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小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探討

2022-05-22 03:07梁開展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趣味性高中物理

梁開展

摘要: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讓高中物理教學更符合改革要求,同時將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教師有必要設計一些小實驗,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補充與延伸,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進一步掌握物理概念、規律?;诖?,本文從高中物理教學視角出發,簡要論述了課堂小實驗的特點與作用,針對如何有效實施課堂小實驗提出了一些策略性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課堂小實驗;高中物理;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對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其中包括動手能力與實驗能力。而通過有效實施課堂小實驗,能夠為學生這兩方面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不可否認的是,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展示出了各種各樣的實驗,設計非常合理,而且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單純地依靠教材中的這些實驗還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為了不斷強化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教師要善于設計多樣化的小實驗,利用較少的時間,幫助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形成更透徹的理解,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一、關于高中物理學科課堂小實驗的概述

(一)課堂小實驗的特點

第一,取材方便。與實驗室實驗有所不同,課堂小實驗所需的材料相對比較簡單,對材料沒有過高要求,很多材料都源于學生日常生活,主要包括橡皮筋、塑料瓶以及泡沫板等。得益于取材方便的特點,有助于課堂小實驗的有序、高效開展,也能為知識講解奠定基礎。第二,趣味性強。相比于實驗室實驗,課堂小實驗對學術性沒有過高要求,其就好像是游戲活動,教師可以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使課堂小實驗有更強的趣味性。

(二)高中物理課堂小實驗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通過開展課堂小實驗,能夠從根本上扭轉傳統灌輸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置身于課堂小實驗中,更好地驗證、理解理論知識,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為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在課堂小實驗中,學生會得到一定的自由,無論是材料的選取,還是實驗步驟的操作,都可以由學生自己決定,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物理課堂小實驗有效實施的策略

(一)開展趣味小實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設計課堂小實驗時,為了保證小實驗的高效率完成,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盡可能多融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元素,提高小實驗的趣味性,充分體現寓教于樂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實驗室實驗的束縛中擺脫出來,避免過于嚴格、嚴肅,要加強對學生群體的關注,將一些“流行”元素引入進來,如視頻、游戲、魔術等,提高小實驗的趣味性,保證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為教學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液體表面張力”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魔術類課堂小實驗。具體步驟如下:將一個水杯中裝滿水,并讓學生猜測如果將東西放進去,水是否會從水杯中流出來。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會”。其次,邀請一名學生來到講臺之上,并將一枚大頭針交給該學生,引導學生將針尖朝下緩緩地放到水中。此時發現,杯中水并沒有向外溢,引導學生重復上述步驟,發現投放了十幾根大頭針之后水依舊沒有溢出。通過這樣魔術類的小實驗,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液體表面張力這一物理現象,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二)自主開展課堂小實驗,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高中生要想學好物理知識,缺乏良好的學習能力是萬萬不行的,這一關鍵素質是學生靈活應用物理知識的重要法寶。而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小實驗,能夠為學生創造自我空間,讓學生從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促進對物理知識的思考與探究。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課堂小實驗,而且要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讓學生自主去落實多個實驗環節,包括實驗器材的收集、實驗步驟的操作以及實驗結論的總結等,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技巧,有效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主完成與小實驗的設計與操作,以實現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梢砸龑W生結合臥室等的控制系統,在此基礎上,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包括電線、控制開關,并根據物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包括概念、定理等,完成實驗的設計與操作。最后,學生需要自主總結實驗結果與結論,有些學生還能得出教材之外的結論。通過學生自主開展小實驗,能夠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創造機會,充分展現出自主學習的重要價值。

(三)合作開展課堂小實驗,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在合作學習中,能夠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發揮學習優勢,推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學習,兩者產生思維上的碰撞,特別是幫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掌握更多高效的學習方法,學會不同的探究思路,促進學困生的轉化,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因此,教師在實施課堂小實驗時,可以與合作學習結合到一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與課堂小實驗相關的工作,包括材料準備、實驗過程的推進等,讓優秀生引導學困生動手實驗,為學生提供更多地思考與分析的空間,為小實驗有條不紊地開展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學“力的合成和分解”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合成與分解的概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對小實驗的設計、操作與總結。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扮演“小老師”的角色,在保證自己掌握實驗操作方法的前提下,指導小組其他成員進行操作,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會如何實驗,并總結出相關結論,不僅能夠更進一步讓他們理解知識,也能使其加深“合力”“分解力”等知識重點、難點的記憶。通過引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助于課堂小實驗的有序推進,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有著獨特的特征與重要的價值,對于理論知識教學的開展起著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課堂小實驗的探索與應用,充分認識、全面掌握課堂小實驗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趣味的課堂小實驗,促進學生全體進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芹.小實驗,大作用——淺談高中物理課堂小實驗的開展[J].新課程,2022(04):206-207.

[2]李奇峰.淺談高中物理課堂小實驗的作用[J].新課程,2020(46):110-111.

猜你喜歡
趣味性高中物理
幫助孩子們集中注意力的創新產品
高中物理解題中推理法的應用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未來教室:高中物理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以畫之名
論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的趣味性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趣味幾何
高中物理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