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2022-05-22 12:43吳海燕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創新思維素質教育小學英語

吳海燕

摘要:在素質教育全面鋪開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各大小學開始致力于研究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處于教育的啟蒙階段,是開展創新意識教育的關鍵時期?,F階段不少教師已經開始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但多局限于邏輯思維性較強的理科學科,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還較少。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定的學習環境,小學英語教學在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創設語言情景,并且不斷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素質教育;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教師對于英語教學缺乏創新思維意識

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普遍受到教學成績和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偏重語言能力培養,忽視了思維才是創造句子進行寫作和交流的根本。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老師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遏制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主觀能動性。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能夠初步習得一些英語基礎知識,但是學習程度僅僅浮于表面,不能在日常交際中自主運用。一些老師在英語教學中過分強調機械模仿,雖然仿寫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能夠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方法,但是一味地模仿使得學生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發揮。這種偏離實際的教學方法,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背離了創新教育的宗旨。

(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采用機械記憶法

經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的知識記憶中選擇了機械記憶。對于英語單詞多靠死記硬背,學生沒有根據單詞的文化內涵、語言場景進行聯想記憶。老師在講解單詞時,常常會忽略單詞本身的文化內涵,使得學生在單詞運用上出現失誤。例如“police”和“cop”都有警察的意思,但是“cop”屬于非正式的俚語,由“copper”(警察的銅制徽章)演變而來,其內在含義與中文的“條子”相似,因人說話的語境可以判定為中性或者貶義,而“police”源于古希臘,最初表示“秩序”,通常使用在正式的場合。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卻忽視了這一點,使得學生即便記住了單詞的主要意思,但是對于單詞出現在不同的語言情景中時所體現的不同含義,學生卻不能融會貫通。

(三)學生缺乏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

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要求學生處在一個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中,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語境、運用語言,但實際的英語教學卻常常忽略了“真實”二字。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應該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在部分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創設情境太過于依賴自己的主觀思想,跳開了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脫節,導致學生誤解,不能進入老師創設的情境。例如,一位老師在“Where is the...”句型教學的lead-in環節,將粉筆盒藏在講桌下方,用肢體動作表示正在尋找的動作,同時問同學們“Where is the chalk box?”。老師雖然充分表達了“Where is the... ”是尋找某個東西在什么地方的含義,但是同學們卻紛紛表示疑惑,老師為什么要將講桌上的粉筆盒藏起來再找?粉筆盒明明在講桌下面為什么找不到?另外,一些老師為了一味追求學習情境,使用大量實物堆砌,大張旗鼓地在教室擺放真實的物件模擬情境,最終造成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節外生枝。

二、小學英語教學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小學生自帶好奇、模仿的天性,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個階段開展創新意識教育,可以利用學生的天性,快速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營造輕松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多說、敢說。在學習新單詞前,老師可以將新單詞放在句子當中,通過闡述句子的大概意思,鼓勵學生聯想生詞的含義。即使學生說錯了,也不直接否定,而是對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鼓勵,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這樣一來,學生既能散發聯想思維,又能產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在課堂上也能勇敢參與互動。

(二)開設豐富的語言實踐,提升學生運用能力

每一個小學生都是善于模仿的。在語言教學實踐中,老師要摒棄傳統的仿寫教學,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豐富的語言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過去進行時的語法教學中,以“昨天晚上七點”為例,通過老師自述昨天晚上七點正在家里煮飯、澆花、觀看新聞聯播等等,總結出表示過去進行時的結構是“was/were+doing”形式,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描述自己在“昨天晚上七點”的行為。學生在模仿創造句子時,能夠發散創新思維,獲得發現的樂趣和分享的喜悅,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三)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散發學生創新思維

真實的語言情景強調的是“真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利用身邊常見的實物進行真實、生動、簡單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有機會用到自己所學到的語言材料,在情境設計中避免過度的實物堆砌,喧賓奪主。在前文提到的“Where is the... ”的情境設計中,老師可以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進去。例如,以學生喜愛的“supermarket”為場景,設計主人公邊找東西邊說“where is the...”的情境,學生能夠順其自然地答出“on the right/left”,使得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觸景生情,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交流,散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結束語

小學處于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已經逐步開始創新教育的實踐,但在教學實踐階段出現了諸多問題,譬如教師創新意識缺乏、學生機械記憶和語言情境設計失誤等。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相關教育機構和教學老師要側重解決現階段存在的教學問題。通過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開設豐富的語言實踐和創設真是的語言情境,將學生帶入英語學習和交流的大環境,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愛珍.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11):179.

猜你喜歡
創新思維素質教育小學英語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