較小[2]。

2.1.2 0.45%氯化鈉注射液是由0.9%氯化鈉注射液+滅菌注射用水以1:1的比列配置而成,查閱多篇文獻提出0.45%氯化鈉注射液是最為理想的氣道濕化液,滲透壓更接近生理需求,無刺激,不增加氣道阻力,對濕化、稀釋黏稠痰液作用較大,患者出現氣道黏膜出血、刺激下咳嗽、痰痂形成、痰栓阻塞的幾率下降,降低肺部感染的風險[3]。

2.1.3 滅菌注射用水為低滲液體,對痰液的稀釋能力強,但其容易導致呼吸道粘膜水腫,增加氣道阻力,可短期適用于痰液黏稠、氣道失水多、高熱、脫水的病人。

2.1.4 1.25%的碳酸氫鈉療效可能與其PH值堿性有關,在肺部感染、軟化痰痂、濕化有效性等三個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優勢,但對氣道壁有脫水作用,若大劑量使用可加重缺氧、導致組織黏膜水腫、抽搐、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不建議大劑量長期使用。

2.2 氣道濕化方式

2.2.1 人工鼻 人工鼻作為被動型濕熱交換器,能模擬人體解剖濕化系統,具有適度濕化、有效加溫、過濾功能。使吸入的氣體更接近生理狀態,補償了機體內熱和水分的喪失,有效濾除細菌,對空氣中0.3um以上的微粒濾除率大于99.9%,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建議建立人工氣道的病人常規使用。

2.2.2 氧氣霧化 氧氣霧化是利用高速的氧氣氣流,(一般氧流量為6-8L/min)將藥物形成煙霧,使微小的藥物顆粒隨著氧氣進入呼吸道,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需強調,隨著氧流量的增高其霧化效果會降低,不建議氧流量調節過高,此外,氧氣霧化對濕化液進行加溫處理,大量的濕冷霧滴進入呼吸道后易引起患者氣道痙攣。

2.2.5 氣道內持續給藥 臨床上主要有微量泵持續泵入、間斷推注法、一次性氣道灌洗。

2.2.5.1 微量泵持續泵入方法:用50ml注射器抽取0.45%氯化鈉注射液,使用延長管連接到氣管導管處,妥善固定,插入深度以不易脫出為宜,速度根據痰液性質進行調整,周芳等研究通過微量泵持續小劑量注入濕化液,對氣道刺激小,基本上不會引起刺激下嗆咳,有助于提高吸痰效果,減少吸痰中HR、SPO2的變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

2.2.5.2 間斷推注法:我科監護室目前主要采用此法,痰液黏稠的病人在吸痰前使用注射器抽吸3-5ml0.9%氯化鈉注射液在患者吸氣時沿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處一次性注入,以使氣道濕化液隨著患者吸氣進入氣道深處,增強濕化液的作用,雖然達到了一定濕化作用,但這種濕化方法容易引起患者心率上升、SPO2下降、嗆咳等不良反應,通過此濕化方法拔管后發現仍有痰痂附著在氣管插管底端,甚至需要中途更換氣管套管,只能緩解痰液黏稠,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此法仍存在缺陷。

2.3 氣道濕化量

正常生理環境中,呼吸道每天丟失約250-300ml的水分,如果有人工氣道的病人失水量更多,呼吸道每天丟失約800-1200ml的水分,神經重癥患者大多數病人拔除氣管插管后出現張口呼吸,因此呼吸道的濕化量需要經過評估之后及時補充。安聰娟等[7]可以根據病人痰液黏稠度的不同將濕化量在36h內分別調至6ml/h、12ml/h、16ml/h、達到了良好的濕化效果,降低了肺部感染,筆者主張建立人工氣道的病人應至少保持絕對濕度33mg/L的濕度,降低人工氣道堵管的發生率。

2.4 氣道濕化效果評價

經過醫護人員對呼吸道濕化的干預,應隨時觀察患者痰液量、痰液黏稠度,做出相應的調整。常用的判斷痰液黏度的標準:I度(稀痰),痰如米湯樣或泡沫樣,吸痰后,痰管接頭內壁上無痰,提示濕化過渡,病人會出現頻繁嗆咳,痰從人工氣道處經??瘸?,有的時候需要自制集痰液杯收集痰液,人工鼻更換頻繁,應考慮減少霧化次數,如用乙酰半光胺酸霧化藥建議醫生停掉,增加吸痰次數且每次吸痰要將痰吸凈。II度(中度黏痰),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痰管接頭內壁,易被水沖洗干凈。提示濕化滿意,可考慮繼續當前的霧化治療。III度(重度黏痰),痰黏稠呈黃色,吸痰管壁上會滯留大量痰液,水不易沖洗干凈,吸痰管進入氣道吸痰時有明顯的阻力感,甚至經過氣道濕化后吸出大量血痂或痰痂。提示濕化嚴重不足,應考慮增加霧化次數,24h持續泵入氣道濕化液,吸痰時進行氣道沖洗,加強翻身扣背,吸痰。使用機械輔助排痰。需行抗感染治療等處理措施。

3 小結與展望

建立人工氣道后氣道的正常生理結構改變,如何采取措施維持氣道正常的微環境成為研究的重點難點,本文對臨床常見的濕化方法及濕化液進行了綜述,旨在為臨床改善人工氣道濕化提供理論依據,提高管理者對氣道濕化的重視,使人工氣道濕化技術越來越完善,維持患者呼吸道正常功能,提高吸痰效果,降低留置人工氣道不良反應,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衛方方.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濕化管理新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27):3750-3751.

[2]莫夢燕.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人工氣道濕化護理進展[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6,30(5):398-400.

[3]焦瑞娟.不同濃度氯化鈉溶液人工氣道濕化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護理,2015.7(4):284-288.

猜你喜歡
重癥患者神經外科
側俯臥位擺放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護理
神經外科圍手術期中采用細節護理的效果分析
細節化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策分析
動脈血乳酸動態監測在心臟外科重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血糖變異性與重癥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觀察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體會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彩圖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